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程冬婉

作品数:16 被引量:92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生物学

主题

  • 8篇肿瘤
  • 8篇细胞
  • 6篇血清
  • 6篇细胞抑制
  • 6篇巨噬细胞
  • 6篇巨噬细胞抑制...
  • 5篇患者血清
  • 4篇药敏
  • 4篇肿瘤标志
  • 4篇肿瘤标志物
  • 4篇标志物
  • 3篇单克隆
  • 3篇单克隆抗体
  • 3篇药物敏感性
  • 3篇原代培养
  • 3篇人乳
  • 3篇体外
  • 3篇体外药敏
  • 3篇敏感性
  • 3篇抗体

机构

  • 7篇中国医学科学...
  • 6篇北京协和医学...
  • 5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中国协和医科...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作者

  • 16篇程冬婉
  • 14篇李茉
  • 14篇李艳芬
  • 13篇田海梅
  • 13篇王小兵
  • 6篇付超
  • 6篇齐军
  • 6篇常青云
  • 6篇刘珊
  • 4篇梁智
  • 4篇刘毅
  • 3篇刘朝阳
  • 3篇刘朝阳
  • 3篇曹冬艳
  • 3篇张伟
  • 3篇张伟
  • 2篇邵长君
  • 2篇曹冬艳
  • 1篇王德昌
  • 1篇李磊

