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士勇
- 作品数:42 被引量:123H指数:6
- 供职机构:山东省千佛山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科技攻关计划山东省卫生厅科技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急性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的介入治疗体会
- 秦士勇王明海李桂杰张曙光
- 再论布-加综合征介入治疗的应用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进一步分析布-加综合征(BCS)介入治疗的选择及其疗效。方法对65例患者行球囊扩张或/和支架植入术。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最长随访时间已达10年。结果全部患者恢复顺利,术后1周下肢肿胀明显减轻,肝脾不同程度缩小,胸腹壁静脉曲张明显好转。随访证实患者术后远期疗效均良好。结论介入治疗是治疗BCS的首选,应用过程中应重视适应证选择、手术操作及并发症的预防。
- 王坤于振海李光新张曙光秦士勇王明海阮长乐
- 关键词:BUDD-CHIARI综合征
- 新基因nelin在下肢曲张静脉中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从基因的转录和翻译水平探讨nelin在下肢曲张静脉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分别利用RT-PCR技术以及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比较静脉曲张患者(实验组)以及正常人(对照组)之间大隐静脉血管组织中nelin基因及其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实验组的病变静脉组织中,nelin的表达低于对照组。RT-PCR显示,实验组与对照组目的条带亮度不同,对照组较实验组亮;免疫组织化学显示,对照组中nelin蛋白大量分布于正常静脉管壁血管平滑肌细胞的胞质,呈棕黄色,平均阳性细胞百分比为(80.67±10.20)%;而实验组中染色较弱,呈浅黄色,平均阳性细胞百分比为(18.39±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与正常人相比,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的病变静脉组织中nelin基因在转录和翻译水平均存在明显的表达下调,这可能与病变静脉组织的形态学改变有一定的关系。
- 于晓强秦士勇陈士辉张曙光
- 关键词:静脉曲张下肢
- 骨髓CD34+干细胞种植人工血管后血清中6-k-PGF1α和TXB2的变化与人工血管通畅率的关系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研究骨髓CD34+细胞种植于人工血管后血清6-k-PGF1α和TXB2的变化情况,及其与新生内膜增生、血栓形成的关系。方法选杂种犬12条,分为ePTFE血管实验组(4条),涤纶血管实验组(4条)膨体聚四氟乙烯(ePTFE)对照组(2条)和涤纶对照组(2条),实验犬采自体骨髓,提取CD34+细胞种植覆膜人工血管,对照犬采用单纯自体血预凝人工血管,经手术将血管植入同一条犬的下腔静脉和腹主动脉。在术前、术后3、7、14、30、60d经股静脉采血测定血小板,血清PGF1α、TXB2浓度和PGF1α/TXB2的比值,并在60d时获取全部人工血管标本,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观察新生内膜增生和血栓形成情况。结果实验组血小板及TXB2浓度先上升后下降并维持在一定水平,而对照组明显上升后维持在一个较高水平;实验组血清PGF1α及P/T先降低后升高,而对照组明显降低后维持在一个较低水平;对照组新生内膜较实验组明显增生,并有血栓形成。结论骨髓CD34+干细胞种植人工血管能有效抑制PGF1α和P/T比值的过度降低、限制TXB2和血小板的过度升高,进一步抑制内膜的过度增生和血栓形成。
- 王坤于振海李光新张曙光秦士勇王明海
- 关键词:人工血管前列环素血栓素B2
- 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膝下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评价腔内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PTA)治疗膝下动脉闭塞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病变位于膝下(below-the-knee,BTK)合并严重肢体缺血(critical limb Ischemia,CLI)的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行PTA治疗的临床效果;测量患者治疗前后的踝肱指数(ankle branchial index,ABI);分别对技术成功率、保肢率和一期通畅率进行统计学分析;并统计患者术后30天的穿刺部位、介入治疗部位和全身的相关并发症。结果共对24例(41条肢体)成功进行PTA治疗,术前ABI平均值为0.31±0.117,术后14天为0.67±0.08,术后12个月为0.49±0.03;技术成功率为93.2%,保肢率为90.2%;一期通畅率3个月为88.6%,6个月为72.6%,12个月为49.1%。本组患者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6.7%。结论 PTA治疗合并严重肢体缺血的膝下动脉硬化闭塞症是可行、安全、有效的。推荐PTA作为首选的治疗方法,但其长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 王潇秦士勇李桂杰张曙光
- 关键词:腔内血管成形术介入放射学膝下动脉硬化闭塞症
- 门脉高压症患者肝组织中NO含量/NOS活性与肝功能分级的相关性研究
- 目的:NO作为重要的信息分子和效应分子在生物体内发挥作用是在80年代后期才被发现和证实的.广泛深入的研究也是在90年代才蓬勃发展.NO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PHT)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在PHT形成过程的早、中、晚三期...
