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颖楠
- 作品数:13 被引量:113H指数:7
-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创伤失血性休克疗效Meta分析被引量:16
- 2014年
- 目的综合分析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创伤失血性休克的效果,为治疗决策提供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迄今2014年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OvidSP和ScienceDirect数据库中收录的有关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创伤失血性休克的文献。搜集限制性液体复苏与常规液体复苏疗效比较的随机对照试验,依据改良Jadad量表评价文献,使用Review Manager 5.1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和综合,并绘制森林图。结果共纳入2篇文献,200例患者,其中限制性液体复苏99例,死亡14例;常规液体复苏101例,死亡17例;死亡率Meta分析显示RR为0.85[95%CI(0.45,1.60);P=0.62]。结论依据目前的资料,对创伤失血性休克采用限制性液体复苏或常规液体复苏,死亡率无明显差别。
- 冯筑生范颖楠尹文
- 关键词:创伤失血性休克数据库
- 血液灌流联合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治疗急性百草枯中毒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被引量:15
- 2016年
- 目的综合分析血液灌流(hemoperfusion,HP)联合连续性静脉一静脉血液滤过(continuous venovenous hemofihration,CVVH)治疗急性百草枯(paraquat,PQ)中毒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临床治疗PQ中毒提供决策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等数据库中收录的有关HP联合CVVH治疗PQ中毒的相关文献,分别依据C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5.1.0版和Newcastle Ottawa Scale(NOS)量表对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s)和病例对照研究case control studies,CCSs)进行评价,使用ReviewManager5-3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和综合,并绘制森林图、漏斗图。结果共纳入3项RCTs,8项CCSs,共计911名患者,其中HP联合CVVH组406例,HP组505例。HP联合CVVH组与HP组相比:①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50,95%CI(0.38,0.67),P〈0.01]。②死亡病例存活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MD=2.02,95%CI(0.97,3.07),P〈0.01]。结论依据目前的资料,与HP治疗PQ中毒相比,HP联合CVVH能够降低死亡率,延长死亡病例存活时间,但纳入研究可能存在发表偏倚。
- 范颖楠黄杨冯筑生尹文
- 关键词:百草枯血液灌注血液滤过META分析
- 乌司他丁胸腺肽α-1联合或单独治疗严重脓毒症的Meta分析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综合分析乌司他丁(ulinastatin, UTI)、胸腺肽α1(thymosin α1, Tα1)联合或单独治疗严重脓毒症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检索PubMed、Embase和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中收录的有关UTI、Tα1联合或单独治疗严重脓毒症的相关文献,依据Cochrane 系统评价手册5.1.0版推荐的质量评价标准对随机对照试验(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 RCT )进行评价,使用Review Manager 5.3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和综合,并绘制森林图和漏斗图。结果共纳入10篇文献,12项研究。试验组和对照组比较的亚组分析结果显示:①UTI联合Tα1亚组中,28 d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0.67,95%CI(0.57,0.80), P<0.00001],90 d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RR=0.74,95% CI (0.64,0.85), P<0.0001],机械性通气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1.51,95% CI(-2.93,-0.09), P=0.04],28 d APACHEⅡ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3.39,95%CI(-5.89,-0.90), P=0.008]。②UTI亚组中,机械性通气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4.40,95%CI(-7.55,-1.25), P=0.006]。③ Tα1亚组中,28 d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0.72,95%CI (0.55,0.93), P=0.01],抗生素使用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6.00,95% CI(-8.14,-3.86), P<0.00001]。结论依据目前的资料,UTI联合Tα1能够降低严重脓毒症患者28 d死亡率、90 d死亡率、机械性通气时间和28 d APACHEⅡ评分,UTI能够降低机械性通气时间,Tα1能够降低28 d死亡率和抗生素使用时间,但各亚组纳入研究较少,次要结局指标间异质性较大,进一步的结论有待更多高质量的RCT进行验证。
- 冯筑生王倩梅范颖楠尹文
- 关键词:脓毒症META分析
- 13例嗜酸细胞性胃肠炎临床分析
- 2011年
- 目的:分析嗜酸细胞性胃肠炎(EG)的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收集完整的13例EG患者的住院资料,并回顾性分析临床表现、内镜下表现、病理结果、治疗和预后等。结果:13例中4例既往有过敏史;临床表现以腹痛(9例)、腹泻(7例)为主,分型以黏膜型(11例)为主,10例出现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算升高,3例IgE升高。内镜下病变表现为黏膜肿胀、红斑、糜烂、溃疡,无特异性,好发于胃窦及十二指肠,组织病理学及腹水检查均提示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12例应用泼尼松、1例应用酮替芬治疗有效,治疗2~7 d症状缓解,10例患者治疗后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明显下降(P<0.01)。结论:过敏史、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升高及IgE水平升高对诊断EG有提示价值,但黏膜组织及腹水检查见较多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为主要诊断标准,治疗以糖皮质激素治疗为主,酮替芬治疗亦有效。
- 范颖楠马洪升
- 关键词:嗜酸细胞性胃肠炎嗜酸性粒细胞
