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祎
- 作品数:49 被引量:319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食管癌分期手段及其评价
- 准确的分期是食管癌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法、预后评价、不同治疗方法疗效比较及其诊治信息交流的前提。食管癌的分期系统是应用国际抗癌联盟(UICC)“恶性肿瘤TNM分类法”中的“食管癌TNM分期”。目前,约60%的病例术前临床分期...
- 傅剑华胡祎
- 关键词:治疗前内镜检查区域淋巴结转移食管钡餐食管壁
- 文献传递
- 老年食管鳞癌患者术后预后因素分析
- 目的:分析影响老年食管癌患者预后的因素.方法:对193例年龄超过70岁的老年食管癌患者的17个预后因素进行分析.同时对手术入路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进行评价.结果: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79.3%、39.4%和28.8...
- 刘乾文郑于臻杨浩贤杨弘文静罗孔嘉谢绚杨富胡祎傅剑华
- 食管癌术前放化疗后临床再分期的评价被引量:5
- 2009年
- 目的探讨食管癌患者术前放化疗(pre-CRT)后采用影像学和内镜检查进行临床再分期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7例局部晚期食管鳞癌患者,在接受CRT治疗前采用颈部和胸部及腹部CT、食管超声内镜(EUS)、电子气管镜及PET-CT等检查进行临床分期;完成pre-CRT后再次进行分期。临床疗效评价采用RECIST标准,放化疗后3~6周施行手术,将术后病理结果与术前分期进行对照研究。对常规病理学检测为pT0和pN0病例的组织切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原发灶及淋巴结中的微小肿瘤残留灶。结果全组pre.CRT后,CT对T及N分期的准确率分别为40.9%(9/22)和68.2%(15/22),总的分期准确率为40.9%(9/22);EUS对T及N分期的准确率分别为38.5%(5/13)和69.2%(9/13),总的分期准确率为38.5%(5/13)。联合CT和EUS总的分期准确率为46.2%(6/13)。CRT结束后临床评价完全缓解(CR)5例,部分缓解(PR)14例,无缓解(SD)8例。5例临床评价cR者术后病理证实3例CR,1例pT3N1,1例虽经苏木精.伊红染色为pT0N0,但经免疫组化检测发现淋巴结存在微小肿瘤病灶残留。而术后病理结果pCR的5例患者中,除3例术前评价为CR外。另2例术前临床评价为PR。在15例N0的病例中,免疫组化检测有2例3个淋巴结仍可见食管癌细胞分布于其周边。结论目前常用的临床检查分期手段(食管吞钡、CT、EUS、内镜下病理活检等)和临床疗效评价手段(RECIST标准)对食管癌放化疗后的肿瘤组织反应评价准确率不高。建议CRT后临床评价食管癌CR的患者。仍应接受手术治疗。
- 傅剑华王耿杨弘胡祎文静
- 关键词:食管肿瘤肿瘤化疗
- 缓激肽促进人肺腺癌细胞株A549的侵袭及其机制
- 2011年
- 目的观察缓激肽(BK)对人肺癌细胞株A549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应用划痕愈合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BK对40例人肺癌细胞株A549的划痕愈合和运动侵袭能力。通过Western blot分析刺激和抑制缓激肽各20例后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和E-钙黏素(E-Cadherin)的变化并研究其机制。结果划痕实验后分别测量愈合距离,结果示BK组24h和48h后迁移细胞数分别为69.2±3.3、94.1±2.9,而阻断其受体或者ERK1/2通路则迁移细胞数分别为51.2±2.1、73.2±2.7和47.5±3.4、77.6±3.8。Transwell实验检测BK对A549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BK可以明显促进A549的侵袭能力。阻断BK受体或ERK1/2通路则可以抑制其侵袭能力。结论缓激肽促进人肺腺癌细胞株A549的迁移和侵袭能力。
- 胡伟胡祎周昆夏宗江王跃斌
- 关键词:缓激肽肺癌细胞迁移