传媒

  • 7篇癌症进展
  • 2篇中国肿瘤生物...
  • 2篇临床肿瘤学杂...
  • 1篇中华检验医学...
  • 1篇癌症
  • 1篇中国生物工程...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 6篇2011
  • 7篇2006
  • 1篇2005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人源化巨噬细胞抑制因子1单克隆抗体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源化抗巨噬细胞抑制因子1单克隆抗体及其应用,所述抗体包含:重链可变区,该重链可变区的CDR1、CDR2和CDR3氨基酸序列分别为SEQ ID NO:1、2和3所示的氨基酸序列;和轻链可变区,该轻链可变区...
张伟王小兵李艳芬田海梅李茉程冬婉刘朝阳
文献传递
参芪金康胶囊抗肿瘤作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3
2006年
背景与目的:参芪金康胶囊是由黄芪、人参、姜黄等13味中药提取的有效成分组成的复方制剂,是院内制剂,在临床应用可改善患者全身情况,提高其生活质量。本研究目的是观察参芪金康胶囊对小鼠移植性肿瘤和人肿瘤细胞裸鼠移植瘤的体内抗肿瘤作用,以及体外对人肿瘤细胞株的抑瘤活性,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MTT法检测参芪金康胶囊体外对人肿瘤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观察其对小鼠和裸鼠体内移植肿瘤的抑制作用;应用流式细胞仪分析和电镜方法观察参芪金康胶囊诱导MCF-7和MA891细胞凋亡作用;使用端粒酶活性检测试剂盒检测参芪金康胶囊对人肺癌细胞A549端粒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参芪金康胶囊体外对A549、U251、MCF-7、Ketr-3、EJ和A2780等细胞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IC50值分别为30.954、31.746、37.220、40.366、41.398和45.083μg/ml。1.8g/kg、3.6g/kg生药对小鼠肿瘤MA891抑瘤率分别为50.84%和56.49%,对H22抑瘤率分别为48.91%和59.62%,对S180抑瘤率分别为40.88%和55.70%;对人前列腺癌细胞PC-3(M)裸鼠移植瘤抑瘤率分别为62.50%和70.76%,对MCF-7抑瘤率分别为47.83%和58.66%,对Ketr-3抑瘤率分别为30.06%和50.18%,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流式细胞仪分析,在参芪金康胶囊作用后MA891和MCF-7都出现凋亡峰;电镜观察,MA891和MCF-7细胞发生凋亡,表现为细胞固缩、核染色质边移,呈马蹄形或半月形。参芪金康胶囊体外(15~60μg/ml)作用48h,A549细胞端粒酶活性明显降低。结论:参芪金康胶囊在体内、外对动物和人肿瘤细胞均有明显抑制作用,其作用机理可能与诱导细胞凋亡和降低端粒酶活性有关。
刘朝阳王德昌付招娣刘红岩梁智程冬婉梁军林梁建明
关键词:移植性肿瘤人肺癌细胞A549凋亡端粒酶
HPV16Z-Hsp65-E6/E7无佐剂重组蛋白疫苗的研究被引量:8
2006年
目的:研究治疗性HPV16Z-Hsp65-E6/E7无佐剂重组蛋白疫苗的抗肿瘤活性。方法:通过淋巴细胞增殖实验和细胞毒性杀伤实验研究该疫苗激发的细胞免疫反应及反应强度;观察该疫苗对小鼠TC-1肿瘤细胞移植瘤的体内治疗作用和对小鼠生存期的影响。结果:重组蛋白疫苗免疫小鼠后,小鼠脾淋巴细胞与该疫苗体外混合培养增殖明显,并可特异性地在体外杀伤TC-1细胞;体内抑瘤试验显示该疫苗对HPV16病毒转化的TC-1细胞小鼠移植瘤的生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结论:该疫苗能激发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显著抑制HPV16转化的TC-1肿瘤细胞生长。
王小兵李茉刘朝阳田海梅曲平李艳芬刘毅曹冬艳粱智程冬婉邵长君张伟
关键词:人乳头瘤病毒16型治疗性疫苗宫颈癌
人大肠癌原代培养体外药敏试验的研究被引量:9
2005年
目的探讨用生物荧光肿瘤体外药敏检测技术(ATPTCA)研究大肠癌药敏的异质性和个体化疗的可行性。方法用ATPTCA技术检测50份大肠癌标本对16种抗癌药单药或联合用药的敏感性。结果不同标本的药物敏感性存在着明显差异,单药中最有效的药物依次为长春瑞滨、羟基喜树碱、氟尿嘧啶和紫杉醇,敏感率分别为34.1%、31.6%、27.6%和24.3%。最有效联合用药方案是氟尿嘧啶+丝裂霉素+阿糖胞苷,敏感率为100%(11/11份),其次是氟尿嘧啶+顺铂+阿霉素和健择+顺铂。结论大肠癌对抗癌药物的敏感程度普遍较低,且存在明显异质性。试验结果与临床治疗经验比较一致,ATPTCA可用于为大肠癌患者选择合适的化疗药物。
李艳芬田海梅周志祥曹冬艳吴健雄荣维淇刘毅李茉王海鹏王小兵刘朝阳梁智程冬婉张伟
关键词:大肠癌药物敏感性原代培养
食管癌患者血清中巨噬细胞抑制因子1水平检测的意义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研究巨噬细胞抑制因子-1(MIC-1)在食管癌患者血清中的浓度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141例食管癌和3例食管良性疾病患者及200例正常对照人群血清MIC-1浓度,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上述血清标本中CA19-9、CEA浓度。结果食管癌组MIC-1浓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和良性疾病组;根据ROC曲线,当550 pg/ml作为MIC-1诊断食管癌的临界值时,特异性和敏感性达到最佳,分别为76.7%和82.3%,诊断价值优于CA19-9和CEA;MIC-1浓度随着患者TNM分期的增加而增加,但转移患者(Ⅳ期)MIC-1浓度下降。结论本研究首次确认MIC-1可能成为食管癌新的血清标志物,在食管癌的诊断中,特别是在早期食管癌的诊断方面MIC-1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付超王小兵田海梅李艳芬李茉程冬婉常青云刘珊张伟齐军
