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蒋雯丽

作品数:5 被引量:23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重组慢病毒
  • 3篇慢病毒
  • 2篇重组慢病毒载...
  • 2篇细胞
  • 2篇细胞核
  • 2篇细胞核因子
  • 2篇慢病毒载体
  • 2篇核因子
  • 2篇肝细胞
  • 2篇肝细胞核
  • 2篇肝细胞核因子
  • 2篇肝细胞核因子...
  • 2篇病毒载体
  • 1篇蛋白
  • 1篇短段型
  • 1篇乙酰化
  • 1篇乙酰化酶
  • 1篇抑制剂
  • 1篇特异
  • 1篇特异性

机构

  • 5篇中山大学孙逸...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中山大学

作者

  • 5篇曾乐祥
  • 5篇周嘉嘉
  • 5篇伍耀豪
  • 5篇张杰
  • 5篇邓小耿
  • 5篇邱荣林
  • 5篇蒋雯丽
  • 2篇陈子月

传媒

  • 2篇岭南现代临床...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广东医学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人肝细胞核因子4α联合组蛋白去乙酰化酶和甲基化转移酶抑制剂诱导成纤维细胞转分化为肝细胞的研究
2017年
目的 利用人肝细胞核因子4α(HNF4A)与表观遗传修饰[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HDACi)+甲基化转移酶抑制剂(DNMTi)]联合诱导人成纤维细胞向肝细胞转分化,建立更为高效、新型的肝细胞转分化方法。 方法取第6~8代人皮肤成纤维细胞,置于5’氮杂胞苷(5-AzaC)与丙戊酸(VPA)中,并感染HNF4A重组慢病毒共同诱导20 d。用倒置相差显微镜动态观察诱导过程中的细胞形态变化,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检测并分析肝细胞特异性基因的表达,吲哚菁绿摄取实验、糖原过碘酸-无色品红(PAS)染色和尿素合成功能实验验证生物学功能。 结果 诱导过程中,细胞形态逐渐由长梭形转变为上皮样形态,并逐渐开始过表达肝特异基因及表现生物学功能。诱导第20天,细胞在形态学上有明显肝细胞上皮样变化,胞质丰富、核大而圆深染且核仁明显;Real-time PCR检测肝特异性基因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上调,以白蛋白(ALB)及转铁蛋白(TF)最显著,分别为118%及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418、5.131,P=0.002、0.001);吲哚菁绿摄取实验结果显示约35%呈阳性细胞;70%细胞呈糖原PAS染色阳性;尿素合成动态检测可见诱导细胞尿素分泌量呈逐增多趋势,到达肝样细胞(iHEPs)期(第20天),每106个细胞合成的尿素氮量达到了等量正常肝细胞合成的55%,即iHEPs从生物学功能上均显示转分化肝样细胞肝功能部分接近正常肝细胞水平。结论 HNF4A与表观遗传修饰(HDACi+DNMTi)可以联合诱导人成纤维细胞转分化为肝细胞样细胞,肝样细胞在基因表达及生物学功能部分接近正常肝脏细胞。
邓洁敏伍耀豪曾乐祥蒋雯丽张杰周嘉嘉邱荣林陈子月邓小耿
关键词:肝细胞转分化组蛋白去乙酰化
改良腹腔镜Swenson与Soave术对儿童短段型先天性巨结肠疗效差异被引量:20
2018年
目的对腹腔镜Soave术(LS)和改良腹腔镜Swenson术(MLSw)在儿童短段型巨结肠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进行比较分析。方法回顾分析我科自2007年3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77例儿童短段型巨结肠临床资料。LS术26例,MLSw术51例。收集两组术前、术中和术后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随访12~48个月。结果 MLSw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比LS组少。两组术后平均进食时间无明显差异。MLSw组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发生率较LS组低,但两组术后晚期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 LS和MLSw术都适用于儿童短段型巨结肠的治疗。但MLSw操作更简单,术后早期的排便控制更好。更重要的是,MLSw术可完全切除无神经节细胞肠段,而无需保留直肠肌鞘。
