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程琳

作品数:5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山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更多>>
发文基金:重庆市卫生局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角膜
  • 3篇新生血管
  • 3篇血管
  • 3篇内皮
  • 3篇角膜新生血管
  • 3篇角膜移植
  • 2篇抑制素
  • 2篇排斥
  • 2篇免疫
  • 2篇免疫排斥
  • 2篇大鼠角膜
  • 1篇电化学发光
  • 1篇电化学发光法
  • 1篇新生血管化
  • 1篇血管化
  • 1篇血清
  • 1篇移植片
  • 1篇移植术
  • 1篇移植术后
  • 1篇乙肝

机构

  • 4篇重庆医科大学...
  • 2篇山东出入境检...
  • 1篇成都市第六人...
  • 1篇北京大兴区人...

作者

  • 5篇程琳
  • 4篇周善璧
  • 3篇步建平
  • 1篇徐翮飞
  • 1篇马赛
  • 1篇杨洋
  • 1篇张娟

传媒

  • 1篇激光杂志
  • 1篇中国实用眼科...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内皮抑制素与角膜新生血管被引量:1
2006年
随着对角膜新生血管(cornealneovascularization,CNV)研究的深入,许多有希望的抗血管生成药物出现。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内皮抑制素(endostatin,ES)对新生血管内皮细胞增殖有特异的抑制作用,长期使用无毒副作用,是目前理想的抗新生血管形成的生物制剂。本文阐述了ES的结构、生物特性、作用机制及在CNV方面的研究进展。
程琳周善璧
关键词:内皮抑制素角膜新生血管
3种检测血清HBsAg方法的对比分析
分别采用电化学发光法(ECLIA)、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以及胶体金免疫层析法(GICA)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标准血清盘,评价方法的灵敏度,同时将定值的HBsAg标准物质进行梯度稀释,运用上述3种...
张娟陈晓光徐翮飞张齐马赛程琳
关键词:乙肝表面抗原电化学发光法酶联免疫吸附法胶体金免疫层析法
文献传递
TGF—β1对大鼠角膜移植后免疫排斥和白介素的影响
2008年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对IL-1,2,6,8表达的影响及TGF-β1的免疫抑制作用。方法采用建立大鼠穿透性角膜移植模型,分为实验组(同种异体角膜移植,使用TGF-β1眼液),实验对照组(同种异体角膜移植,使用氯霉素眼液)及空白对照组(自体角膜移植,使用氯霉素眼液)3组,分不同时间点用免疫组化法、ELISA法及RT—PCR法检测角膜植片中TGF-β1、IL-1β及IL-2mRNA的含量变化,以及大鼠外周血中IL-6,IL-8含量的变化,并进行显微镜观察,根据角膜移植植片水肿,混浊,新生血管3项指标进行排斥指数评分(RI)。结果实验组大鼠植片存活时间较实验对照组明显延长(19.3±1.4)dvs(13.7±2.6)d,P〈0.01;实验组各个时间点IL-1β,IL-6,IL-8及IL-2mRNA的表达较实验对照组均有明显降低(P〈0.01)。结论TGF-1β对大鼠穿透性移植术后的免疫排斥反应有明显抑制作用,并能下调植片中多种白介素的表达。
周善璧杨洋程琳步建平
关键词:穿透性角膜移植IL
PEDF对大鼠穿透性角膜移植片VEGF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探讨局部应用色素上皮细胞衍生因子(Pigment epithelium-derived factor,PEDF)滴眼液抑制大鼠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植片中VEGF(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表达及作用机制。方法:建立60只SD大鼠(受体)和30只Wista(r供体)大鼠同种异体穿透性角膜移植模型,并随机分成实验组(10nmol/LPEDF滴眼液)和实验对照组(赋形剂滴眼液)各30只;另30只SD大鼠自体穿透性角膜移植模型(赋形剂滴眼液),作为空白对照组,每只动物均行右眼手术左眼为正常对照。自术后第1d起在显微镜下进行临床观察,每日1次。于术后1、2、3、4、8周5个时间点,每组随机处死6只动物,以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角膜移植片PEDF和VEGF的表达水平;透射电镜观察超微结构变化。结果:实验组在术后2、3、4、8周VEGF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实验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局部应用PEDF滴眼液可以降低穿透性角膜移植植片中VEGF的表达,延长大鼠穿透性角膜移植片的存活时间。
步建平周善璧程琳
关键词:色素上皮细胞衍生因子免疫排斥反应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角膜新生血管
重组内皮抑制素抑制大鼠角膜移植术后的新生血管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内皮抑制素是一种内源性血管内皮细胞的强效抑制剂,实验拟验证局部应用重组内皮抑制素滴眼液对大鼠角膜移植术后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方法:实验于2005-09/2006-03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实验动物中心完成。①选用清洁级成年雌性SD大鼠(受体)60只,Wistar大鼠(供体)30只,建立大鼠同种异体穿透性角膜移植模型,供体提供双眼角膜,受体均选择右眼手术。移植术后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内皮抑制素组和对照组,分别用50mg/L的内皮抑制素眼液及赋形剂滴眼。②于术后1周、2周、3周、1个月及2个月5个时间点,麻醉后每组随机处死6只大鼠。观察角膜新生血管生长状况;比较各组角膜植片透明度、水肿、新生血管程度及移植排斥反应指数;检测角膜植片上内皮抑制素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情况。结果:60只受体大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内皮抑制素组大鼠角膜新生血管面积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0.01)。②内皮抑制素组大鼠的排斥反应指数在术后1周、2周、3周、1个月及2个月均低于对照组(P<0.05 ̄0.01)。③与对照组相比,内皮抑制素组角膜植片组织中内皮抑制素的表达明显增强(P<0.05 ̄0.0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 ̄0.01)。结论:内皮抑制素滴眼液可以有效抑制大鼠角膜移植术后角膜新生血管的形成,下调角膜植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从而降低角膜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的发生,为临床防治角膜移植术后新生血管提供了新的思路。
程琳周善璧步建平
关键词:角膜移植内皮抑制素角膜新生血管化内皮生长因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