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琳
- 作品数:65 被引量:346H指数:11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癌基因Stat3在人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被引量:20
- 2004年
- 目的研究新辅助化疗和酪氨酸激酶 (januskinases,JAKs)抑制剂AG4 90对人乳腺癌组织中信号传导子和激活子 3(signaltransducersandactivatorsoftranscription 3,STAT3)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Westernblot检测 5 1例人乳腺癌组织STAT3蛋白的表达。应用四唑盐 (methylthiazo letrazolium ,MTT)比色试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 ,流式细胞术 (flowcytometry)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结果乳腺癌组织中STAT3蛋白表达水平高于正常乳腺组织 (t=5 5 4 0 ,P <0 0 1) ;TNM分期Ⅲ、Ⅳ期的乳腺癌中Stat3蛋白表达水平高于Ⅰ、Ⅱ期乳腺癌 ,有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STAT3蛋白表达水平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病例 (t =2 16 0 ,P <0 0 5 ) ;新辅助化疗后乳腺癌组织中STAT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未化疗组 (t=3 4 0 1,P <0 0 5 )。雌孕激素受体双阴性的乳腺癌中STAT3蛋白表达水平高于雌孕激素受体双阳性的肿瘤 (t=2 0 7,P <0 0 5 ) ;酪氨酸激酶 (JAKs)抑制剂AG4 90可抑制SK BR 3细胞增殖 ,使细胞周期阻滞、凋亡增加 ,并可使JAK2、STAT3、p STAT3、Bcl xL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结论 新辅助化疗可抑制人乳腺癌中STAT3蛋白的表达 ;阻断JAKs/STAT3通路可抑制人乳腺癌细胞的增殖 ,促进其凋亡。
- 程琳王杉叶颖江张嘉庆乔新民杨德启崔志荣
- 关键词:癌基因STAT3乳腺癌新辅助化疗酪氨酸激酶
- 乳腺癌保乳手术治疗148例分析被引量:43
- 2004年
- 目的 研究乳腺癌保乳治疗方法的选择 ,探讨保乳手术适应证及疗效。 方法 回顾分析 1996年 1月~ 2 0 0 3年 10月我院接受保乳治疗的 14 8例乳腺癌临床资料。 0期 5例 ,Ⅰ期 85例 ,Ⅱ期 5 5例 ,Ⅲ期 3例。手术方式为象限切除或肿块局部广泛切除联合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常规行辅助放疗、化疗和内分泌治疗。 结果 手术标本石蜡病理检查各切缘均无癌浸润。经过 5 4个月中位随访期 (范围 2~ 84个月 ) ,局部复发率为 2 7% ( 4 /14 8) ,其中乳腺 3例 ,腋窝 1例 ;远处转移率3 4 % ( 5 /14 8) ,手术至远处转移间期 6~ 4 3个月 ,转移部位分别为肺、肝、脑膜和骨 ,其中 3例死亡。对保乳综合治疗结束后满1年的 10 8例患者进行乳房外形的评估 ,优 32 4 % ( 35 /10 8) ,良 4 9 1% ( 5 3/10 8) ,差 18 5 % ( 2 0 /10 8)。 结论 对早期乳腺癌及部分经新辅助化疗降期后的局部进展期乳腺癌进行保乳手术治疗效果满意。规范化的切除和术后放疗、全身综合治疗是保乳治疗成功的关键。
- 程琳乔新民杨德启佟富中周波曹迎明刘鹏刘宏军王殊刘淼张嘉庆
- 关键词:乳腺癌手术保乳治疗
- 乳腺癌诊治进展被引量:9
- 2007年
- 乳腺癌的治疗是科学和人文理念的有机结合。在治疗模式上综合治疗已经获得了专家们的认可。目前,乳腺癌的治疗呈现手术微创化、辅助治疗的重要性日益受到重视、分子靶向治疗方兴未艾的趋势。在循证医学的时代,我们应基于大规模临床研究的荟萃分析结果不断深化对乳腺癌诊治模式的认识,提高乳腺癌诊治水平。
- 张嘉庆程琳
- 关键词:乳腺癌
- 三阴性乳腺癌的新辅助化疗疗效及预后分析
- 目的研究三阴性乳腺癌及非三阴性乳腺癌对新辅助化疗的疗效反应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乳腺中心2002年6月-2007年12月接受紫杉类联合蒽环类新辅助化疗151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结果筛选出雌激素受体、孕激素...
