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鑫明

作品数:28 被引量:165H指数:7
供职机构:海南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前列腺
  • 9篇膀胱
  • 6篇肿瘤
  • 6篇疗效
  • 5篇尿道
  • 5篇前列腺癌
  • 5篇细胞
  • 5篇腺癌
  • 5篇膀胱癌
  • 4篇切除
  • 4篇膀胱肿瘤
  • 3篇增生
  • 3篇手术
  • 3篇术后
  • 3篇前列腺增生
  • 3篇切除术
  • 3篇细胞癌
  • 3篇浸润性
  • 3篇浸润性膀胱癌
  • 3篇肌层

机构

  • 18篇海南医学院
  • 8篇海南农垦总局...
  • 5篇华中科技大学
  • 4篇海南省人民医...
  • 1篇湖北省肿瘤医...

作者

  • 28篇胡鑫明
  • 25篇车宪平
  • 21篇陈化磊
  • 20篇古军
  • 12篇徐磊
  • 8篇肖劲逐
  • 7篇张善斌
  • 7篇张国庆
  • 7篇陈宁
  • 7篇徐磊
  • 6篇李德胜
  • 5篇陈昌权
  • 4篇卓小岸
  • 2篇胡志全
  • 2篇胡志全
  • 2篇卓小丽
  • 2篇陈文
  • 1篇邓康俐
  • 1篇邓锦文
  • 1篇李德胜

