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海峰
- 作品数:10 被引量:24H指数:3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一期前路病灶清除联合后路固定治疗颈椎椎间隙感染被引量:6
- 2018年
- 目的探讨一期前路病灶清除联合后路椎弓根钉棒固定治疗颈椎椎间隙感染的疗效。方法2010年6月至2016年6月因颈椎椎间隙感染行一期前路病灶清除联合后路椎弓根钉棒固定术患者28例,男19例,女9例;年龄45~74岁,平均(58.0±14.5)岁。21例(75%)为自发感染,其中6例合并糖尿病,15例年龄超过60岁;余7例(25%)为颈椎射频消融术后发生椎间隙感染。所有患者均排除结核、布氏菌感染。所有患者术前均行血液学检查,重点记录白细胞计数、红细胞沉降率及C-反应蛋白。术前根据血液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应用抗生素,手术后继续静脉应用抗生素辅助治疗,并根据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复查结果指导抗生素应用,记录抗生素应用时间。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分别在术前和术后3、6及12个月进行JOA评分,观察手术前后手术节段颈椎前凸Cobb角的变化。结果2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30-225min,平均(145.5±12.7)min。术中出血量为40-100ml,平均(67±35.2)ml。切口均一期愈合。28例患者抗生素应用时间21-87d,平均(30.8±8.7)d,随访期间未发现感染复燃的患者。JOA评分由术前平均(11.3±1.2)分上升至术后3个月平均(14.9±1.96)分、术后6个月平均(15.1±1.55)分及术后1年平均(16.5±0.48)分,术后JOA评分均较术前明显升高。术后颈椎手术节段前凸Cobb角较术前无明显变化,随访期间亦无明显丢失。所有病例在术后1年时植骨均融合良好。结论一期前路病灶清除联合后路椎弓根钉棒固定治疗颈椎椎间隙感染及其引起的颈椎不稳及神经功能损害是安全、有效的方法,为颈椎椎间隙感染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
- 李野朱庆三高忠文刘景臣武云涛胡海峰张汉雷邹云龙顾锐陈晶
- 关键词:颈椎椎间盘
- 弥漫性特发性肥厚性骨病致食管型颈椎病1例被引量:2
- 2016年
- 食管型颈椎病是指种种原因导致颈椎前方韧带钙化、椎体骨质增生,形成骨赘对食管产生压迫,进而造成吞咽困难的一种疾病。其常见病因有弥漫性特发性肥厚性骨病(diffuse idiopathic skeletal hyperostosis,DISH)、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等。现作者就临床1例DISH病致食管型颈椎病报告如下。
- 周彬彬李野胡海峰邹云龙李建刘景臣
- 关键词:食管型颈椎病骨病肥厚性椎体骨质增生SPONDYLITIS韧带钙化
- 腰椎术后感染的诊断及病因
- 2016年
- 目的探讨腰椎术后发生感染的诊断方法及病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4年12月间收治的需进行腰椎手术的患者321例(排除因感染行二次手术的患者),患者术前常规检查结果、术中所见及手术后处理等均详细记录。对于术后确定感染的患者进行CRP、ESR、血常规、降钙素原、血培养等实验室检查、定期复查以及腰椎MR检查。结果 321例患者中有6例术后发生感染,其中浅部感染2例,深部感染4例,术后感染的发生率为0.2%。结论患者腰椎术后感染的早期诊断比较困难,需结合术后临床症状、CRP、ESR、血常规、降钙素原、血培养等实验室检查以及MRI检查结果综合判断。腰椎术后感染的病因多与患者身体状态及其他潜在疾病及术前、术后的营养状态高度相关。手术前后加强营养,调整患者状态,提高患者自身抵抗力以及同时对其他潜在疾病进行治疗,对于预防术后感染至关重要,对于有慢性疾病及年老体弱患者,应适当延长抗菌药物应用时间,加强术后营养护理。
- 胡海峰李野周彬彬李建邹云龙刘景臣
- 关键词:腰椎手术
- 下颈椎脱位与神经损伤关系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13年
- 颈椎脱位是颈椎损伤中容易造成颈椎脊髓神经损伤的一种常见的疾病.不同类型或不同程度的颈椎脱位可伴有或不伴有神经损伤症状的发生.有的颈椎脱位程度较轻但能产生严重脊髓损伤症状;有的颈椎脱位程度较重甚至全脱位,但其产生脊髓损伤的症状较轻甚至无明显脊髓损伤症状.本文主要就下颈椎脱位与神经损伤关系的研究做以下综述.
