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纪斌

作品数:62 被引量:459H指数:13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57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0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31篇骨折
  • 20篇关节
  • 11篇远端
  • 11篇桡骨远端
  • 10篇固定术
  • 9篇远端骨折
  • 9篇桡骨远端骨
  • 9篇桡骨远端骨折
  • 9篇骨关节
  • 9篇关节炎
  • 8篇腰椎
  • 8篇距下关节
  • 8篇骨质
  • 8篇骨质疏松
  • 8篇钢板
  • 7篇手术
  • 7篇锁骨
  • 7篇骨关节炎
  • 6篇疗效
  • 6篇内固定

机构

  • 59篇上海中医药大...
  • 6篇同济大学附属...
  • 6篇上海中医药大...
  • 2篇第二军医大学
  • 2篇复旦大学
  • 1篇解放军第11...
  • 1篇上海市第十人...
  • 1篇解放军第一一...
  • 1篇武警上海总队...

作者

  • 61篇纪斌
  • 38篇曹成福
  • 33篇成翔宇
  • 24篇周军杰
  • 22篇石继祥
  • 21篇庞金辉
  • 18篇王臻
  • 16篇石文俊
  • 12篇刘孚瑛
  • 11篇章筛林
  • 10篇赵映
  • 9篇周强
  • 6篇邓敦
  • 6篇俞光荣
  • 5篇潘伟成
  • 5篇樊海峰
  • 5篇王文燕
  • 4篇丁浩
  • 4篇王明飞
  • 4篇唐桐生

传媒

  • 6篇临床骨科杂志
  • 4篇上海医学
  • 3篇中国中医骨伤...
  • 3篇国际骨科学杂...
  • 3篇中国组织工程...
  • 2篇医学综述
  • 2篇中国老年学杂...
  • 2篇中国矫形外科...
  • 2篇中医正骨
  • 2篇中国修复重建...
  • 2篇中国骨伤
  • 2篇中国临床康复
  • 2篇中国骨与关节...
  • 2篇中国临床实用...
  • 2篇南昌大学学报...
  • 1篇首都医药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实用骨科杂志
  • 1篇颈腰痛杂志
  • 1篇江苏中医药

