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维
- 作品数:3 被引量:13H指数:1
- 供职机构:无锡市第五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综合治疗的临床体会被引量:11
- 2007年
- 目的:探讨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综合治疗效果。方法:对120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以骨痛为主诉的患者进行综合治疗,观察症状和骨密度(BMD)改善情况。结果:116例治疗达到1a,其中104例纯药物综合治疗,12例因脊柱病理性骨折转骨科微创治疗,术后继续药物综合治疗。用药3个月后BMD与用药前比较无差异(P>0.05),用药6个月和12个月BMD与用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用药3个月患者的自觉症状(骨痛)改善明显(总疗效83%),而BMD改变的总疗效不满意(分别为64%、55%、70%)。6个月后BMD才出现较为满意的总疗效(约80%),12个月后达到十分满意的疗效(97%以上)。结论: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首选激素替代治疗。治疗骨质疏松症是一个系统而长期的过程,远期疗效较满意。
- 黄院英杨玉生洪侃石维
- 关键词:内分泌失调骨质疏松症骨密度
- 罗格列酮对糖耐量减低患者脂联素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了解糖耐量减低(IGT)患者脂联素水平及罗格列酮干预的效果。方法20名正常对照和28例确诊为IGT的个体进入研究。所有IGT患者均服用罗格列酮4 mg,每日1次,共用3个月。服药前及服用3个月、12个月后分别测定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脂联素,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与OGTT同步测定的胰岛素(Ins 0分、120分),并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统计分析正常对照与罗格列酮治疗前后脂联素的水平差异及与血脂、胰岛素抵抗、治疗前后IMT的相关性。结果IGT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8.70±4.93 mg/L)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13.46±3.26 mg/L)(P<0.05)。经罗格列酮治疗3个月后,患者血糖、胰岛素抵抗明显改善,血清脂联素水平从8.70±4.93 mg/L显著升高到13.50±8.30 mg/L(P<0.05)。体重指数、TG、胰岛素抵抗指数和IMT是影响脂联素水平的最为显著的因素。结论罗格列酮除了可改善IGT患者的血糖,减轻胰岛素抵抗外,还能升高脂联素,改善动脉硬化。
- 洪侃郁志明宫玲玲薛一峰袁庆芳石维
- 关键词:糖耐量减低脂联素罗格列酮
-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配合应用胰盘素泵对2型糖尿病治疗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探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配合应用胰岛素泵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临床意义。方法将60例2型糖尿病患者均分为两组,一组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另一组为采用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正常血糖时间占全天的比例两组比较3天内均有显著差异(P<0.05);高血糖时间占全天的比例两组比较在第1天无差异(P>0.05),第2天和第3天有差异(P<0.05);低血糖时间占全天的比例两组比较3天内均有差异(P<0.01),临界低血糖时间占全天的比例两组比较在第1天和第3天无差异(P>0.05),在第2天有差异(P<0.05)。结论CGMS和胰岛素泵在现代糖尿病的治疗中扮演着相辅相成的重要角色。
- 黄院英洪侃石维杨玉生
- 关键词:2型糖尿病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胰岛素泵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