- 侵犯膈肌T_4期贲门癌的预后分析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分析侵犯膈肌T4期贲门癌患者的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654例贲门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按照胃癌分期系统进行分期,选取Ⅳ期(T4N1~2M0,T1~4N3M0,任何T任何NM1)贲门癌患者,分析并对比T4N1~2M0贲门癌患者与其余Ⅳ期贲门癌患者的生存情况,分析并对比T4N1~2M0贲门癌患者中侵犯膈肌患者与非侵犯膈肌患者的生存情况。结果Ⅳ期贲门癌患者197例,其中T4N1~2M0患者34例(17.3%)。T4N1~2M0患者与其余Ⅳ期患者生存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0),3年生存率分别为25.0%、7.9%。T4N1~2M0患者中仅侵犯膈肌患者与非侵犯膈肌患者生存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1),3年生存率分别为46.2%,10.5%。T4N1~2M0患者中非侵犯膈肌患者与IV期患者生存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723)。结论T4N1~2M0贲门癌患者预后优于其余Ⅳ期贲门癌患者,其中以仅侵犯膈肌患者的预后较佳。
- 郑斌胡祎王军业
- 关键词:T4期贵门癌膈肌
- 胸段食管鳞癌上纵隔淋巴结转移规律探讨被引量:4
- 2016年
- 我们筛选了2009年10月至2012年9月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行现代二野或三野淋巴结清扫的食管癌的患者,探讨胸段食管鳞癌上纵隔淋巴结的转移规律。
- 李振轩王瑞琦杨弘胡祎张中超林鹏戎铁华李小东
- 关键词:淋巴结转移规律胸段食管鳞癌上纵隔肿瘤防治中心淋巴结清扫纵隔淋巴结
- 贲门癌手术径路对比研究
- 背景与目的:贲门癌各手术径路孰优孰劣长久以来存在争议。本研究旨在对比各切口手术径路的治疗效果,为临床决策提供依据。
方法:对在我院连续收治的贲门腺癌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各手术径路的预后、手术相关情况、术后并发症...
- 傅剑华郑斌胡祎杨弘黄伟钊王耿
- 关键词:贲门癌手术径路淋巴结转移术后并发症
- 文献传递
- 食管间质瘤与平滑肌肿瘤的临床鉴别及治疗被引量:21
- 2006年
- 背景与目的:食管间质瘤与平滑肌肿瘤虽然具有不同的病理学特征,但是临床上不易鉴别。本研究比较食管间质瘤和平滑肌肿瘤的临床特征,并探讨其治疗原则。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原诊断为食管平滑肌(肉)瘤20例和间质瘤1例肿瘤组织中CD117和CD34等一组抗体表达,结合病理学形态表现和临床表现进行分析,并总结各自的治疗原则及疗效。结果:16例原诊断为食管平滑肌瘤有5例CD117(+),按照间质瘤评定标准,均为非高度侵袭危险性食管间质瘤,余11例CD117(-);1例原间质瘤CD117(+)和CD34(+),为高度侵袭危险性食管间质瘤;4例食管平滑肌肉瘤CD117(-)和CD34(-)。食管非高度侵袭危险性间质瘤和平滑肌瘤的病理学形态表现、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和预后没有明显差异;食管高度侵袭危险性间质瘤和平滑肌肉瘤的病理学形态表现、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和预后也没有明显差异。结论:病理学形态表现和临床表现无法区分食管间质瘤和平滑肌肿瘤,CD117等抗体的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是区分食管间质瘤和平滑肌肿瘤必不可少的手段。食管非高度侵袭危险性间质瘤和平滑肌瘤局部切除术或部分食管切除术可以达到根治,预后良好;高度侵袭危险性食管间质瘤和平滑肌肉瘤需行食管部分切除术。
- 张旭戎铁华吴秋良傅剑华龙浩张兰军马国伟苏晓东李小东汪道峰胡祎杨弘
- 关键词:食管肿瘤间质瘤平滑肌肿瘤免疫组化
- 经内镜食管黏膜下剥离术与经胸食管癌根治术治疗早期食管鳞癌的对照研究
- [目的]根据AJCC/UICC第7版食管鳞癌TNM分期系统,早期食管鳞癌是指肿瘤局限于黏膜层以及黏膜下层(T1a/1b),且无区域淋巴结或远处转移。而日本食管疾病学会又将T1癌按病变深度分成6个层次,即M1(限于黏膜层)...
- 罗孔嘉胡祎戎铁华傅剑华
- 超声内镜在食管癌术前分期的价值
- 背景:中国是食管癌的高发国家之一,每年平均死亡约15万人.食管癌的治疗是以外科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选择理想的治疗方案应以治疗前分期为依据.虽然目前常用的临床检查方法如食管吞钡、电子内镜、CT等对诊断食管病变的性质、评估病...
- 胡祎
- 关键词:超声内镜食管癌外科治疗CT术前分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