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立泉

作品数:13 被引量:34H指数:4
供职机构:临沂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5篇中毒
  • 4篇脑病
  • 4篇急性
  • 4篇迟发
  • 4篇迟发性脑病
  • 3篇血性
  • 3篇一氧化碳
  • 3篇一氧化碳中毒
  • 3篇一氧化碳中毒...
  • 3篇溶栓
  • 3篇溶栓治疗
  • 3篇缺血
  • 3篇缺血性脑卒中
  • 3篇卒中
  • 3篇脑卒中
  • 3篇静脉溶栓
  • 3篇急性缺血
  • 3篇急性缺血性
  • 3篇急性缺血性脑...
  • 3篇急性缺血性脑...

机构

  • 11篇临沂市人民医...
  • 1篇山东大学

作者

  • 12篇王立泉
  • 11篇王自然
  • 9篇雷红艳
  • 9篇崔言森
  • 5篇郑梅
  • 3篇李相银
  • 3篇程中荣
  • 3篇黄廷芬
  • 3篇张亚红
  • 3篇杨代群
  • 3篇赵广健
  • 2篇徐彧
  • 2篇李玉欣
  • 2篇刘贞通
  • 2篇李刚
  • 2篇张士瑞
  • 1篇孙全余
  • 1篇黄延芬
  • 1篇雷红艳
  • 1篇郑梅

传媒

  • 2篇临床军医杂志
  • 1篇医学综述
  • 1篇临沂医学专科...
  • 1篇临床急诊杂志
  • 1篇神经疾病与精...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山东医学高等...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年份

