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细胞
  • 7篇急性
  • 7篇白血
  • 7篇白血病
  • 6篇粒细胞
  • 5篇早幼粒细胞
  • 5篇早幼粒细胞白...
  • 5篇全反式
  • 5篇粒细胞白血病
  • 5篇急性早幼粒
  • 5篇急性早幼粒细...
  • 5篇急性早幼粒细...
  • 5篇急性早幼粒细...
  • 4篇维甲酸
  • 3篇全反式维甲酸
  • 3篇维甲酸治疗
  • 3篇骨髓
  • 2篇多发
  • 2篇多发性
  • 2篇多发性骨髓瘤

机构

  • 5篇蚌埠医学院
  • 5篇蚌埠医学院第...
  • 4篇蚌埠医学院第...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作者

  • 14篇纪淑仪
  • 5篇王俊和
  • 4篇李骏
  • 4篇耿英华
  • 4篇杨艳丽
  • 4篇杨艳丽
  • 2篇付承彬
  • 2篇张凤
  • 1篇孟茵
  • 1篇朱俊锋
  • 1篇王信琪
  • 1篇吴晓莉
  • 1篇王明训
  • 1篇周黎黎
  • 1篇许惠云
  • 1篇张凤
  • 1篇李骏
  • 1篇贾平
  • 1篇陶荣亚
  • 1篇付承彬