- 陈许冬李野胡海峰周彬彬孙浩罡刘景臣
- 关键词:脊髓神经损伤下颈椎脱位颈椎损伤同类型全脱位
- 颈椎椎弓根置钉精确度的临床研究(附105例510枚螺钉效果分析)
- 颈椎椎弓根是一种具有牢靠三维固定效果、优越生物力学性能的颈椎后路内固定技术.但由于颈椎椎弓根结构变异大,毗邻重要的神经血管,曾经一直是手术的禁区.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随着解剖的深入研究与专科医生临床经验的大幅度提升,该项...
- 邹云龙刘宇龙李野朱庆三武云涛胡海峰王永琨刘景臣
- 颈椎椎弓根置钉精确度的临床研究被引量:8
- 2017年
- 目的评价结合解剖学研究的徒手颈椎弓根置钉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4月至2016年4月行颈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105例患者的病历资料,男60例,女45例;年龄20-76岁,平均(51.7±14.5)岁。颈椎创伤伴颈脊髓损伤61例,颈椎退变性疾病19例(后纵韧带骨化症12例、多节段颈椎病7例),颈椎肿瘤16例(神经鞘瘤9例、脊膜瘤4例、椎体转移肿瘤3例),颈椎畸形6例(后凸畸形3例、先天畸形3例)及椎间隙感染3例。患者术前行X线、CT及MR等影像学检查,术后及随访时摄X线片及CT检查确定螺钉的位置。根据Lee等的方法评价置钉的准确性,0级和Ⅰ级代表螺钉位置良好,Ⅱ级和Ⅲ级提示螺钉为误置。对Ⅱ、Ⅲ级者观察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情况。创伤患者采用美国脊柱损伤协会(American spinal injury association,ASIA)脊髓损伤分级评定脊髓功能受损及恢复情况;非创伤性患者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JOA)评分评定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结果10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置入510枚螺钉。由于6例患者(13枚螺钉)无术后CT无法进行测量,最终99例患者记入统计,共置入497枚螺钉(上颈椎201枚、下颈椎296枚)。椎弓根螺钉位置:0级486枚、Ⅰ级8枚、Ⅱ级3枚,Ⅲ级0枚。11枚螺钉穿破椎弓根侧壁(Ⅰ级+Ⅱ级),其中3枚螺钉为误置(均为Ⅱ级),穿破椎弓根内侧壁2枚,穿破外侧壁1枚,无穿破椎弓根上壁及下壁者。置钉的准确率为97.79%(0级),总误置率为0.60%(Ⅱ级+Ⅲ级,3/497)。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2-30个月,平均(20.6±5.2)个月。植骨愈合情况良好,术中及术后均未出现脊髓、神经根、血管损伤等并发症。随访期间亦未见螺钉松动、断裂现象。创伤患者随访期间症状较术前有明显好转;非创伤患者术后6个月JOA评分
- 邹云龙刘宇龙李野朱庆三武云涛胡海峰王永琨孟春阳刘景臣
- 关键词:颈椎脊柱融合术骨螺丝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颈椎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联合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治疗颈椎椎间隙感染临床疗效分析
- 传统的颈椎椎间隙感染的治疗是早期诊断,早期静脉应用抗生素,抗生素的应用时间至少6周1,2,也有用高压氧辅助治疗的1,3,4.如果存在节段性不稳或椎管内硬膜外脓肿,尤其出现神经症状时,需要外科手术干预.手术方式多为前路病灶...