年份

  • 7篇2018
  • 10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3
  • 5篇2012
  • 1篇2011
  • 4篇2010
  • 5篇2009
  • 6篇2008
  • 5篇2007
  • 9篇2006
  • 1篇2005
6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距下关节在正常成人足三维运动中的力学研究被引量:6
2006年
[目的]分析研究正常成人新鲜足标本距下关节在正常情况下足三维运动中的生物力学特性。[方法]取新鲜足标本12例,通过加载使足产生某种形式的运动,用三维数字化坐标仪测量距下关节组成骨在某种运动状态下的相对三维坐标位移,通过矩阵转换和求解非线性函数方程计算其三维旋转角度,确定距下关节的运动范围、规律和在足整体运动中的作用。[结果]距下关节在足整体运动中背屈-跖屈、内翻-外翻、内收-外展轴运动范围分别为(4.13±0.86)°、(8.43±0.52)°、(12.77±1.29)°。在足单纯跖屈背屈、内翻外翻、内收外展过程中,对距下关节三维运动度作相关性分析,并对相关系数进行t检验,相关系数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结论]随足跖屈背屈、内外翻和内收外展运动度的增加,距下关节三维运动范围呈线性增加,在各轴上的增加幅度有所不同,三轴方向上的运动存在密切的相关关系。
周军杰俞光荣曹成福纪斌成翔宇
关键词:距下关节
膝骨关节炎中医药治疗近况被引量:20
2017年
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一种常见的膝关节退行性病变,中医学中称为"痹症",临床表现为关节疼痛、肿胀、僵硬、活动受限和关节畸形,严重者可出现肌肉萎缩。该文对KOA的中医病因病机、辨证分型、中医药治疗方法作一综述,为进一步研究中医药治疗KOA建立良好基础。
郝胜坤纪斌石继祥章筛林庞金辉周强樊海峰唐桐生
关键词:膝骨关节炎中医药治疗
距下关节融合术治疗粉碎性跟骨关节内骨折预后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6
2006年
目的通过观察距下关节融合术治疗严重跟骨关节内粉碎性骨折的临床预后,探讨该手术适应证及优、缺点。方法1999年10月~2004年6月,对69例78足严重跟骨关节内粉碎性骨折患者进行距下关节融合术,采取跟骨外侧手术入路,取自体松质骨植骨距下关节融合。结果58例65足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31个月,平均19.8个月。术后根据美国足踝学会HindfootScores评分:优良率达到87.69%。结论自体松质骨植骨距下关节融合术是治疗跟骨关节内粉碎性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能恢复后足外形及功能,但不能完全缓解后足疼痛。
周军杰曹成福纪斌丁浩王臻
关键词:跟骨骨折距下关节关节融合
距下关节融合术治疗粉碎性跟骨关节内骨折预后的临床研究
目的通过观察距下关节融合术治疗严重跟骨关节内粉碎性骨折的临床预后,探讨该手术适应证及优、缺点。方法 1999年10月~2004年6月,对69例78足严重跟骨关节内粉碎性骨折患者进行距下关节融合术,采取跟骨
周军杰曹成福纪斌丁浩王臻
关键词:关节融合术骨关节关节内骨折粉碎性
后内外侧联合切口手术治疗Cotton骨折被引量:2
2013年
2007年1月~2011年4月,我科采用改良后外侧联合内侧双切口对34例Cotton骨折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34例,男19例,女15例,年龄18~72岁。均为新鲜骨折,其中开放骨折2例,闭合骨折32例。
石文俊石继祥曹成福纪斌刘孚瑛成翔宇赵映
关键词:COTTON骨折踝损伤骨折固定术
MTHFR基因多态性与骨质疏松性骨折易感性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MTHFR)C677T多态与上海地区汉族人群骨质疏松性骨折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TaqMan方法检测205例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骨折组)与205例健康人群(对照组)MTHFRC677T的基因型分布及差异。结果骨折组中的T等位基因频率为43.7%,显著高于对照组(36.1%,P=0.027),提示T是骨折发生的危险因素(OR=1.37,95%CI=1.04~1.82)。与CC基因型相比,CT基因型和TT基因型携带者的骨折发生风险分别增加至1.48倍(95%CI=0.95~2.31,P=0.083)和2.11倍(95%CI=1.15~3.89,P=0.017)。将CC、CT和TT视为不同的等级,存在等位基因剂量-反应关系(P=0.027)。结论T增加骨折发生风险,并呈等位基因剂量-反应关系,TT基因型是上海地区汉族人群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遗传易感因素。
成翔宇曹成福纪斌朱忠政
关键词:骨质疏松性骨折疾病遗传易感性基因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
接骨板前置固定治疗锁骨中段骨折
2012年
目的:探讨接骨板前置固定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疗效。方法:2006年5月~2009年4月,采用切开复位接骨板前置内固定术治疗45例锁骨中段移位骨折,其中Robinson 2A2型23例,2B1型20例,2B2型2例。结果:所有患者骨折均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3.7个月。肩关节功能的Constant评分总体优良率达95.6%。结论:接骨板前置固定锁骨是治疗锁骨中段移位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
成翔宇曹成福庞金辉纪斌王臻刘孚瑛
关键词:锁骨骨折接骨板
3D打印结合虚拟手术辅助治疗C型桡骨远端骨折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探讨3D打印结合虚拟手术辅助治疗C型桡骨远端骨折手术的效果。方法将17例C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术前薄层CT扫描的数据适当处理后导入3D打印机,快速定制模型以分析骨折具体情况,同时在计算机上进行虚拟的复位内固定手术后,制定详细的手术计划。严格按照计划实施手术,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复位情况和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手术时间28~76 min,术中出血量20~75 ml。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18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时间为8.2~11.5周。术后6个月时,影像学测量桡骨高度为7.2~12.7 mm,掌倾角为7.1°~14.9°,尺偏角14.8°~27.3°;采用改良Sarmiento系统评估骨折复位情况:优10例,良6例,可1例;采用Dienst标准评估腕关节功能:优12例,良4例,可1例。结论借助3D打印技术快速定制骨折模型,术者可以直观、深入地观察C型桡骨远端骨折情况;通过计算机数字化虚拟手术,按照定制的术前计划实施精准手术,可以提高实际手术的效率,提高治疗效果满意度。
成翔宇庞金辉王臻潘伟成陆维佳章筛林金鑫纪斌
关键词:桡骨远端骨折虚拟手术骨折固定术
丹黄补骨方调控骨形成功能的疗效特征被引量:6
2006年
目的:观察中药丹黄补骨方对维持骨量的影响及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疗效。方法:纳入2003-08/2006-03于普陀医院住院或门诊骨质疏松患者57例,符合骨质疏松症西医诊断标准及中医辨证标准:“骨痿”、“腰痛”、“虚劳”等范畴,病机特点为“多瘀多虚”。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28例,对照组29例,观察组给予口服丹黄补骨方10mL/次(由本课题组自行制备汤剂,相当于丹参5g,黄芪4g,补骨脂3g,骨碎补4g,川断3g等),1次/d,连服12周;对照组口服骨松宝颗粒(无糖型,淫羊藿、川芎、牡蛎等)每次1包(5g),3次/d,连服12周。疗程结束后对两组进行临床疗效评定并比较患者骨密度、中医症候评分及骨代谢生化指标。①骨密度改变评价:显效:(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前×100≥2%;有效:(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前×100=0~2%;无效:(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前×100<0%。②骨质疏松症中医证候标准:临床痊愈:主要症状消失,症状积分值下降95%(含95%)以上;显效:主要症状改善,原积分值下降70%~94%;有效:主要症状有所缓解,原积分值下降30%~69%;无效:主要症状无明显改善,原积分值下降小于30%。结果:所有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观察组显效10例、有效17例、无效1例,对照组显效10例、有效14例、无效5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②观察组和对照组股骨颈骨密度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70±0.04),(0.73±0.08);(0.69±0.02),(0.73±0.10)g/cm2;P>0.05];中医证候评分治疗后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32±3.86,6.40±4.33;9.75±3.67,7.92±4.72;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③观察组和对照组血钙、血磷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所升高(2.01±0.11),(2.28±0.13);(2.02±0.12),(2.16±0.34)mmol/L;(1.42±0.12),(1.12±0.09);(1.60±0.26),(1.50±0.37)mmol/L;P<0.05],两组间治疗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患者碱�
周军杰曹成福纪斌成翔宇王臻
关键词:骨密度复方合剂骨生成
前路手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不同方法的临床评价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评价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前路手术减压植骨融合与加用脊柱椎体内固定两种手术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102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病例,52例行前路手术切除突入椎管内骨块减压,撑开骨折间隙取自体髂骨块结构性植骨;另50例在减压植骨融合的基础上放置椎体钢板加压固定。结果术后随访5~62个月,分别进行术后疼痛、功能恢复、下肢肌力与感觉情况、脊柱畸形发生率等评价,两组手术方法疗效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单纯行椎管减压植骨融合术可以达到与椎体钢板内固定手术相同的维持脊柱稳定的效果,同时缩短手术时间,减轻患者经济负担。两种方法比较,前者有更大的优越性。
周军杰曹成福纪斌成翔宇王臻
关键词:胸腰椎脊柱骨折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