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护理
  • 2篇置管
  • 2篇置管术
  • 2篇肿瘤
  • 2篇癌患者
  • 2篇肠癌
  • 1篇单抗
  • 1篇单克隆
  • 1篇单克隆抗体
  • 1篇导管
  • 1篇导管护理
  • 1篇毒性
  • 1篇心理
  • 1篇心理问题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内皮
  • 1篇血管内皮生长...
  • 1篇血管新生
  • 1篇药物
  • 1篇药物渗漏

机构

  • 6篇常州市第四人...
  • 1篇苏州大学

作者

  • 7篇董亚芳
  • 3篇恽亚华
  • 2篇吕建芬
  • 2篇邵银美
  • 1篇周舒竹
  • 1篇居晨霞
  • 1篇张华

传媒

  • 3篇常州实用医学
  • 1篇吉林医学
  • 1篇内蒙古中医药
  • 1篇全科护理
  • 1篇中国临床护理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6
  • 3篇2012
  • 2篇2010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注射用水溶性维生素致过敏性休克的护理被引量:2
2012年
注射用水溶性维生素(欣维)主要成分为多种维生素,性状为黄色疏松块状或粉末状的多种水溶性维生素干制剂[1],以满足成人或儿童每天各种水溶性维生素的生理需要,使机体各组织器官有关生化反应能正常进行。
董亚芳恽亚华吕建芬
关键词:注射用水溶性维生素过敏性休克护理
PICC穿刺置管术的护理要点及体会被引量:1
2010年
PICC(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是肿瘤内科现在常见操作技术,可有效保护肿瘤患者的浅静脉,减少化疗药物渗漏事件的发生,为特殊药物开辟新的静脉通道,便于持续静脉用药及时辰化疗的开展等。同时其具有操作安全,维护方便,创伤小,感染率低,留置时间长,不易脱落等优点。
邵银美董亚芳周舒竹
关键词:穿刺置管术经外周静脉穿刺护理化疗药物渗漏肿瘤内科
肺癌常见心理问题分析及护理对策
2010年
肺癌是1种常见的恶性肿瘤,恶性程度高、预后差。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肺癌的5年生存率正在不断提高,它是1种严重危害患者身心健康的恶性肿瘤,,对患者及家属造成一定的心理影响。从2006年1月-2008年10月对58例肺癌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并提出了心理干预等护理对策,现将资料报告如下:
董亚芳邵银美张华
关键词:常见心理问题肺癌患者护理对策恶性程度
13例晚期肠癌病人行西妥昔单抗治疗的护理被引量:1
2012年
总结13例晚期肠癌病人行西妥昔单抗治疗的护理,包括心理护理、用药护理、不良反应的护理等;强调加强护理可保证治疗顺利完成。
董亚芳吕建芬恽亚华
关键词:西妥昔单抗肠癌护理
阿伐司汀治疗转移性肠癌的护理体会
2012年
近年来,生物靶向治疗正在拓展新的治疗方向。阿伐司汀是一种重组人源化人鼠嵌合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单克隆抗体,能特异性阻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生物效应,抑制肿瘤血管新生,延缓肿瘤的生长和转移,因而阿伐司汀可作为治疗肿瘤的一种新型靶向治疗药物。本院于2006年5月。2012年2月应用阿伐司汀联合化疗治疗转移性肠癌43例,通过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取得满意效果,报导如下。
董亚芳恽亚华
关键词: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护理肿瘤血管新生生物靶向治疗靶向治疗药物单克隆抗体
结直肠癌患者FOLFOX化疗方案的周围神经毒性的护理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结直肠癌患者FOLFOX化疗方案所致周围神经毒性的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本院进行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与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化疗护理模式,观察组给予护理干预,对干预后两组患者毒性反应发生等级和发生率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观察组神经毒性发生率低于对照组,重度神经毒性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让患者避免一切冷刺激,对药物不良反应进行针对性的的预防和处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奥沙利铂的神经毒性,保证其安全的在临床上应用。
董亚芳
关键词:结直肠癌FOLFOX神经毒性
桥式固定法对于提高PICC导管护理效果的评价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探讨桥式固定法在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维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0例行PICC置管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5例,2组均采用相同的中心静脉置管换药包,并按照标准的PICC导管维护流程进行维护。对照组导管按传统方法固定,实验组按照桥式固定法固定导管。比较2组导管部位压疮、导管折叠发生率和患者的舒适感。结果实验组导管处压疮、导管折叠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11.667,P=0.001;χ~2=12.992,P<0.001),患者的舒适感高于对照组(χ~2=17.014,P<0.001)。结论在行PICC导管固定时,桥式固定法优于传统导管固定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居晨霞董亚芳
关键词:PICC置管术导管护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