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肺表面活性物质对盐酸吸入性肺损伤家兔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成分的影响
- 1999年
- 秦晔晖胡国昌曾因明
- 关键词:肺表面活性物质BALF吸入性肺损伤
- 限压通气在ARDS病人的应用
- 1995年
- 精确限定通气压力以维持某一最小有效肺容量的通气方式,会导致CO_2的潴留,但是对肺泡压的适当限制可以提高生存率,因为通气压力和潮气量过大可直接造成或加重肺损伤。ARDS病人必须避免使用高于正常肺组织的跨肺泡压,同时采用足够的PEEP,调整平均气道开口压,延长呼吸周期以减轻或消除机械通气对肺的损伤作用。
- 胡国昌曾因明
- 关键词:呼吸窘迫综合征机械通气
- 豚鼠双侧颈迷走神经切断对肺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 2000年
- 目的 :观察豚鼠双侧颈迷走神经切断急性肺损伤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 16只动物随机分为两组 ,正常对照组 (Ⅰ组 ,n =8)为无迷走神经切断纯氧通气观察 2小时 ,迷走神经切断组 (Ⅱ组 ,n =8)为迷走神经切断纯氧通气PaO2 <2 0kPa后观察 2小时期间血气分析、肺顺应性、血管外肺水及组织学变化。结果 :迷走神经切断后 75 1± 18 9分钟可出现明显的PaO2 下降、PaCO2 升高、CL 降低 (P <0 0 1) ,MAP和HR基本稳定 ,随肺损伤进展出现BP渐降 (P>0 0 5 )、HR渐缓 (P <0 0 5 ) ;血管外肺水显著增加 ,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降低 (P <0 0 1)。结论 :豚鼠双侧颈迷走神经切断可产生通透性肺水肿 。
- 王志萍胡国昌陈为汪曙蕖曾因明
- 关键词:迷走神经切断肺功能肺水肿
- 血液稀释在小儿心内直视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4
- 1998年
- 目的:30例小儿心内直视手术以海脉素为心肺机预充液,探讨血液稀释对小儿血球压积、血浆总蛋白、血小板及血浆电解质的影响。方法:30例分为三组,血液稀释组(HED),稀释式自身输血(HAT),输库血组(SBT),每组10例。观察三组麻醉前、心肺转流15min、回输机器余血15min、术后24h和72h血球压积、血浆总蛋白、血小板及血浆电解质变化。结果:心肺转流15minHED组和SBT组呈中度、HAT组呈中高度血液稀释。回输机器余血后,三组血球压积、血浆总蛋白均明显回升(P<0.05),血小板计数HAT组高于HED组和SBT组。血浆钾、钠、氯、钙离子浓度基本在正常范围。结论:小儿心内直视手术中采用海脉素血液稀释式自身输血是安全可行的。
- 丁伟曾因明刘海萍胡国昌
- 关键词:海脉素自身输血血液稀释心内直视术儿童
- 猪肺表面活性物质对油酸性肺损伤兔肺的保护作用
- 1999年
- 李军曹红胡国昌曾因明
- 关键词:油酸性肺损伤猪肺肺表面活性物质
-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与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被引量:1
- 1990年
- 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简称ARDS)是一种严重的急性肺功能不全,其病死率高达60%。早期阶段,虽已有间质性肺水肿,但动脉血氧分压(PaO_2)pH 值及胸部X-线检查均可正常,12~48小时后,临床上出现反射性呼吸急促,低O_2血症,PaCO_2降低,肺顺应性降低。引起ARDS 的病因是多方面的,始动机制亦不完全一致,但总的说来,ARDS 的发生发展是肺微循环障碍,毛细血管—肺泡膜受损和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简称PS)缺失的结果。
- 胡国昌曾因明
- 关键词: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肺泡表面活性物质
- 抑制中性粒细胞激活:吸入麻醉药心肌保护的新机制
- 第一部分 异氟醚抑制冠状循环的中性粒细胞-内皮细胞相互作用*;目的:在缺血再灌注期间,异氟醚对心肌具有保护作用,机制与ATP钾通道激活有关.该研究旨在探讨异氟醚对中性粒细胞-内皮细胞相互作用的抑制作用是否参与其心脏保护机...
