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宇红
- 作品数:5 被引量:52H指数:3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科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苦参素抗乙型肝炎病毒的机理研究
- 目的:研究苦参素对HBsAg转基因小鼠血清Th1/Th2细胞因子水平和HBVS基因表达的影响,以探讨其抗乙肝病毒作用的机制.方法:HBsAg转基因小鼠48只,分成对照组和苦参素组两组,分别每天腹腔注射苦参素注射液200m...
- 董宇红
- 关键词:苦参素乙型肝炎病毒TH1/TH2细胞因子转基因小鼠
- 苦参素对HBsAg转基因小鼠血清Th1和Th2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被引量:39
- 2004年
- 目的 探讨苦参素对HBsAg转基因小鼠外周血Th1 Th2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HBsAg转基因小鼠分成苦参素组和对照组 ,分别每天腹腔注射苦参素注射液 2 0 0mg kg 0 2ml和生理盐水 0 2ml,共 30d。处理前后 ,检测外周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结果 对照组处理前后γ 干扰素(IFN γ)与白细胞介素 4 (IL 4 )水平差异无显著意义 ;苦参素组处理前后IFN γ分别为 (3 10 8± 3 172 )pg ml和 (11 0 5 9± 6 971)pg ml,IL 4分别为 (2 9 0 4 5± 13 2 35 )pg ml和 (13 0 2 4± 9 0 0 2 )pg ml(均P <0 0 0 1)。处理后对照组与苦参素组IL 2分别为 (1 0 70± 0 4 4 7)pg ml和 (5 5 37± 2 887)pg ml(P <0 0 0 0 1) ;IL 10分别为 (97 2 2 6± 73 30 6 )pg ml和 (33 6 0 7± 2 3 15 4 )pg ml(P <0 0 1)。结论 在苦参素作用后 ,HBsAg转基因小鼠体内的Th1型细胞因子明显升高 ,Th2型细胞因子明显降低。这将有助于研究苦参素临床治疗乙型肝炎的机制。
- 董宇红席宏丽田枫康爱君张乃临于敏于岩岩王勤环
- 关键词:苦参素转基因小鼠TH1TH2细胞因子
- C_(57)BL/6J-HBV转基因小鼠的繁育与检测被引量:5
- 2002年
- 目的 摸清C57BL 6J -HBV转基因小鼠的繁育规律 ,建立可靠的HBsAg表达检测方法。方法 对C57BL 6J-HBV转基因小鼠两种不同交配方式的繁殖性能和HBsAg的表达情况进行比较研究 ;应用免疫组化的方法证实血清学诊断HBsAg的准确性并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确定HBsAg在肝细胞中的表达部位。结果与结论 从繁殖性能来看 ,两种交配方式窝产仔数差异不显著 (P >0 .0 5 ) ,而离乳数差异具有显著性 ( 0 .0 1
- 田枫康爱君董宇红郭长占郑杰王美华周淑佩王兆绰席宏丽曾争
- 关键词:转基因小鼠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繁殖
- 乙型肝炎病毒转基因小鼠病理学观察被引量:11
- 2002年
- 目的 观察乙型肝炎病毒 (HBV)ayw亚型转基因小鼠的肝、肾等组织的病理改变。方法 选取 15只5~ 48周龄的清洁级C57BL 6J HBV转基因小鼠及 15只C57BL 6J小鼠为对照进行病理大体观察 ,并取心、肝、脾、肺、肾、肠等组织 ,切片HE染色和免疫组化特殊染色后进行光镜观察。结果 C57BL 6J HBV转基因小鼠肝脏产生局部明显的炎症反应 :肝细胞肿胀、毛玻璃样变性、灶性坏死伴淋巴样细胞浸润 ,可见肝细胞质内嗜酸性小体 ,局部可见巨核肝细胞 ,偶见多核肝细胞 ,心、脾、肺、肾、肠等脏器未见明显的病理改变 ,免疫组化分析说明 ,血清HBsAg(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 )为阳性的 15只小鼠肝组织有HBsAg的存在 ,且HBsAg的分布呈胞质型 ,但不存在于脾、肺、心等组织中 ,血清HBsAg为阴性的 15只小鼠其心、肺、肝、脾、肾、肠等组织中均未见HBsAg的存在 ;发现两只 48周龄C57BL 6J
- 康爱君董宇红田枫郑杰王美华郭长占周淑佩王兆绰席宏丽曾争
-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转基因小鼠病理学
- 苦参素对HBsAg转基因小鼠血清TH1/TH2型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 目的:探讨苦参素对HBsAg转基因小鼠外周血T1/T2型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HBsAg转基因小鼠42只,随机分成苦参素组和对照组,分别每天腹腔注射苦参素注射液200mg/kg和生理盐水0.2ml,共30天.用药结束...
- 董宇红席宏丽王勤环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