伍耀豪曾乐祥邱荣林张杰周嘉嘉蒋雯丽邓小耿
关键词:先天性巨结肠
人肝脏特异性miR-122重组慢病毒载体的构建与鉴定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构建microRNA-122(miR-122)的重组过表达慢病毒,并对其进行病毒包装、鉴定与滴度测定,为进一步研究miR-122的功能和作用机制奠定基础。方法利用PCR法扩增人类基因组DNA中miR-122发夹前体结构RNA,并将其克隆至PCDH-CMV-MCS-EF1a-GFP-puro慢病毒表达载体上,经酶切及基因测序鉴定,将阳性重组PCDH-CMV-miR-122-EF1a-GFP-puro表达载体、p CMV-VSV-G和p CMVdR8.91三质粒共转染到HEK-293T细胞,收获上清液,将所得病毒悬液浓缩后梯度稀释后感染HEK-293T细胞,并利用绿色荧光蛋白进行病毒滴度测定。将重组慢病毒转染原代培养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并利用实时定量PCR检测miR-122的表达。结果重组慢病毒表达载体PCDH-CMV-miR-122-EF1a-GFP-puro酶切及测序鉴定证明载体构建成功,并得到滴度为3×108TU/m L的病毒液。病毒感染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后miR-122表达明显增强。结论通过优化miRNA载体构建方法成功构建人miR-122的重组慢病毒载体并可在人类成纤维细胞内显著过表达miR-122,为miR-122的研究提供更高效稳定的基因载体。
邓洁敏邓小耿邱荣林伍耀豪曾乐祥周嘉嘉张杰蒋雯丽
关键词:MIR-122慢病毒
人FoxA1基因重组慢病毒载体的构建和鉴定
2016年
目的构建叉头盒蛋白A1(Forkhead-box A1,Fox A1)的重组慢病毒表达载体,为探究其功能和作用机制奠定基础。方法设计基因引物,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出Fox A1的c DNA序列,然后将其克隆至PCDH-CMV-MCS-EF1a-GFP-puro慢病毒表达载体上,经PCR、双酶切反应及DNA测序鉴定,将阳性重组Fox A1表达载体、p CMV-VSV-G和p CMV-d R8.91包装质粒共转染到HEK-293T细胞进行病毒包装收集病毒浓缩液,然后再感染293T细胞,通过观察绿色荧光蛋白来计算病毒滴度,最后用病毒转染原代培养人皮肤成纤维细胞(HFFs),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Fox A1 m RNA的表达水平。结果重组慢病毒表达载体Fox A1经PCR扩增、酶切及测序鉴定正确,并得到滴度为1×10~8 TU/m L的病毒液,病毒感染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后表达显著增强。结论成功构建了人Fox A1重组慢病毒载体,并可在HFFs内高效表达,为后续Fox A1的功能和机理研究奠定了实验基础。
蒋雯丽邓小耿伍耀豪曾乐祥邱荣林邓洁敏周嘉嘉张杰陈子月
关键词:慢病毒过表达
人肝细胞核因子4α重组慢病毒载体的构建与鉴定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构建肝细胞核因子4α(hepatocyte nuclear factor 4 alpha,HNF4A)的过表达慢病毒载体,并对其进行病毒包装、鉴定与滴度测定,为进一步研究HNF4A的功能和作用机制奠定基础。方法利用PCR法扩增人类基因组DNA中HNF4A的cDNA序列,并将其克隆至PCDH-CMV-MCS-EF1a-GFP-puro慢病毒表达载体上,经双酶切及测序鉴定,将阳性重组PCDHCMV-HNF4A-EF1a-GFP-puro表达载体、pCMV-VSV-G和pCMV-dR8.91三质粒共转染到HEK-293T细胞,收集上清,将获得的病毒悬液浓缩后梯度稀释后感染HEK-293T细胞,并利用绿色荧光蛋白检测病毒滴度。将重组慢病毒感染原代培养人皮肤成纤维细胞HFFs,并利用荧光定量PCR检测HNF-4A的表达。结果重组慢病毒表达载体PCDH-CMV-HNF4A-EF1a-GFP-puro酶切及测序鉴定证明载体构建成功,并得到滴度为1×108 TU/mL的病毒液。病毒感染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后HNF4A表达显著增强。结论通过优化载体构建方法成功构建人HNF4A的重组慢病毒载体并可在HFFs内显著过表达HNF4A,为HNF4A的研究提供更高效稳定的基因载体。
邓洁敏邓小耿蒋雯丽邱荣林伍耀豪曾乐祥周嘉嘉张杰
关键词:慢病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