- 胡国昌
- 关键词:中性粒细胞异氟醚冠状循环超氧阴离子
-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对豚鼠迷走神经性肺损伤的治疗作用
- 1999年
- 目的 观察气管内滴注肺表面活性物质 ( PS) ,对豚鼠双侧颈迷走神经切断性肺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 2 4只豚鼠于颈部第一气管水平行双侧颈迷走神经切断术 ,吸空气 Pa O2 <8k Pa时改吸纯氧 ,至 Pa O2 <2 0 k Pa时 ,随机将动物分成三组 ,1表面活性物质治疗组 ( PS组 ) :经气管内滴注从新鲜猪肺灌洗液中提取的 PS( 5 0 mg/m l、10 0 mg/kg)混悬液 ;2生理盐水治疗组 ( NS组 ) :经气管内滴注同体积生理盐水 ;3机械通气治疗组 ( MV组 ) :维持原通气状态。观察 2小时期间的血气、肺顺应性 ,并进行血管外肺水量、肺组织 SOD活性测定及组织形态学的观察。结果 与 NS组和 MV组相比 ,PS组 Pa O2 、肺顺应性、肺组织 SOD活性显著提高 ( P<0 .0 1) ,血管外肺水量减少 ( P<0 .0 5 ) ,Pa-CO2 降低 ( P<0 .0 1)。光、电镜结果提示 PS治疗组肺泡大部分复张 , 型细胞中板层体颗粒有部分释放。结论对双侧颈迷走神经切断性肺损伤 ,外源性 PS气管内滴注可提高肺顺应性、减轻肺水肿、改善气体交换功能。
- 王志萍曾因明胡国昌陈为汪曙蕖
- 关键词:呼吸窘迫综合征迷走神经切断术肺表面活性剂
- 肺表面活性物质对盐酸吸入性肺损伤肺渗出的影响被引量:1
- 2000年
- 目的 :探讨外源性PS对盐酸吸入性损伤家兔肺组织渗出的影响。方法 :健康家兔 2 0只复制盐酸吸入肺损伤模型后随机分为二组 ,A组 (n =1 0 )为PS治疗组 ,B组 (n =1 0 )为治疗对照组 ,气管内分别注入 37℃PS1 0 0mg/kg和生理盐水 (NS) ,对比观察PS治疗对肺水、BALF蛋白浓度及肺组织形态学改变。另设C(n =8)组 ,未行盐酸吸入 ,而在相应时间注入同等体积的NS作为PS疗效的对照。结果 :A、B组各肺水参数明显高于未损伤的C组 ,(P <0 0 1 ) ,A组肺水低于B组 ,但P >0 0 5 ;A组BALF蛋白浓度为 1 0 1 2 7± 1 39 7mg/L ,低于对照组的 1 394 7± 2 88 8mg/L ,P<0 0 1。肺组织形态学变化 :A组肺毛细血管充血、出血程度轻于B组 ,肺泡扩张程度好于B组。结论 :大剂量外源性PS治疗可减轻肺毛细血管充血、出血 ,部分减少蛋白渗出和肺水 。
- 秦晔晖胡国昌曾因明
- 关键词:肺表面活性物质肺损伤
-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对迷走神经性肺损伤肺功能和形态学的影响被引量:2
- 2000年
- 目的 观察气管内滴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 (pulmonarysurfactant,PS)对豚鼠迷走神经性肺损伤肺功能和形态学的影响。方法 2 4只豚鼠于颈部第 1气管软骨水平行双侧颈迷走神经切断术 ,吸纯氧PaO2 <2 0kPa时将动物分成 3组 :①表面活性物质治疗组 (PS组 )经气管内滴注内含 5mmol LCaCl2 的PS(5 0g L、10 0mg kg)混悬液 ;②生理盐水治疗组 (NS组 )经气管内滴注同体积生理盐水 (2ml kg) ;③机械通气治疗组 (MV组 )维持原通气状态 ,定压通气观察 2h。记录对血气分析、肺顺应性及组织形态学的影响。结果 PS组PaO2 、肺顺应性较NS组显著提高 (P <0 0 1) ,PaCO2 降低 (P <0 0 1) ;光、电镜结果提示PS组肺泡大部分复张 ,Ⅱ型细胞中板层体颗粒有部分释放。结论 外源性PS气管内滴注可提高迷走神经切断性肺损伤的肺顺应性 。
- 王志萍曾因明胡国昌陈为汪曙蕖
- 关键词:迷走神经切断肺表面活性物质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