- 李野胡海峰刘景臣刘宇龙顾锐孟春阳邹云龙朱庆三
- 下颈椎后路椎弓根螺钉置钉方法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 2017年
- 椎弓根螺钉技术最早应用于胸腰椎,近年来学者们对颈椎椎弓根解剖特点的不断探索,为颈椎植入椎弓根螺钉带来了技术上的突破。此外,颈椎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安全且可靠,工具简单且适应证广泛,利用椎弓根螺钉在术中有较好的提拉、复位、矫形作用这一优势,可广泛应用于创伤导致的颈椎骨折、颈椎不稳、退变、炎症、良恶性肿物以及畸形等众多颈部疾病。由于上颈椎(C1、C2)和下颈椎(C3-7)在解剖形态上存在巨大差异,所以C1和C2有各自独立的置钉方法,C3-7因结构相近,置钉方法在原则上应是自成一套体系,有着众多共同点。目前,依据操作手段不同,置钉方式总体上分为两类:导航下置钉和徒手置钉。导航模拟置钉不依靠经验,简单、直视、可靠,但是步骤繁多、设备昂贵,且有导航漂移的风险,因此徒手置钉方法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本综述分别从下颈椎椎弓根及其相邻结构的解剖特点及椎弓根结构的测量等角度对当前的下颈椎椎弓根螺钉的徒手置钉技术以及椎弓根螺钉的生物力学研究进行分析、概括,并总结、对比了当下具有代表性的徒手置钉技术的优点及不足。
- 邹云龙刘宇龙张瀚雷胡海峰肖博晗王永琨刘景臣朱庆三李野
- 关键词:后路椎弓根螺钉置钉方法下颈椎颈椎椎弓根螺钉椎弓根螺钉技术椎弓根螺钉固定
- 腰-骶-髂螺钉固定术治疗复杂骶骨骨折的临床研究
- 本次研究回顾分析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骨科使用腰能骼内固定治疗复杂能骨骨折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资料。探讨此术式的临床疗效及相关并发症。为不同程度骸骨损伤的患者选择最佳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 胡海峰李野刘景臣刘宇龙朱庆三
- 关键词: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
- 腰骶髂螺钉固定术治疗复杂骶骨骨折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探讨腰骶髂螺钉固定治疗复杂骶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10月采用后路腰一骶一髂螺钉固定联合骶椎管减压的方式进行手术治疗的18例复杂骶骨骨折患者的资料,男11例,女7例,年龄17-46岁,平均32岁。18例均合并有不稳定的骨盆骨折以及不同程度的马尾神经功能障碍,Gibbons分型评分均为4分。术中受骨折影响可以将固定阶段延长至L4、S2水平,根据神经损害表现和骨折移位情况行骶管减压,纠正垂直移位和旋转移位,之后放置横连进一步固定。结果18例在受伤后2-21d接受手术治疗,平均10.2d;手术时间150-240min,平均180min;术中出血600-2000ml,平均1100ml;随访时间13-34个月,平均23.4个月。临床疗效评价:至末次随访Gibbons评分从术前4分降至2.7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前骶骨畸形角平均为42.89°,术后为21.94°,为术前的5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Majeed评分64.5分,其中优3例、良3例、可7例、差5例,优良率为33.33%;末次随访视觉模拟疼痛(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平均从术前8.78分降至2.2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骨折愈合情况:术后Tomettaand Matto方法测量结果5例优、3例良、7例可、5例差,优良率为:44.44%。结论对于复杂骶骨骨折患者行腰-骶-髂螺钉固定术治疗,骨折复位良好,神经加压充分,更有利于患者更快、更好的恢复。
- 胡海峰刘宇龙陈晶刘景臣朱庆三李野
- 关键词:骶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