- 损伤控制复苏治疗创伤的系统评价与 Meta 分析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综合分析损伤控制复苏(damage control resuscitation, DCR)治疗创伤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为创伤治疗决策提供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OvidSP、ScienceDirect和ProQuest Health&Medical Complete 等数据库中收录的有关DCR治疗创伤的相关文献,依据 Cochrane 系统评价手册5.1.0版推荐的质量评价标准对随机对照试验(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 RCT)进行评价,依据Newcastle Ottawa Scale 量表中病例对照研究的质量评价标准对病例对照研究(case control study, CCS)进行评价,使用Review Manager 5.2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和综合,并绘制森林图、漏斗图。结果共纳入7篇文献,其中CCS 7篇, RCT 0篇,共7786例患者, DCR组2581例,非损伤控制复苏( non -damage control resuscitation , NDCR)5205例。 DCR组与NDCR组相比:总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MD=1.76,95%CI (1.25,2.27),P<0.05],ICU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0.90,95%CI (-0.73,2.52), P=0.28],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66,95%CI(0.42,1.03),P=0.06],但纳入研究可能存在发表偏倚。结论依据目前的资料,尚不能认为DCR可以降低患者死亡率和缩短ICU住院时间,同时DCR组总住院时间更长。但由于所纳入的研究都是CCS,未纳入RCT,证据等级较低,迫切需要有多中心的RCT以获得更有力的循证医学证据。
- 冯筑生范颖楠尹文
- 关键词:创伤META分析
- 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研究进展被引量:10
- 2015年
- 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CAP)是一种发病率和病死率都较高的全球性疾病,近年来随着社会条件与自然环境发生巨大变化、非典型病原体及混合感染增多、新型快速检测方法的不断涌现和抗生素使用策略的不断更新,CAP在预防、诊断和治疗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新进展。本文回顾近期相关文献,以期为CAP的科学研究和临床诊治提供新思路。
- 范颖楠冯筑生尹文
- 关键词:社区获得性肺炎
- 微信联合PBL教学法在急诊临床教学中的探索被引量:12
- 2017年
- 目的探索微信联合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法在急诊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科的专业硕士研究生161名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联合组(58人)、PBL组(46人)和传统组(57人)。联合组采用微信联合PBL教学法进行临床带教,PBL组采用PBL教学法,传统组采用传统教学法。临床学习结束时,评估三组人员的教学考核成绩和调查问卷情况。结果联合组和PBL组教学考核成绩和调查问卷情况各项评价指标均优于传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在提高操作技能成绩,提升科研素养和改善教学质量等方面优于PBL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信联合PBL教学法在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主动性,培养临床思维、提升科研素养、加强医患沟通以及改善教学质量等方面效果显著。
- 李俊杰范颖楠冯筑生尹文
- 关键词:PBL教学法急诊
- PBL教学法在急诊临床教学中应用的Meta分析被引量:17
- 2016年
- 急诊医学是一门综合的临床医学学科,近年来,传统教学模式在急诊临床教学中暴露出了诸多问题,为改进和提高急诊临床教学质量,国内部分急诊教学机构已在临床教学中采用了PBL教学法,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研究通过Meta分析的方法对PBL教学法在急诊临床教学中应用的效果进行系统评价,以期为急诊临床教学提供参考和借鉴。
- 李俊杰范颖楠冯筑生尹文
- 关键词:急诊医学PBL教学法临床教学META分析
- 低压复苏治疗创伤失血性休克的系统评价被引量:11
- 2016年
- 目的系统评价低压复苏治疗创伤失血性休克的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和The Cor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纳入低压复苏治疗创伤失血性休克的随机对照试验或半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间均为从建库至2015年8月。由2位研究者独立进行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采用Rev 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计数资料使用相对危险度(risk ratio,RR)及其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进行评估,并采用GRADE5.6.1软件对证据质量进行分级。结果纳入4项研究,Meta分析及GRADE评级结果显示:与常规复苏比较,低压复苏有较低的总病死率[RR=0.77,95%CI:0.62~0.95,P=0.01;n=984,GRADE评级:中]及24h病死率[RR=0.47,95%CI:0.24—0.91,P=0.03;n=281,GRADE评级:中];但总病死率的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在钝挫伤或穿透伤亚组以及穿透伤亚组,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低压复苏能够降低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总病死率及24h病死率,证据质量为中级。未来研究应该着力于低压复苏对于不同创伤类型患者的疗效进行进一步探索。
- 冯筑生范颖楠李俊杰王倩梅尹文
- 关键词:低压复苏创伤休克
- 乌司他丁治疗急性百草枯中毒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被引量:17
- 2016年
-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治疗急性百草枯中毒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临床治疗百草枯中毒提供决策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收录的有关乌司他丁治疗百草枯中毒的相关文献,依据C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5.1.0版推荐的质量评价标准对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研究及Newcastle Ottawa Scale量表中质量评价标准对病例对照研究(CCS)进行评价,使用Rev Man5.2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并绘制森林图。结果本研究共纳入7篇CCS文献共计400例患者,无RCT文献,其中乌司他丁组202例,对照组198例。乌司他丁组与对照组比较,病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比值比(OR)=0.48,95%可信区间(CI)(0.32,0.71),P=0.0003];多脏器功能衰竭综合征(MODS)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56,95%CI(0.31,1.03),P=0.06];肺纤维化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44,95%CI(0.21,0.90),P=0.02];死亡病例存活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标准均数差(SMD)=0.49,95%CI(-0.08,1.05),P=0.09]。结论乌司他丁可降低百草枯中毒患者的病死率和肺纤维化发生率,但不能降低MODS发生率和延长死亡病例存活时间,相关数据证据等级较低,迫切需要多中心的RCT研究提供更有力的循证医学证据。
- 冯筑生范颖楠尹文
- 关键词:百草枯中毒乌司他丁META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