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穆明权

作品数:18 被引量:738H指数:1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创新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7篇天文地球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9篇ENSO
  • 8篇季风
  • 6篇海温
  • 5篇东亚冬季风
  • 5篇冬季风
  • 5篇西太平洋
  • 5篇海温异常
  • 5篇厄尔尼诺
  • 4篇环流
  • 4篇表层海温
  • 4篇次表层
  • 4篇次表层海温
  • 4篇次表层海温异...
  • 4篇大气环流
  • 3篇气候
  • 3篇KELVIN...
  • 2篇数值模拟
  • 2篇数值模拟研究
  • 2篇年代际
  • 2篇年代际变化

机构

  • 16篇中国科学院大...
  • 2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18篇穆明权
  • 16篇李崇银
  • 1篇潘静
  • 1篇毕训强
  • 1篇周广庆
  • 1篇龙振夏

传媒

  • 7篇大气科学
  • 4篇气候与环境研...
  • 1篇科学通报
  • 1篇地球科学进展
  • 1篇中国气象学会...

年份

  • 1篇2003
  • 3篇2002
  • 3篇2001
  • 4篇2000
  • 4篇1999
  • 1篇1998
  • 2篇1997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1998年南海夏季风的爆发与大气季节内振荡的活动被引量:87
2000年
利用NCEP再分析及TBB资料,系统地研究了1998年南海夏季风爆发与大气季节内振荡活动的关系,结果表明,1998年南海夏季风爆发与南海及其临近地区30~60天低频振荡的发展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南海及临近地区30~60天低频纬向风及低频动能的时间-经(纬)度剖面明显地反映出该地区的大气季节内振荡的加强是由于其临近地区(菲律宾以东)30~60天低频气旋发展及其向西扩展的结果,与孟加拉湾地区低频气旋的活动关系不大;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夏季风爆发前后南海地区为 850hPa低频动能的大值区,而 200hPa上为一弱区,反映了1998年南海夏季风爆发期间该地区大气季节内振荡有上弱下强的垂直分布特征。进一步分析表明,南海及其临近地区大气季节内振荡的活动主要为局地振荡型,夏季风爆发后才有明显的向北传播,成为南海夏季风爆发影响东亚大气环流和天气的重要途径之一。另外,1980和1986年南海地区30~60天低频动能的发展特征与 1998年的类似,说明了南海及其临近地区大气季节内振荡的局地振荡特征并不是1998年所特有的,它对南海夏季风爆发有普遍的重要作用。
穆明权李崇银
关键词:大气季节内振荡南海夏季风爆发垂直分布特征TBB资料振荡特征纬向风
ENSO与太平洋暖池次表层海温异常
通过资料分析和海-气耦合GCM的数值模拟,研究了ENSO发生与太平洋暖池次表层海温异常的关系。其结果清楚地表明,在El Nino(La Nina)事件爆发之前半年到两年,暖池次表层(100~200m厚度层)的海温(SOT...
李崇银穆明权周广庆
文献传递
ENSO本质的进一步研究
<正> 1 引言近几年的一系列分析研究表明:赤道太平洋次表层海温异常(SOTA)的年际变化(循环)与ENSO发生有密切关系;ENSO的真正源在西太平洋暖池,暖池正(负)SOTA沿赤道温跃层东传到东太平洋,便导致E1 Ni...
李崇银穆明权
文献传递
ENSO本质的进一步研究
本文通过对JEDAC海温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所做的分析研究,提出了一个关于ENSO本质的新观点即:ENSO实际上主要由东亚季风异常造成的赤道西太平洋异常纬向风驱动的热带太平洋次表层海温距平的循环.
李崇银穆明权
关键词:ENSO大气环流海温距平
文献传递
异常东亚冬季风激发ENSO的数值模拟研究被引量:58
1998年