传媒

  • 6篇2013中国...
  • 3篇现代泌尿生殖...
  • 2篇中华医院感染...
  • 2篇临床泌尿外科...
  • 1篇海南医学院学...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解放军预防医...
  • 1篇中华泌尿外科...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疑难病杂志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中华腔镜泌尿...
  • 1篇中国肿瘤外科...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创伤与急危重...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4篇2021
  • 4篇2020
  • 2篇2019
  • 5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4
  • 7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二次切除对经尿道整块切除的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预后的影响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比较经尿道整块切除的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术后6周内有无二次切除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10月在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行经尿道整块切除的43例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患者年龄45~78岁,平均年龄66.8岁;男性32例,女性11例;单发肿瘤18例,多发肿瘤25例;T_(a)期肿瘤12例,T_(1)期肿瘤31例;低级别肿瘤8例,高级别肿瘤35例。根据首次手术后6周内有无行二次切除分为二次切除组与非二次切除组,比较两组患者肿瘤残留率、无复发生存率及肿瘤进展率。结果二次切除组早期肿瘤残留率为5.6%,非二次切除组早期肿瘤残留率为8.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50);中位随访42个月,二次切除组患者肿瘤进展率为5.6%,非二次切除组患者肿瘤进展率为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10)。二次切除组3年无复发生存率为77.4%,非二次切除组3年无复发生存率为7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92)。结论对于经尿道整块切除的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术后6周内行二次切除似乎不能提高肿瘤残留的发现率、3年无复发生存率及无进展生存率。因此,笔者预测未来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治疗方案可能由二次切除向整块切除转变。但这些结论还需要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来验证。
许生曹鹏吴挺明陈化磊胡鑫明徐磊吴淑龄古军车宪平
关键词:肿瘤残留
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前列腺增生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及外周炎性因子的影响被引量:13
2018年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前列腺增生(BPH)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及外周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前瞻性分析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BPH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入选后随机分为两组,联合组:全麻联合硬膜外神经阻滞;常规组:常规全麻组。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包括年龄、病程、体重指数(BMI),血糖,彩超评估前列腺的质量,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手术时间;术后苏醒时间;术前和术后1、6 h,1、2、5 d简易智力检查量表(MMSE)评分;分析术前和术后第1、2、5天外周血白细胞介素(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变化;所有患者术后3个月后随访,采用生活自理能力(ADL)评估表评价生活自理能力。结果常规组手术时间高于联合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术后麻醉复苏时间显著长于联合组(P<0.01)。两组术后MMSE评分在术后第1小时最低,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升高,且联合组较常规组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周血IL-6、TNF-α在术后第1天增高达到最高,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下降。术后3个月后随访,两组ADL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50,P=0.255)。结论硬膜外联合全身麻醉能减轻老年BPH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程度,减少外周血炎性因子水平。
古军宪平徐磊陈化磊胡鑫明
关键词:前列腺增生麻醉炎性因子
热淋清颗粒联合多沙唑嗪和左氧氟沙星治疗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1
2018年
目的:探讨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经热淋清颗粒联合多沙唑嗪和左氧氟沙星治疗后的效果。方法:76例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3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多沙唑嗪+左氧氟沙星治疗,38例观察组患者则采用热淋清颗粒+多沙唑嗪+左氧氟沙星治疗。治疗1个月后,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前列腺液白细胞计数(EPS-WBC)、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NIH-CPSI)以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经不同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4.83%)明显高于对照组(82.76%)(P〈0.05)。观察组治疗后EPS-WBC(3.48±0.80)个、排尿障碍(2.87±0.67)分、疼痛或不适(5.41±1.43)分、生活质量(3.23±0.82)分与对照组治疗后EPS-WBC(8.52±0.83)个、排尿障碍(5.76±1.58)分、疼痛或不适(8.70±2.01)分、生活质量(5.78±1.94)分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IL-2(103.29±27.65)pg/mL、CRP(6.21±1.65)mg/mL、TNF-γ(14.82±2.33)pg/mL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IL-2(158.03±42.94)pg/mL、CRP(10.44±2.86)mg/mL、TNF-γ(23.76±6.32)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对照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90%、5.17%,两组均具有较良好的用药安全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淋清颗粒联合多沙唑嗪和左氧氟沙星治疗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改善EPS-WBC、NIH-CPSI评分以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徐磊车宪平古军陈化磊胡鑫明周世英
关键词: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热淋清颗粒左氧氟沙星
阿托伐他汀联合雄激素阻断对晚期前列腺癌术后患者血清PSA、VEGF、MMP-9及血脂水平的影响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雄激素阻断治疗对晚期前列腺癌患者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12月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泌尿外科一区治疗晚期前列腺癌患者60例,均先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30例。对照组术后以间断雄激素阻断治疗,观察组以阿托伐他汀联合间断雄激素阻断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清PSA、VEGF、MMP-9、血脂水平。并随访3年,观察2组患者生存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PSA、VEGF和MMP-9水平低于对照组(t/P=8.328/0.000、2.531/0.014、9.680/0.000);TG、TC、LDLC和HDL-C明显优于对照组(t/P=5.350/0.000、9.348/0.000、21.601/0.000、2.402/0.000)胃肠道反应、性欲减退、肝功能异常、勃起障碍及骨质疏松症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3年生存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优于对照组(χ^2/P=4.286/0.038、4.812/0.028、4.800/0.028、4.800/0.028、4.800/0.028、4.893/0.032)。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雄激素阻断治疗方案可以有效降低晚期前列腺癌患者血清PSA、VEGF和MMP-9水平,改善血脂水平,提高生存率,安全性较好。