传媒

  • 7篇蚌埠医学院学...
  • 3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医师进修杂志
  • 1篇实用临床医学...
  • 1篇陕西肿瘤医学
  • 1篇实用全科医学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6
  • 1篇1995
  • 1篇1993
  • 1篇1991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三氧化二砷联合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 观察三氧化二砷 (As2 O3)联合全反式维甲酸 (ATRA)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APL)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As2 O30 .1 6mg·kg- 1 ·d- 1 ,静脉点滴 ,持续 4~ 6h ;ATRA2 5mg·m- 2 ·d- 1 ,分 2~ 3次服用 ,直至CR ,根据外周血白细胞数、不良反应等调整As2 O3和ATRA用量。结果  38例患者中 ,35例CR ,CR率 92 .1 %。其中初治 2 9例 ,2 8例患者CR ,CR率 96 .6 % ;复发 9例中 7例CR ,CR率 77.8%。取得CR所需时间初治患者为 (2 5 .4± 5 .2 )d(1 8~ 39)d ;复发患者为 (32 .4± 7.3)d(2 3~ 56)d。结论 As2 O3联合ATRA治疗APL疗效好 ,不良反应少 ,达CR时间短。
王俊和张凤杨艳丽纪淑仪
关键词:三氧化二砷全反式维甲酸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外周血象骨髓象
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18例疗效分析
1991年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是一类预后凶险的白血病,以具有明显的出血倾向这一独特的临床特征而区别于其他类型白血病。近年来,随着化疗方法的改进及支持疗法的改善,使其完全缓解率有所提高,但化疗期间易并发DIC及感染等,其病死率仍然很高。为寻找新的治疗方法。
王俊和陶荣亚时昊纪淑仪付承彬王信琪
关键词:白血病维甲酸药物疗法
小剂量高三尖杉酯碱、阿糖胞苷联合G-CSF治疗急性髓细胞白血病28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小剂量高三尖杉酯碱(HHT)、阿糖胞苷(Ara-c)联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即HAG方案治疗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cute myelocytic leukemia,AML)的疗效。方法:28例AML中M1 3例,M2a 10例,M2b 1例,M4 2例,M5 8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4例,均行HAG方案治疗。HHT1 mg/d及Ara-c 25-50 mg/d静脉滴注第1-14天,G-CSF 150-300μg/d皮下注射,如WBC〉20×109/L,则暂停用G-CSF,待WBC回落后继续使用。结果:AML达完全缓解15例,其中4例采用米妥蒽醌+阿糖胞苷、吡柔比星+阿糖胞苷化疗1-2疗程未缓解者,有效率(部分缓解+完全缓解)为78%(22/28)。28例中有10例≥60岁,完全缓解7例,化疗不良反应轻。结论:HAG方案对AML的疗效明显,且对老年性、继发性或耐药性白血病效果肯定。
杨艳丽李骏耿英华纪淑仪
关键词:阿糖胞苷高三尖杉酯碱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以浆膜腔积液为首发症状的造血和淋巴组织肿瘤19例分析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提高以浆膜腔积液为首发症状的造血和淋巴组织肿瘤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19例以浆膜腔积液为首发症状的造血和淋巴组织肿瘤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淋巴瘤9例,经骨髓细胞学检查确诊7例,经淋巴结活检确诊1例,经脱落细胞学检查确诊1例;急性白血病4例,慢性白血病4例,多发性骨髓瘤2例,均经骨髓细胞学检查确诊。结论:造血和淋巴组织肿瘤以浆膜腔积液为首发表现者易误诊。确诊主要依靠骨髓细胞学、脱落细胞、淋巴结活检等病理学检查。
李骏杨艳丽耿英华纪淑仪
关键词:肿瘤腹腔积液心包积液
血液病患者尿芳香基硫酸酯酶活性观察
1993年
芳香基硫酸酯酶(Arylsulfatases,AS)是广泛存在于体内各种组织和体液中的水解酶,人类共有三种芳香基硫酸酯酶。芳香基硫酸酯酶C(AS-C)由微粒体产生,不溶于水,在体液中难以测出;芳香基硫酸酯酶A和B(AS-A和AS-B)均由溶酶体产生,可溶于水,能被肾脏迅速清除。正常情况下,尿中浓度高于血清,可在尿中分别测定之。我们曾报道白血病患者发作期AS-A和AS-B浓度显著增高,完全缓解后恢复正常。为进一步探讨尿AS浓度在不同血液病中的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我们观察了28例造血系统肿瘤及56例非肿瘤性血液病患者,现将结果报道于下:
王明训付承彬纪淑仪
关键词:血液病硫酸酯酶
不同诱导缓解方案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疗效分析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比较2种不同诱导缓解方案治疗初发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疗效。方法:48例APL患者随机分为全反式维A酸(ATRA)联合小剂量高三尖杉酯碱治疗组(A组)和ATRA联合亚砷酸(ATO)治疗组(B组)。结果:A组完全缓解(CR)率为88.0%,达到CR时间为(28.9±1.9)d,B组CR率为91.3%,达到CR时间为(27.8±2.1)d,2组疗效、早期病死率及APL分化综合征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TRA联合小剂量高三尖杉酯碱诱导缓解治疗初发APL可以取得与ATRA联合ATO方案类似的效果,而治疗成本较低,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有推广应用价值。
耿英华杨艳丽周黎黎李骏朱俊锋纪淑仪
关键词:全反式维A酸亚砷酸
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分析及预防措施
2000年
目的 调查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及有关危险因素。方法 对我院几种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 2 88例发生医院感染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  2 88例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 189例 ,感染率 6 5 5 % ,共发生医院感染 36 6例次 ,例次感染率 12 7 1%。结论 医院感染部位以呼吸道、口腔及败血症为主 ,而且主要发生于诱导缓解期。同时针对各种危险因素提出相应对策。
王俊和毛吉兵纪淑仪张凤
关键词: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感染率医院内感染
以口腔病变首发的多发性骨髓瘤4例分析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以口腔病变首发的多发性骨髓瘤(MM)的特点。方法:分析4例以口腔病变首发起病的MM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MM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可以单纯口腔表现首发起病,误诊率高,并发淀粉样变性者预后较差。结论:对有口腔淀粉样变性及孤立性浆细胞瘤表现的老年患者应考虑到MM的可能,避免误诊和漏诊。
耿英华杨艳丽李骏纪淑仪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口腔疾病
以血液系病变为首诊的系统性红斑狼疮20例临床分析
2003年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的血液系统改变。方法 :2 0例以血液系统病变为首诊的SLE患者 ,分析其临床表现、体征及外周血象、骨髓象改变。结果 :2 0例患者中贫血 1 6例 ,白细胞减少 1 0例 ,血小板减少 1 2例。骨髓细胞学检查示 :缺铁性贫血 (IDA) 2例 ,再生障碍性贫血 (AA) 1例 ,溶血性贫血 (HA) 3例 ,环形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1例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 2例 ,余骨髓象为非特异性改变。结论 :以血液系统改变为首发或突出症状的SLE患者 ,早期临床症状不典型 ,故对于年轻女性 ,若伴有骨髓象示ITP、AIHA或血细胞减少而骨髓细胞形态无异常 ,应进行免疫学筛选及随访 。
杨艳丽纪淑仪李殿明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贫血病例报告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8年发展为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附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1996年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8年发展为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附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蚌埠医学院附属医院血液科(233004)纪淑仪,付承彬蚌埠医学院医学检验系高讳,许惠云,孟茵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发展为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已有多例报告[1,2],而发展为急性巨核...
纪淑仪付承彬高讳许惠云孟茵
关键词: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白血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