利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发展的热带太平洋环流模式(OGCM)和海-气耦合模式(CGCM)分别就冬半年东亚冬季风异常对赤道太平洋的作用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清楚地表明,无论在OGCM中还是在CGCM中,持续的冬季风强异常将引起赤道中东太平洋海表水温(SST)的明显正异常,其分布类似观测到的ElNino事件;而持续的冬季风弱异常将引起赤道中东太平洋SST的明显负异常,其分布十分类似观测到的LaNina事件。因此,数值模拟进一步证实了我们过去从资料诊断和理论分析中得到的结论,即东亚冬季风异常是激发产生ENSO的重要机制。对模式资料的分析还清楚表明,异常东亚冬季风将激发异常海洋Kelvin波和使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出现强异常,它们是激发ENSO的重要物理因素,这与观测资料的分析结果相一致。
李崇银穆明权
关键词:季风厄尔尼诺数值模拟KELVIN波
ENSO—7赤道西太平洋异常纬向风所驱动的热带太平洋次表层海温距平的循环被引量:14
2002年
近几年的一系列分析研究表明 ,ENSO与异常东亚冬季风之间有相互影响 ,持续的强 (弱 )东亚冬季风通过引起赤道西太平洋地区的西 (东 )风异常对ElNi o/LaNi a的发生起着重要作用 ;赤道太平洋次表层海温异常 (SOTA)的年际变化 (循环 )与ENSO发生有密切关系 ;ENSO的真正源在西太平洋暖池 ,暖池正 (负 )SOTA沿赤道温跃层东传到东太平洋 ,便导致ElNi o/LaNi a的爆发 ;在暖池正 (负 )SOTA沿赤道东传的同时 ,有负 (正 )SOTA沿 10°N和 10°S纬度带向西传播 ,从而构成SOTA的循环 ;热带太平洋SOTA循环的驱动者是赤道西太平洋的异常纬向风。进而可以认为
李崇银穆明权
关键词:热带太平洋ENSO循环纬向风异常次表层海温异常
东亚冬季风异常与ENSO循环关系的进一步研究被引量:21
2001年
通过对1955~1989年35年的观测资料的合成分析,进一步指出东亚冬季风与E1Nino、La Nina事件存在着明显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循环关系。这种循环关系一方面表现在异常强(弱)东亚冬季风通过激发赤道中西太平洋地区的异常西(东)风以及强(弱)对流活动,而最终使得N Nino(La Nina)事件爆发;另一方面,E1 Nino(La Nina)的爆发将通过大气遥响应,使得东亚冬季风偏弱(强)。功率谱分析也表明,东亚冬季风与ENSO循环相互作用主要表现在3~5年的周期上,同时准2年周期也很明显。
穆明权
关键词:冬季风ENSOKELVIN波厄尔尼诺拉尼娜
赤道印度洋海温偶极子型振荡及其气候影响被引量:192
2001年
对近百年观测资料的分析表明赤道印度洋海温(SST)确实存在着偶极子型振荡的变化特征,它在9~11月最强,而在1~4月最弱;年际变化(4~5年周期)和年代际变化(主要为20~25年周期)也十分清楚。这个偶极子主要有正位相型(海温西高东低)和负位相型(海温东高西低);一般正位相型的振幅强于负位相型。尽管在极个别年赤道印度洋海温偶极子似乎与太平洋ENSO无关,但总体而论,赤道印度洋海温偶极子与赤道太平洋海温偶极子(类似ENSO)有很好负相关。它们的联系主要是赤道大气纬向(Walker)环流。资料分析表明,赤道印度洋海温偶极子与亚洲南部流场、青藏高压和西太平洋副高都有明显关系,表明它对亚洲季风活动有重要影响。
李崇银穆明权
关键词:气候影响季风活动大气环流西太平洋副高
异常东亚冬季风与ENSO的相互作用研究
穆明权
关键词:厄尔尼诺ENSO海气相互作用东亚冬季风
大气环流的年代际变化 I.观测资料的分析被引量:45
2000年
利用多种资料分析研究了大气环流(包括几个主要大气涛动、一些主要大气环流系统)的时间变化特征。结果清楚地表明大气环流,无论是热带大气还是中高纬度的大气环流,存在着显著的年代际变化特征,主要为10~20年准周期振荡和30多年准周期振荡。北大西洋涛动( NAO)和北太平洋涛动( NPO)的 10~ 20年准周期振荡有近乎同位相特征,而它们的30多年准周期振荡却有近乎反位相变化。西太平洋副高强度与北美大槽强度的变化在10~20年时间尺度既有同位相情况也有反位相情况;但在30多年时间尺度却是基本同位相的。西太平洋副高强度与东亚大槽强度变化在30多年时间尺度也是基本同位相的,且副高变化超前约5~7年。
穆明权李崇银
关键词:大气环流年代际变化准周期振荡西太平洋副高位相北太平洋涛动
全文增补中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