- 王殊杨后圃张嘉庆杨德启佟富中曹迎明刘鹏周波刘红军程琳刘淼
- 关键词: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 文献传递
- 分子分型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辅助化疗选择中的价值研究
- 杨后圃周礼馨王殊曹迎明佟富中刘鹏周波程琳刘宏军刘淼郭嘉嘉谢菲彭媛王朝斌
- 转染Stat3βcDNA对人乳腺癌细胞的作用被引量:2
- 2005年
- 目的 研究转染Stat3βcDNA阻断人乳腺癌细胞系SK -BR -3细胞的Stat3信号传导通路对人乳腺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应用阳离子脂质体介导的瞬时转染技术将携带Stat3βcDNA的质粒转入人乳腺癌细胞系SK- BR -3细胞中,流式细胞分选术将转染阳性细胞分离后,用四唑盐(MTT)比色试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blot)检测STAT3通路蛋白表达,流式细胞术(flowcytometry)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结果 转染48h后13. 79%SK -BR -3细胞被导入携带Stat3βcDNA的质粒pIRES Stat3β;转染Stat3βcDNA后p STAT3表达水平下降,细胞增殖能力受到抑制,出现G0 /G1 期的阻滞、S期比例下降,以及细胞凋亡增加。结论 转染携带Stat3βcDNA的质粒pIRES- Stat3β可以阻断SK- BR- 3细胞中Stat3通路,抑制人乳腺癌细胞的增殖,促进其凋亡,可能为乳腺癌的基因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 程琳王杉叶颖江张嘉庆乔新民杨德启崔志荣
- 关键词:STAT3转染人乳腺癌细胞质粒
- 乳腺叶状肿瘤术后局部复发的预后因素分析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探讨乳腺叶状肿瘤术后局部复发的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乳腺中心接受手术切除并经术后病理学检查证实的276例乳腺叶状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临床病理学资料。入组患者均为女性,年龄(41.5±11.3)岁(范围:11~76岁),肿瘤最大径为35(28)mm[M(Q_(R))]。276例患者均接受开放手术,包括乳房全切除术17例,肿物切除术259例。随访截至2020年9月30日。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各类叶状肿瘤的累积无局部复发生存率,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组间比较,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局部复发的预后因素。结果术后病理学检查证实良性叶状肿瘤191例,交界性67例,恶性18例。249例患者获得>6个月的随访,局部复发率为14.1%(35/249),复发间期为(28.6±22.2)个月(范围:2~96个月),良性、交界性、恶性叶状肿瘤分别为(29.1±18.1)个月(范围:2~80个月)、(32.1±30.1)个月(范围:5~96个月)、(12.0±6.9)个月(范围:8~20个月)。肿瘤最大径(≥100 mm比<50 mm,HR=3.968,95%CI:1.550~10.158,P=0.004)、肉瘤类异质性分化(有比无,HR=26.933,95%CI:3.105~233.600,P=0.003)是局部复发的独立预后因素。恶性叶状肿瘤远处转移导致死亡1例,良性、交界性、恶性叶状肿瘤的3年无局部复发生存率分别为88.2%、81.7%、81.4%(P=0.300)。结论叶状肿瘤有一定的局部复发率,肿瘤最大径、肉瘤类异质性分化可能与叶状肿瘤的局部复发相关。
- 彭媛张原媛王世宸吴金波佟富中刘鹏曹迎明周波程琳刘淼刘宏军郭嘉嘉谢菲杨后圃王思源王朝斌王殊
- 关键词:乳腺肿瘤叶状瘤局部复发
- 局部进展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保乳手术31例报告被引量:15
- 2006年
- 目的探讨局部进展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降期后保乳手术治疗的可行性。方法2002年1月-2005年6月我院接受新辅助化疗后行保乳治疗的31例局部进展期乳腺癌。化疗方案:①TE:表阿霉素60mg/m^2,紫杉醇150mg/m^2,21d为1个周期;②CEF:表阿霉素60mg/m^2,环磷酰胺600mg/m^2,5-FU600mg/m^2,21d为1个周期,共3~4周期。在新辅助化疗完成后,临床体检、B超和钼靶乳房x线检查评估新辅助化疗疗效,符合保乳条件且病人有保留乳房的愿望可接受保乳治疗。手术方式为象限切除或肿块局部广泛切除联合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常规行辅助放疔、化疗和内分泌治疗。结果新辅助化疗总有效率(overaul response rate,ORR)90.3%(28/31);临床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CR)25.8%(8/31),其中病理完全缓解(pathologic complete response,pCR)4例(12.9%,4/31),临床部分缓解(partial response,PR)20例(64.5%,20/31),无进展病例。经过34个月中位随访期(4~46个月),局部复发率6.5%(2/31);3例术后发生远处转移,转移部位分别为肺、肝脏、脑膜和骨,远处转移率9.7%(3/31),其中1例死亡。对保乳综合治疗结束后满1年的25例进行乳腺外形的评估,外形优16.0%(4/25),良40.0%(10/25),差44.0%(11/25)。结论经新辅助化疗降期后的局部进展期乳腺癌进行保乳手术治疗效果满意,规范化的切除和术后放疗、全身综合治疗是保乳治疗成功的关键。
- 程琳乔新民杨德启佟富中周波曹迎明刘鹏王殊刘淼
- 关键词: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保乳手术局部进展期
- 一种深部打结训练器
- 一种深部打结训练器,包括平板和设置在所述平板上的多个不同直径及深度的中空圆筒,所述中空圆筒的底部内腔中设置有至少两根具有张力的橡皮管,相对的所述橡皮管作为打结目标。本实用新型设置中空圆筒来模拟深部结构,并且使橡皮管具有张...
- 周殿阁王杉陈红姜冠潮黄磊程琳
- 文献传递
- 乳腺癌保乳根治术后同时进行辅助放疗和化疗的副反应的临床观察被引量:8
- 2006年
- 目的探讨乳腺癌保乳根治术后同时进行辅助放疗和化疗的可行性。方法乳腺癌保乳根治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0例,研究组术后行1周期辅助化疗,在第2周期辅助化疗同时进行辅助放疗;对照组术后先行1周期辅助化疗,再行辅助放疗,然后进行剩余周期的辅助化疗。对比其2、3、4、5周期辅助化疗时的副反应,辅助治疗结束后随访6个月。结果研究组在第3周期的白细胞下降明显,在第4周期研究组的口腔黏膜炎也比较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的副反应如放疗区皮肤反应、胃肠反应、脱发、关节疼痛、神经毒性和肝功能异常等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6月两组对比血象、肝肾功能、心电图和胸部X线片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乳腺癌保乳根治术后同时进行辅助化疗和放疗患者可耐受,安全可行。
- 刘鹏杨德启乔新民曹迎明刘宏军王殊程琳
- 关键词:乳腺肿瘤化学疗法放射疗法副反应保乳根治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