- 秦士勇
- 关键词: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肝功能
- 文献传递
- RhoA/SRF信号通路介导Nelin诱导人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 探讨Nelin基因对人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VSMC)表型转化的调控机制.方法 应用过表达慢病毒载体[Nelin-VSMC]及干扰慢病毒载体[LV-Nelin-SiRNA-VSMC]制备稳定转染的VSMC细胞模型,通过荧光定量PCR以及蛋白质印迹分析(Western blotanalysis,WB)等技术手段,观察Nelin蛋白过表达及表达抑制对人VSMC表型转化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结果 Nelin-VSMC组细胞呈收缩表型,细胞细长,成“谷-峰”样生长,Nelin mRNA、Nelin蛋白和平滑肌分化标志蛋白平滑肌α-肌动蛋白(SMoα-actin)表达显著增加,同时SMα-actin相关调控因子-血清反应因子(SRF)入核转位,RhoA总蛋白表达上调,经Rho激酶特异性抑制剂Y-27632作用后,SRF在细胞核中表达显著减少,同时SMα-actin表达下调;LV-Nelin-SiRNA-VSMC组细胞呈合成表型,细胞体积变大,细胞极性消失,生长状态无序,Nelin mRNA、Nelin蛋白和SMα-actin蛋白表达显著降低,同时伴有SRF出核转位及RhoA总蛋白表达下调.结论 在体外培养的人VSMC中,Nelin依次激活SMα-actin蛋白相关调控因子RhoA和SRF引起SMα-actin表达增加,促进VSMC向收缩表型转换.
- 裴长安秦士勇王明海张曙光
- 踝肱指数测定在下肢动脉缺血性病变中的临床意义及周围动脉疾病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7
- 2013年
- 目的探讨踝肱指数测定在评估下肢动脉缺血性病变治疗效果中的应用价值及周围动脉疾病(peripheralarterialdisease,PAD)相关危险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山东大学附属千佛山医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治疗的76例下肢动脉缺血性疾病患者治疗前后踝肱指数的变化,并对影响PAD病变进展致踝肱指数减低的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本组76例,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3组:保守治疗组40例,治疗前后踝肱指数均值分别为0.70±0.38(左)、0.79±0.38(右)及0.70±0.37(左)、0.79±0.38(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治疗组26例,其中应用腔内球囊扩张成形术(percutaneoustransluminalangioplasty,PTA)治疗9例,腔内球囊扩张成形、支架植入(percutaneoustransluminalangioplastyandstentplacement,PTAS)治疗17例,治疗前后踝肱指数均值分别为0.41±0.29、0.69±0.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手术治疗组10例,治疗前后踝肱指数均值分别为0.39±0.14、0.60±0.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吸烟、糖尿病、高血脂、脑血管病、饮酒对踝肱指数影响显著(P〈0.05)。结论踝肱指数测定是下肢动脉缺血性病变的诊断及疗效评价的重要观察指标,踝肱指数减低能客观反映PAD病变的进展及程度。吸烟、糖尿病、高血脂、脑血管病、饮酒是影响病变进展致踝肱指数减低的独立危险因素。
- 王明海李琳琳张曙光于振海李光新秦士勇王坤王宾
- 关键词:动脉硬化闭塞性踝肱指数
- 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肝组织NO含量、NOS活性与肝功能分级的关系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探讨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肝组织一氧化氮(NO)和一氧化氮合酶(NOS)与肝功能分级的关系。方法用硝酸还原酶化学比色法检测56例肝硬化门脉高压症(肝硬化组,按肝功能Child分级分为A、B、C三级)及19例非肝硬化(对照组)患者的肝组织NO含量和NOS活性,分析其与肝功能分级的相关性。结果肝硬化组的肝组织NO含量、NOS活性均高于对照组,且与肝功能分级均呈正相关(P<0.01)。结论检测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的肝组织NO含量、NOS活性可预测其肝脏损伤程度。
- 孟庆松孙涛张曙光秦士勇阮长乐
- 关键词: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肝硬化门静脉压
- 人大隐静脉平滑肌细胞体外培养及其生长特性分析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讨人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体外培养方法及其生长的特性。方法:采用组织块贴壁结合酶消化法培养人大隐静脉VSMC并传代,以形态学观察、免疫荧光染色法、考马斯亮蓝染色法鉴定细胞;以台盼蓝染色法、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绘制生长曲线、划痕法测定细胞成活率、增殖及迁移能力。结果:原代培养5~7d细胞从组织块爬出,传代细胞呈“峰-谷”样生长;胞质内α-平滑肌肌动蛋白免疫荧光染色阳性;考马斯亮蓝染色可见VSMC细胞骨架呈致密束状;传代细胞成活率为97%;生长曲线呈类“s”形;细胞生长3~6d内光密度值变化明显;无血清培养的VSMC在24h内划痕宽度变化显著。结论:体外培养的VSMC纯度高,结构、功能良好,为收缩表型,细胞生长第3~6天增殖活力较强,24h内迁移能力最强。
- 裴长安秦士勇陈士辉王玲张曙光
- 关键词:隐静脉血管细胞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