关键词:巨噬细胞抑制因子-1肿瘤标志物食管癌
HPV16^+治疗性无佐剂蛋白疫苗——HPV16z-Hsp65-E6/E7的构建、表达及纯化工艺研究
2006年
目的:研制针对我国宫颈癌高危相关的HPV16型的治疗性无佐剂蛋白疫苗。方法:应用PCR技术自我国山西宫颈癌高发现场分离到的毒株——HPV16z中获得E6/E7转化基因片段,自卡介苗菌株中克隆获得Hsp65基因片段,对E6/E7基因片段定点突变修饰,构建pET28a-Hsp65-E6/E7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表达融合蛋白,并研究重组蛋白的纯化方案和工艺。结果:成功构建pET28a-Hsp65-E6/E7重组表达载体,E6/E7突变位点正确,融合蛋白在亲和层析柱上正确复性和初步纯化,经阴离子交换色谱纯化后蛋白纯度达到95%。结论:该研究为无佐剂治疗性重组蛋白疫苗Hsp65-E6/E7的进一步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王小兵李茉刘毅田海梅刘朝阳李艳芬曹冬艳梁智程冬婉邵长君张伟
关键词:人乳头瘤病毒16型治疗性疫苗
人源化巨噬细胞抑制因子1单克隆抗体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源化抗巨噬细胞抑制因子1单克隆抗体及其应用,所述抗体包含:重链可变区,该重链可变区的CDR1、CDR2和CDR3氨基酸序列分别为SEQ ID NO:1、2和3所示的氨基酸序列;和轻链可变区,该轻链可变区...
张伟王小兵李艳芬田海梅李茉程冬婉刘朝阳
成体干细胞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0
2006年
成体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其“可塑性”的特性在组织和器官损伤修复的临床应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和心肌梗死安全而有效,自体骨骼肌来源的干细胞心肌内注射治疗心肌梗死也有较好疗效;外伤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损伤采用间充质干细胞(MSC)移植治疗,术后症状均有改善;对于眼表面疾病患者来说,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是简单而有效的重建角膜表面和明显提高有效视力的治疗方法;来源于骨髓的成骨祖细胞,在体外生物陶瓷支架上生长扩增后移植于骨损伤部位能显著提高大段骨损伤的治疗效果。有证据显示皮肤和人吸脂术后的脂肪组织内有类似于MSC的多功能干细胞,具有临床应用的良好前景。
程冬婉张伟张叔人
关键词:成体干细胞干细胞治疗
巨噬细胞抑制因子-1单克隆抗体的研制及血清检测系统的建立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研制巨噬细胞抑制因子-1(MIC-1)单克隆抗体并建立MIC-1血清检测方法。方法应用自主研制的MIC-1抗原免疫BALB/C雌鼠,通过杂交瘤技术获得分泌抗MIC-1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通过ELISA方法构建MIC-1血清检测体系并对性能进行鉴定。结果成功获得了32株抗MIC-1单克隆抗体,选用其中2株高亲和力单克隆抗体建立了双夹心ELISA MIC-1血清快速检测方法。性能鉴定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方法线性关系良好(R2值大于0.999);试验内变异系数为5.15%,试验间变异系数为9.51%;平均回收率为98.9%;37℃保存3天和4℃保存6个月稳定性良好。结论所制备的MIC-1检测方法各项指标均达到SFDA相关要求,能够满足科学研究和临床检测的技术需要,并进入产业化程序。
王小兵李艳芬田海梅李茉付超程冬婉常青云刘珊齐军张伟
关键词:巨噬细胞抑制因子-1肿瘤标志物
胰腺癌患者血清中巨噬细胞抑制因子-1的大样本临床研究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抑制因子1(MIC-1)在胰腺癌诊断、早期诊断及治疗监测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自主研制的MIC-1检测试剂盒检测552例不同临床分期的胰腺癌患者、115例胰腺良性肿瘤患者、21例慢性胰腺炎及200例健康人血清样本中MIC-1水平,并对部分早期肿瘤患者的病程进行随访监测;应用罗氏Cobas 601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上述样品中的CEA和CA19-9水平并与MIC-1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胰腺癌患者组MIC-1血清水平显著高于良性肿瘤、慢性胰腺炎和正常对照组(1755.12±1112.23,863.56±508.24*,1264.35±751.09**,391.56±299.55*,*P<0.001,**P=0.040);MIC-1、CA19-9和CEA诊断胰腺癌的ROC曲线下面积依次为0.945、0.836和0.791,在特异性均为97%时,MIC-1、CA19-9和CEA诊断的敏感性分别为73.9%、61.9%和33.3%;MIC-1在早期胰腺癌患者(Ⅰ+Ⅱ期)中显示出良好的诊断敏感性(77.9%),远优于CA19-9和CEA(52.9%和27.9%);MIC-1与CA19-9联合检测,灵敏度可由原来CA19-9的61.9%提高至89.3%,显著优于MIC-1、CA19-9和CEA单独检测;早期胰腺癌患者MIC-1血清水平在手术治疗后显著下降(P<0.001),肿瘤进展时MIC-1水平又显著升高(P<0.001)。结论研究结果明确显示MIC-1是胰腺癌有价值的新血清肿瘤生物标志物,对于提高胰腺癌的诊断和早期诊断水平以及反映临床疗效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王小兵付超吴凡田海梅李艳芬李茉程冬婉常青云刘珊齐军张伟
关键词:巨噬细胞抑制因子-1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