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精子
  • 1篇单精子
  • 1篇单精子注射
  • 1篇异位症
  • 1篇增殖物激活受...
  • 1篇妊娠
  • 1篇生成素
  • 1篇释放激素
  • 1篇释放激素激动...
  • 1篇酸化水
  • 1篇周期
  • 1篇注射
  • 1篇子代
  • 1篇睾丸
  • 1篇睾丸精子
  • 1篇细胞
  • 1篇粒细胞
  • 1篇磷酸
  • 1篇磷酸化
  • 1篇磷酸化水平

机构

  • 3篇郑州大学第一...
  • 1篇郑州大学

作者

  • 4篇董瑞娜
  • 3篇郭艺红
  • 3篇李婧
  • 3篇苏迎春
  • 2篇孙莹璞
  • 1篇尹山兰

传媒

  • 2篇现代妇产科进...
  • 1篇生殖与避孕

年份

  • 4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3106个不同来源精子ICSI周期临床妊娠结局分析被引量:23
2013年
目的:分析精子的来源对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CSI)治疗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因男性不育行ICSI的3 106个新鲜周期,按精子来源分为:射精组(A组)、附睾穿刺取精(PESA)组(B组)、睾丸穿刺取精(TESA)组(C组)、冻融PESA精子组(D组)及冻融TESA精子组(E组),比较各组ICSI后胚胎发育及妊娠结局情况。结果:C组2PN受精率、卵裂率显著低于A组及B组;B组临床妊娠率、胚胎植入率显著高于A组及C组,A组、B组及C组间分娩率、异位妊娠率、流产率及新生儿畸形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E组2PN受精率显著低于D组,但B组与D组之间、C组与E组间2PN受精率、优质胚胎率、多胎率、流产率及异位妊娠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PESA/TESA-ICSI、冻融PESA/TESA精子技术是治疗梗阻性无精子症安全有效的方法,建议首先选择附睾取精,并可将剩余PESA/TESA精子冻存。
董瑞娜郭艺红孙莹璞苏迎春李婧
精子来源对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临床结局及子代出生缺陷的影响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采用射出、经皮附睾穿刺取精术(PESA)及经皮睾丸精子取精术(TESA)获取的精子行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的临床结局及子代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1月至2011年12月因男性因素于我院生殖中心行ICSI治疗的3079个新鲜周期,按精子来源分为射精组(2199个周期)、PESA组(628个周期)、TESA组(252个周期),比较3组的胚胎发育、妊娠结局及新生儿出生缺陷的情况。结果:射精组受精率最高(78.38%),TESA组受精率最低(72.30%)。射精组、PESA组的2PN受精率、卵裂率高于TESA组(74.68%、75.32%vs 68.22%,98.82%、98.74%vs 96.89%);PESA组临床妊娠率、胚胎植入率(53.21%、34.31%)显著高于射精组(47.11%、29.09%)及TESA组(48.71%、32.70%)(P<0.05)。PESA组的新生儿体重(2856.63±649.56)显著低于射精组(2991.73±683.19)及TESA组(2906.11±638.76)(P<0.05)。3组的分娩率、异位妊娠率、流产率、正常体重儿率、低出生体重儿率、极低出生体重儿率、巨大儿率、新生儿死亡率及出生缺陷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PESA、TESA结合ICSI技术安全可行,且对于梗阻性无精症患者,附睾取到精子行ICSI的患者较附睾取不到精子而采用睾丸精子ICSI的患者具有更好的妊娠结局。
董瑞娜郭艺红苏迎春李婧
关键词: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
超长方案降调节后LH添加时机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IVF-ET的影响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探讨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合并不孕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超促排卵过程中,经超长方案长效GnRH-a降调节后添加LH的合适时机。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4月在我中心行IVF-ET助孕的118例不孕合并EMs患者,共123个周期。所有周期均采用超长方案,根据添加LH时卵泡的直径分为3组:10~14mm(A组),14~16mm(B组)及≥16mm(C组),比较3组患者的卵巢反应性及IVF妊娠结局。结果:A组的P水平(0.72±0.63)显著低于B组(1.08±0.72)和C组(1.11±0.71)。A组的优质胚胎率和妊娠率分别为75.81%和55.00%,显著高于B、C组;A组获卵数(7.42±4.86)显著低于C组(11.34±5.71)(P<0.05)。结论:EMs合并不孕患者经超长方案长效GnRH-a降调节后,尽早添加外源性LH,可有效降低孕酮水平,提高优质胚胎率和妊娠率。
尹山兰郭艺红孙莹璞李婧董瑞娜苏迎春
关键词:长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黄体生成素
PCOS患者颗粒细胞P450arom和PPARγ基因表达与SMAD2蛋白磷酸化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生育年龄阶段女性较常见的一种内分泌及代谢异常性疾病,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分泌特征是高雄激素血症。细胞色素P450芳香化酶(cytochrom...
董瑞娜
关键词: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颗粒细胞磷酸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