徐磊车宪平古军陈化磊胡鑫明周世英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雄激素阻断治疗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基质金属蛋白酶-9
原发性膀胱印戒细胞癌的诊断和治疗(附2例报告)
目的:提高对原发性膀胱印戒细胞癌的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2例原发性膀胱印戒细胞癌,结合文献就其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进行讨论.第1例患者,男,57岁,以全程肉眼血尿和继发的贫血就诊,CT检查示膀胱顶部占位...
车宪平徐磊古军张善斌陈宁符仕宝李德胜陈化磊胡鑫明陈昌权张国庆肖劲逐
circ0092516通过靶向调控miR-337-3p/PTEN通路调控促进原发性腺性膀胱炎细胞的存活率和迁移率
2021年
目的:探讨circ0092516对腺性膀胱炎(CG)细胞存活和迁移的影响及其调控微小RNA(miR)-337-3p和同源性磷酸酶(PTEN)介导的机制。方法:从手术切除的10例CG样本中原代分离CG细胞(pCG),并从正常组织中分离正常对照组细胞(pCON)。qRT-PCR用于检测circ0092516和miR-337-3p在pCG和pCON细胞中的表达。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测定法分别用于研究特定circ0092516和miR-337-3p、miR-337-3p和PTEN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在体外转染circ0092516过表达质粒或者circ0092516沉默siRNA研究对pCG细胞存活率和迁移的影响。蛋白质印迹检测PTEN的表达。通过transwell检测细胞迁移和CCK-8检测细胞存活率变化。结果:circ0092516在pCG细胞中的表达高于pCON细胞(t=9.121,P<0.05)。沉默circ0092516在体外抑制细胞存活率和迁移(t=7.612、11.455,P<0.05)。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观察到circ0092516直接与miR-337-3p相互作用,并抑制miR-337-3p的表达,促进miR-337-3p的靶基因PTEN的表达,从而促进pCG细胞的存活率和迁移率。结论:circ0092516通过调控miR-337-3p/PTEN轴促进CG细胞的存活率和迁移,是CG的治疗提供潜在的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标。
徐磊吴挺明车宪平胡鑫明陈化磊许生曹鹏
两种术式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疗效分析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比较两种术式治疗前列腺增生症(BPH)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自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80例BPH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A、B两组,每组各40例患者。A组患者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治疗,B组患者采用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术(PKRP)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最大尿流率(Qmax)、膀胱残余尿(RUV)、临床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Qmax均高于治疗前,且B组患者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RUV均少于治疗前,且B组患者少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手术时间、留管时间、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少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5%(1/40),显著低于A组的25.0%(10/40),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TURP相比,PKRP可有效提高BPH患者Qmax,减少RUV,缩短治疗时间,降低患者包膜穿孔及电切综合征等并发症发生率,并具有安全性高的特点。
古军车宪平徐磊陈化磊胡鑫明陈文
关键词:前列腺增生症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术
肾结石患者术后泌尿系感染与结石复发的影响因素及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2
2018年
目的探讨肾结石患者术后泌尿系感染与结石复发的影响因素及其相关性。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7年5月于医院泌尿外科进行微创手术治疗的82例肾结石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以患者在完成手术后1个月内是否发生泌尿系感染分为A组与B组,完成手术后1年内是否出现肾结石复发分为C组与D组,对肾结石术后泌尿系感染与结石复发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在手术后1个月,共有14例患者发生泌尿系感染,感染率为17.07%;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的年龄≥65岁,手术前尿WBC"+++",住院时间≥14d,均为患者手术后1个月内发生泌尿系感染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在手术后1年内,共有16例患者出现肾结石复发,复发率为19.51%;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手术前尿WBC为"+++"、结石成分为感染性结石与手术后出现泌尿系感染,均为患者手术后1年内肾结石复发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肾结石术后有若干因素可以导致泌尿系感染与结石复发,在临床工作中应对这些因素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干预。
徐磊车宪平古军陈化磊胡鑫明周世英
关键词:结石泌尿系感染复发微创手术
尿源性感染导致脓毒血症患者血清sTREM-1的检测评价被引量:13
2017年
目的探讨血清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对尿源性脓毒血症患者的检测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月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114例腔镜手术后尿源性脓毒血症患者为研究组,另选同期医院行腔镜手术未发生尿源性脓毒血症患者100例为对照组;入院24h后、术后1h、术后1、3、7d检测sTREM-1、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水平;同时根据患者入院24h内各项指标的最差值进行急性生理及慢性健康评分标准Ⅱ(APACHEⅡ)评分,记录两组患者30d内存活情况。结果入院24h后、术后1h、术后1、3、7d研究组sTREM-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PCT、CRP和IL-6相比,sTREM-1诊断尿脓毒血症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均较高;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sTREM-1(r=0.859,P<0.01)、PCT(r=0.732,P<0.01)、CRP(r=0.502,P=0.025)和IL-6(r=0.431,P=0.032)与APACHEⅡ均存在明显正相关性;114例尿源性脓毒血症患者30d内死亡31例,病死率为27.19%;死亡组sTREM-1、PCT、CRP和IL-6峰值浓度均显著高于存活组(P<0.05);sTREM-1浓度与尿源性脓毒血症死亡患者生存时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sTREM-1峰值浓度(r=-0.651,P<0.01)与预后呈负相关。结论 sTREM-1在尿源性脓毒血症早期诊断、病情评估和预后判断中具有指导意义。
陈化磊卓小岸肖劲逐车宪平古军胡鑫明徐磊
关键词:预后
前列腺癌的节拍化疗
2011年
前列腺癌是男性肿瘤患者中一种常见疾病,随着人口老龄化及PSA筛查的普及,我国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1,2]。前列腺癌的治疗方法很多,包括等待观察、手术治疗、放疗、化疗、局部治疗及内分泌治疗。内分泌治疗是前列腺癌患者的一个重要的治疗方法,
胡鑫明胡志全
关键词:前列腺癌患者化疗内分泌治疗人口老龄化常见疾病肿瘤患者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