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学忠

作品数:6 被引量:20H指数:3
供职机构:山西省肿瘤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直肠
  • 3篇直肠癌
  • 3篇肠癌
  • 2篇短程
  • 2篇伊立替康
  • 2篇预后
  • 2篇组织病理学
  • 2篇组织病理学变...
  • 2篇胃肠
  • 2篇胃肠间质瘤
  • 2篇联合短程
  • 2篇间质
  • 2篇间质瘤
  • 2篇放射治疗后
  • 2篇病理学变化
  • 1篇多层螺旋CT
  • 1篇血小板
  • 1篇血小板源
  • 1篇血小板源性
  • 1篇血小板源性生...

机构

  • 6篇山西省肿瘤医...
  • 3篇山西医科大学...

作者

  • 6篇梁小波
  • 6篇李超亿
  • 6篇胡学忠
  • 5篇姜慧员
  • 4篇闫栋
  • 4篇马俊杰
  • 3篇侯生槐
  • 2篇马峻杰
  • 2篇王立平
  • 2篇范立
  • 2篇陈明晓
  • 1篇姜汇源
  • 1篇郗彦凤
  • 1篇张鑫

传媒

  • 2篇中华胃肠外科...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第十四届全国...

年份

  • 1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10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伊立替康、5-FU及联合短程放射治疗后直肠癌的组织病理学变化
目的:观察并评价低位直肠癌术前伊立替康(CPT-11)、5氟尿嘧啶(5-FU)及联合短程放射治疗后的病理学改变及疗效,为寻找有效的新辅助治疗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41例低位直肠癌患者在术前行CPT-11、5-FU及联合...
梁小波马峻杰范立陈明晓闫栋李超亿姜慧员胡学忠
多层螺旋CT不宜单独用于直肠癌术前分期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 研究多层螺旋CT(MSCT)对直肠癌术前TNM分期的真实性、可靠性.方法 对2009年1-12月山西省肿瘤医院收治的301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比较术前MSCT分期与术后病理分期,采用Medcalc软件对结果进行ROC曲线分析及诊断一致性分析.结果 TNM分期的灵敏度、特异度、Kappa值、曲线下面积分别是:T2期为64.7%、96.8%、0.667、0.808;T3期为93.8%、75.0%、0.709、0.844;T4期为87.8%、98.1%、0.859、0.929;N分期为72.0%、91.2%、0.619、0.816;M分期为92.7%、99.7%、0.925、0.963.结论 MSCT对直肠癌浸润程度和淋巴结转移的评价有明显的局限性,不宜单独用于直肠癌术前分期的评估.
胡学忠梁小波姜慧员李超亿马俊杰
关键词:直肠癌MSCT可靠性
伊立替康、5氟尿嘧啶及联合短程放射治疗后直肠癌的组织病理学变化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观察并评价低位直肠癌术前伊立替康(CPT-11)、5氟尿嘧啶(5-FU)及联合短程放射治疗后的病理学改变及疗效,为寻找有效的新辅助治疗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02年4月至2009年4月山西省肿瘤医院41例低位直肠癌患者在术前行CPT-11、5-FU及联合短程放射治疗。伊立替康组18例,伊立替康联合短程放疗组23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病理改变,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在显微镜下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肿瘤细胞变性、坏死;CT显示伊立替康组肿瘤与治疗前相比平均缩小33.1%(直径13.5mm比20.2mm),伊立替康联合短程放疗组肿瘤平均缩小34.4%(直径12.8mm比19.5mm)。按直肠癌消退分级(RCRG)伊立替康组和伊立替康联合短程放疗组的例数分别为:1级7例和18例,2级4例和3例,3级7例和2例(均P〈0.05)。两组3级癌细胞死亡、间质纤维化、血管内膜增厚的比例分别为:7例和17例,6例和17例,3例和14例(均P〈0.05)。伊立替康联合短程放疗组中有5例患者达到了病理学完全缓解。结论CPT-11、5-FU可以作为直肠癌的新辅助治疗药物,两种药物结合短程放射治疗疗效更好。
马峻杰梁小波范立陈明晓闫栋李超亿姜慧员胡学忠
关键词:坏死
结直肠癌肝转移灶首次切除和复发后第二次切除对比的Meta分析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比较结直肠癌肝转移灶首次切除和复发后第二次切除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检索1992年1月至2010年6月间发表的有关结直肠癌肝转移灶首次切除和复发后第二次切除对比的研究,按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后质量评分,提取临床效应指标,进行Meta分析。结果 22篇文献共计3750病例入选本次Meta分析。较之首次切除,复发后第二次切除手术时间增加平均39min(P<0.00001,95%CI=-65.21~-23.13);术中输血量增加1.1U(P<0.00001,95%CI=-1.75~-0.79)。术后ICU住院时间,术后失血及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及具体并发症发生率、远期疗效1年、3年、5年生存率、无瘤生存期及复发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结直肠肝转移灶首次切除比较,复发后第二次切除具有其相似的手术安全性和有效性。复发后手术切除为首选方案,但是为了获得更有效的远期疗效,应进一步考虑综合治疗。
姜慧员梁小波侯生槐胡学忠李超亿马俊杰
关键词:结直肠癌肝转移瘤
C—kit与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基因突变特征与胃肠间质瘤患者预后的关系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探讨C-kit与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PDGFRA)基因突变特征及其与胃肠间质瘤(GIST)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00年6月至2009年1月山西省肿瘤医院收治的99例GIST患者的I临床病理、基因检测及随访资料。应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并进行单因素分析,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99例患者的5年无瘤生存率(DFS)为61.5%;5年总体生存率(OS)为67.4%。其中,77例c-kit外显子11、4例c.kit外显子9和2例PDGFRA外显子18突变患者5年DFS分别为64.3%、14.3%和100%。5年OS分别为70.8%、50.0%和100%。在c-kit外显子11突变的类型中。26例点突变、44例删失突变和7例复制突变患者5年DFS分别为87.1%、44.9%和80.0%,5年OS分别为88.1%、57.0%和100%。各因素之间5年DFS和O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示,基因突变并不是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492)。结论经手术治疗而未服用伊马替尼的GIST患者.基因突变型预后优于野生型。但基因突变并非其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李超亿梁小波马俊杰姜慧员胡学忠闫栋侯生槐王立平
关键词:胃肠间质瘤C-KIT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基因突变预后
101例胃肠间质瘤的病理特征及其预后分析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 探讨胃肠间质瘤(GIST)的病理特征和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山西省肿瘤医院2002年1月到2008年12月收治的101例GIST患者的病理资料.结果 本组胃50例(49.5%),小肠19例(18.8%),其他部位32例(31.7%).核分裂像中位数18个/50 HPF.90例(89.1%)患者CD117阳性.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5%、62%和57%.单因素分析显示,GIST细胞丰富程度对生存率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167,P=0.028).Cox回归分析结果提示,细胞密集(P=0.003)和肿瘤直径大于10 cm(P=0.028)预后差.结论 GIST细胞丰富程度和肿瘤大小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
闫栋梁小波郗彦凤王立平侯生槐张鑫马俊杰李超亿姜汇源胡学忠
关键词:胃肠道间质瘤病理特征预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