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锐军
- 作品数:85 被引量:241H指数:7
- 供职机构: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社会冲突治理与网络政治培育和规制被引量:5
- 2013年
- 随着虚拟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政治对于社会的治理起着越来越重要的功效和影响。从正面看,有利于民意的表达和疏导、矛盾的疏解和实际问题的解决、政治符号的管制和冲突的消解。从负面看,使社会冲突组织性更加严密、冲突共识达成更加迅速全面、冲突渠道更加隐蔽、冲突的破坏性更强。为此,必须对网络政治进行科学合理的培育和监管,实现网络政治法制化,网络政治技术化,网络政治民主化,网络政治有序化。
- 胡锐军
- 关键词:社会冲突网络政治规制
- 儒家政治设计思想现代转向的政治学视野分析被引量:1
- 2012年
- 作为传统政治思想的主干,儒家政治设计思想既有着难以克服的理论困境和设计缺陷,又有着恒存的合理性,其几千年的延续和发展就昭示了它的生命力所在,隐含了其现代转向的可能。以现代政治学视角观之,儒家政治设计思想现代转向的主要依据有三点,即:传统价值的承接性和连续性、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开放性和发展性、现代政治秩序运作的需要性和吸纳性。
- 胡锐军
- 关键词:儒家政治设计政治学视野
- 儒家政治设计思想的现实基础和理论根源判断
- 2012年
- 儒家政治设计思想的解体,除了由现实的历史原因决定外,还与儒家政治设计思想本身的理论缺陷分不开,这首先可以通过对政治秩序赖以建构的现实基础和理论根源进行判断和考量的形式来获得。从现实基础判断看,以小农经济为特征的封建经济基础易于弱化人们的政治性格,腐化封建君主专政的政治权力,阻碍新生产力的发展。从理论根源看,天命、天理、(天)道决定论易于导致命定论和历史宿命论的英雄史观,强化神权、君权;性善论易于导致制度安排的缺失、法律的伦常化和宗教的弱化,造成"人治主义";阴阳论易于导致极权主义和秩序僵化,强化父权、夫权、族权和君权。
- 胡锐军
- 关键词:儒家政治设计考量
- 儒家政治秩序运行的调控矢量被引量:5
- 2012年
- 儒家思想是一个以全面安排人间政治秩序为目标的政治设计学说。在现实层面,儒家构想和设计的政治秩序模式是德治和礼治的政治秩序。为了保障它们的长久运行,儒家在建构均平、德治、礼治、三纲、仁政等基础矢量的同时,又设置了家长式权威、中庸和民本三个调控矢量。其中,家长式权威是控制器、中庸是平衡器、民本是稳定器,它们对政治秩序的运行具有决定性作用。
- 胡锐军
- 关键词:儒家中庸民本
- 政治冲突的运行机制及其变量因子
- 2013年
- 政治冲突是人类政治生活的基本特征和社会冲突的最高形式,在运行过程上,政治冲突总有着特定的结构、程序和变量因子,基本结构上:包括政治冲突主体、政治冲突目标、政治冲突支持、政治冲突环境四个要素;运行程序上:需要经历孕育、激化、临界、危机、恢复等五个阶段;变量因子上:包括冲突策略偏好、冲突结果预期、相对剥夺感、领导者感召力、组织化水平、外部性力量。认识这些规律性的知识,对于指导我国的政治冲突治理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 胡锐军
- 关键词:政治冲突
- 儒家政治设计思想的合法性基础及其外部性判断
- 2012年
- 从秩序判断的视角看,儒家政治秩序赖以建构的合法性基础及其外部性效果,是阻碍儒家政治设计思想发展的一个重要障碍,前者是内生性根源后者是外向性诱因。从合法性基础判断看,表现为君权神授导致极权主义、血缘认同导致以情治国、古远传统增加政治秩序的惰性力、精英崇拜导致清官期盼和唯意志论的英雄史观。外部性判断看,则主要表现在和谐自然秩序、统领文化秩序、抑制经济秩序。
- 胡锐军
- 关键词:儒家政治设计合法性外部性
- 环保类社会政治冲突的行动逻辑
- 2014年
- 近年来,我国由于环境法律法规的不健全、政府环境责任的缺位、公民环境权益救济渠道不畅等引发的环境冲突和纠纷事件激增。从本质来看,这些事件大部分都是官民之间的社会政治冲突行为,同时,相比于其他社会冲突事件,环境类社会政治冲突存在数量多、规模大、声势强、成员复杂、目的多层,政府控制能力弱、妥协快等特点。究其行动逻辑,可以从生存伦理、相对剥削感、自力救济、从众心理,这个四个方面得到解释。
- 胡锐军
- 关键词:行动逻辑
- 理想的诉求与没落
- 胡锐军
- 关键词:政治秩序德治礼治仁政
- 文献传递
- 政治冲突研究引论被引量:3
- 2013年
- 政治冲突是社会冲突的重要内容和最高形式,有特定的意涵。从广义上看,政治冲突是指政治体系内各政治主体之间因价值观、利益分配等的不同而围绕政治权力产生的一系列对立、抗争、抗拒等对抗性政治行为。其主要包括政治革命、政治改良、政治暴乱、政治不服从、政治抗议、权力斗争等形式,具有客观性、复杂性、时代性、发展性等特性。而社会冲突、社会矛盾、政治竞争是与其相关并容易引起歧义的主要范畴。
- 胡锐军
- 关键词:政治冲突社会冲突
- 政治稳定治理的结构性逻辑及价值范畴复观被引量:4
- 2020年
- 国家治理现代化开启了中国之治的新境界也对政治稳定的治理模式革新提出了新的要求。从发生学角度看,政治稳定即社会秩序的存在和有序,根本标志就是承载着政权的政治秩序的稳固,因此,从社会秩序的结构性角度来确立政治稳定治理的建构逻辑和相关价值范畴不啻为一种察观新路。按照社会秩序原理,可以沿着三条基本逻辑来定位架构的基本原则并着力在其涵摄的相关价值范畴中实施展开,即:秩序规范上,如何寻求并确保秩序规范与公民自由的张力性平衡;秩序主体上,如何形成执政者与民众的互信互谅机制;秩序力上,如何推进政治权威的强化并向更理想的类型进阶。由此,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语境下,仍然要考虑秩序与正义、自由、效率、认同、民主、法治、权威等传统价值范畴的逻辑关系,并对其价值含量和要求进行重新认识和定位。
- 胡锐军
- 关键词:政治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