  • 3篇2016
  • 1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4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多模磁共振磁敏感加权成像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溶栓治疗的评估作用
赵广健雷红艳王立泉程中荣杨代群王自然
关键词:磁敏感加权成像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微出血
两起批量爆炸冲击伤伤员的抢救体会
2005年
1999年5月1日和2001年10月21日,距本医院10 km和3 km处分别发生了两起公共汽车烈性炸药爆炸事件,第一起爆炸当场死亡9人,其中24人不同程度受伤;第二起当场死亡3人,其余36人受伤.两起爆炸当场死亡12人,伤60人,其中,16人观察室观察治疗,44人病情较重或较危重需住院进行系统治疗.作者认为总结本次事件抢救经验,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王自然黄延芬徐彧李相银李刚王立泉崔言森张亚红郑梅刘贞通李玉欣
关键词:抢救冲击伤
核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技术在一氧化碳中毒迟发型脑病中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研究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在不同脑白质区和不同灰质区核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技术(diffusion tensonimaging,DTI)平均扩散系数(average diffusion coefficent,ADC)值与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FA)值,与急性一氧化碳迟发性脑病(delayed encephalopathy after acute carbon monoxide poisoning,DEACMP)相关性。方法对一氧化碳中毒后30例并发DEACMP和35例未发生DEACMP患者行核磁共振DTI扩散特征参数ADC值与FA值,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根据DTI的扩散特征参数,能够监测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患者的脑白质和灰质区的微观结构病理损害程度,DEACMP患者脑白质所测平均ADC值与FA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灰质核团ADC值有所增高,特别是苍白球明显增高,FA明显降低(P<0.01)。结论一氧化碳中毒在不同脑白质区和不同灰质区核磁共振DTI扩散特征参数ADC值与FA值,对评价病情及预测DEACMP的发生具有临床价值。
王自然孙全余崔言森雷红艳郑梅王立泉
关键词:迟发性脑病
醒脑静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临床分析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了解醒脑静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DEACMP)的临床效果。方法:56例患者纳入该研究,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进行高压氧、改善微循环及脑保护剂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9.29%,对照组有效率为67.85%,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压氧等综合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醒脑静治疗DEACMP能明显改善预后。
雷红艳王自然王立泉郑梅
关键词:醒脑静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
激素冲击疗法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探讨和研究激素冲击疗法治疗一氧化碳迟发型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摘取我院近年来收治的74例一氧化碳迟发型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将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高压氧等传统综合措施进行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统计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结果两组患者的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但观察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59.46%(22)和94.59%(35);对照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32.43%(12)和75.68%(28),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死率统计,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病死率分别为2.70%(1)和8.11%(3),观察组同样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综合治疗措施的基础上加用激素冲击疗法治疗一氧化碳迟发型脑病比传统治疗措施有着更好的临床效果。
王自然雷红艳郑梅王立泉崔言森
关键词:一氧化碳中毒迟发型脑病激素冲击疗法
磁共振磁敏感加权成像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溶栓治疗中的评估作用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运用磁共振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检查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溶栓时间窗内溶栓治疗前后静脉低信号及微出血情况,观察患者静脉溶栓治疗的预后及安全性,以指导个性化溶栓治疗.方法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行多模磁共振检查,根据 SWI 检测结果分为静脉对称组和静脉不对称组,患者接受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后复查多模磁共振.观察对比两组间疗效、安全性及预后情况.结果共纳入60例患者,其中静脉对称组17例,静脉不对称组43例.两组治疗前、治疗后1 h 及24 h 的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分别为(11.9±3.8),(7.3±4.5),(7.1±5.2)分和(12.4±4.2),(8.2±4.3),(7.9±4.8)分,治疗后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90 d死亡率均为0.静脉对称组微出血灶数目、微出血级别及症状性脑出血发生率低于静脉不对称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90 d 神经功能改善率为分别为70.2%和58.1%,静脉对称组预后优于静脉不对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SWI 静脉低信号可以作为评价低灌注程度、溶栓预后效果及溶栓后出血的指标,指导个体化溶栓治疗.
赵广健王自然王立泉程中荣雷红艳杨代群崔言森张士瑞
关键词:卒中静脉溶栓微出血磁敏感加权成像
复方麝香注射液治疗脑外伤后头晕疗效观察
2006年
目的 探讨复方麝香注射液对脑外伤后头晕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122例脑外伤后头晕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62例给予复方麝香注射液,对照组给予胞磷胆碱,疗程均为7-14d。其他治疗两组相同。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7%(P〈0.05);住院天数与医疗费用,观察组也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复方麝香注射液治疗脑外伤后头晕不仅疗效确切、安全,而且能明显缩短住院天数和减少住院费用。
雷红艳崔言森王自然王立泉
关键词:脑外伤头晕麝香
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发精神障碍16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总结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发精神障碍的相关临床问题,以提高对该并发症的认识。方法对16例有机磷中毒并发精神障碍患者的精神障碍类型、中毒程度、心理社会因素、脑电图的关系等相关问题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并发的精神障碍有类躁狂、兴奋紧张等症候群;中、重度中毒的病人并发精神障碍的比例比较大,占93.75%;75%的病人中毒前受到过不良精神刺激;81.25%的病人表现有脑电图异常。经治疗16例全部治愈,且未见复发。结论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发精神障碍与有机磷中毒程度、不良精神刺激有关,这种病人脑电图异常率较高,一般预后都较良好。
王自然黄廷芬崔言森李相银王立泉雷红艳
关键词:有机磷中毒
中、重度有机磷中毒阿托品化后阿托品维持量指标初探被引量:3
2005年
王自然黄廷芬崔言森王立泉雷红艳
关键词:有机磷中毒阿托品化
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急性CO中毒后迟发性脑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急性CO中毒后迟发性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像学检查以及乳酸值等。结果急性CO中毒后迟发性脑病患者临床表现多样,首发症状为行为异常和小便失禁者占91.1%;CT示94.1%的患者基底节区出现大面积低密度坏死灶;头颅MIR影像显示全部患者有基底节区和(或)脑白质广泛地脱髓鞘病变;62.5%的患者血乳酸>5.0 mmol/L;年龄(>50岁)、昏迷史(>12 h)、伴发病等是影响迟发性脑病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急性CO中毒后迟发性脑病的发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王自然崔演森郑梅雷红艳王立泉张亚红
关键词: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