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晗生
- 作品数:67 被引量:663H指数:12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林业局重点科研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 黄土高原林农复合生态系统建造模式及效益的研究
- 1992年
- 当今林农复合生态系统的研究已受到许多国家的重视。本文提出发展能源林,解决黄土高原农村能源问题,可实行林农牧相结合的技术方针,即建立以沙棘、山桃、柠条、刺槐等能源林树种为主居于上层空间,在下层以带状或行间配置粮、油作物或牧草等,组成林农复合生态系统的建造模式,以提高能源林的生物产量、经济效益以及土地利用率。
- 周泽生李立王晗生
- 关键词:黄土高原林农复合生态系统
- 黄土高原主要能源林植物水分生理指标及抗旱力的研究被引量:2
- 1992年
- 本文对9种黄土高原能源林植物的水分生理指标及其抗旱能力进行了测定研究,并用主分量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对测试树种进行了分类及抗旱性排序,结果表明,耐旱能源植物具有水势低、束缚水自由水含量比值大,蒸腾强度低以及叶片持水力强等特征,其中沙棘、沙柳、山杏、柠条和沙打旺具有较强的抗旱能力,是适应性较强的能源林植物。
- 傅左周泽生王晗生李立
- 关键词:水分生理指标抗旱能力主分量分析
- 七种能源林植物的净光合速率及其水分利用率的研究被引量:2
- 1992年
- 本文研究了黄土高原地区7种能源林植物的光合速率,蒸腾强度和蒸腾系数以及环境因素对光合速率的影响。测定结果表明:在黄土高原半干旱黄土丘陵地区,环境因素对能源林树种的光合速率有很大影响。山杏、沙棘、刺槐具有蒸腾强度低、净光合力强的特点;小叶锦鸡儿和柠条属高光合速率、高蒸腾旱生植物类型。这6种植物的蒸腾系数较低,是适应性较强且具有高光合能力的优良能源林树种。
- 傅左周泽生王晗生李立
- 关键词:净光合速率蒸腾强度蒸腾系数水分利用率
- 关于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问题的讨论被引量:9
- 2003年
- 由景观生态学的观点理解生态环境建设,分析了 山川秀美 的涵义,进而讨论了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的目标、重点、原则、途径等.认为基本农田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关系到生态环境建设的良性发展,在建造林草植被的同时,加强基本农田建设是不容忽视的重要方面.退耕地不能一味地将其用于生产,要充分考虑生态用地的需要.多用途植物的开发利用,以及包括梯田地埂利用在内的植物种间的合理混合种植,可以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有机地结合起来,对于黄土高原植被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 王晗生刘文兆李凤民
- 关键词:山川秀美景观生态生态环境建设黄土高原
- 植被培育抗旱分析被引量:2
- 2007年
- 随着气候的演变,植被培育面临严峻的干旱缺水形势。为进一步增强抗旱的主动性和有效性,主要以作物栽培为背景,重点论述了有关抗旱的基础问题。通过分析干旱的特点、表现形式、区域差异、相对性、降水和灌溉水的利用状况、应对干旱的策略等,以明晰抗旱的依据。认为土壤水分亏缺是干旱的主要表征;土壤干旱的滞后性,也即和大气干旱的非同步性,是抗旱的一个重要依据。通过对抗旱途径的讨论,细分出避旱、御旱二个方面,并且认为御旱应当是正常的生产方式。抗旱具有高效、节约用水的特征,直接抗旱和间接抗旱都是必要的。最后,还补充阐述了水文干旱、降水资源化利用的意义。
- 王晗生
- 关键词:人工植被干旱抗旱
- 黄土塬区旱作果园的复合经营范式被引量:4
- 2018年
- 旱作果园中进行间作,尤其苹果产出前的间作,是黄土塬区果业发展中较为普遍的复合经营形式。为强调以果为主以及建立良好的控制性间作制度,通过典型塬区面上间作类型调查及实地对比测定主要作物种植影响下的苹果(Malus pumila)树高、地径、分枝性以及3 m深土壤剖面含水量,分析间作基础及有关间作适宜性,探讨规范化运作模式。结果表明,随果树生长发育,可划分3个不同间作时期(幼龄前期、幼龄后期和成龄期)。从幼龄后期开始对间作物选择趋于严格。浅根性低矮作物具有明显时空优势,西瓜(Citrullus vulgaris)、甘薯(Ipomoea batatas)间作果树生长优于小麦(Triticum aestivum)、玉米(Zea mays)间作。深根性高秆作物[小麦(Triticum aestivum)、玉米(Zea mays)、油菜(Brassica campestris)、谷(Setaria italica)]中,玉米抑制果树生长影响较低,小麦仅以留存树盘间作致使约65%的果树植株不发生分枝。不同间作物之间的耗水性有所差异,其中小麦耗水深度可达3m,玉米1 m,大豆0.4 m,白三叶草(Trifolium repens)1.6 m;小麦及5~9年生白三叶草年内土壤水分消耗得不到补充恢复。浅根性低矮作物地下竞争较弱,但白三叶草竞争不可忽视。生态位分离是间作关键,尤其是深根性高秆作物以及与果树根系重置的浅根性作物。小麦收获后不宜复种及连作,白三叶草衰败时有必要及早翻耕处理。间作需要重视养地作物,综合考虑生态位分离、轮作、适当产量或收益、果树衰败等方面因素。
- 王晗生
- 关键词:旱作农业
- 干旱胁迫下6种固沙灌木叶片水分状况研究被引量:8
- 2014年
- 为探讨干旱胁迫下6种固沙灌木的叶片水分状况,采用控水盆栽的方法处理6种固沙灌木(毛条、杨柴、花棒、醉鱼草、四翅滨藜、沙木蓼)的幼苗,以适宜土壤水分(土壤相对含水量75%)条件为对照,分析不同干旱胁迫(土壤相对含水量50%、35%)条件下6种固沙灌木叶片的相对含水量、水势及其抗旱性。结果表明,6种固沙灌木的清晨叶水势和叶片相对含水量均随土壤含水量的下降而降低,其均具有一定的抗旱性,能适应中度干旱,其中沙木蓼的抗旱性最强,其次为毛条、四翅滨藜,再次为杨柴、花棒,醉鱼草最弱。
- 王青宁衣学慧王晗生韩刚赵忠
- 关键词:固沙灌木干旱胁迫水势相对含水量抗旱性
- 子午岭林区北部近50年植被的变化发展被引量:163
- 2002年
- 子午岭林区的北部 ,地貌上具有黄土丘陵沟壑的特点。该区植被的演替序列为 :从弃耕地先锋群落开始 ,经草本、灌木群落时期到早期森林群落山杨 (Populus davidiana)林或白桦 (Betula platyphylla)林、侧柏 (Platycladus orientalis)林等 ,进而到后期森林群落辽东栎(Quercus liaotungensis)林或油松 (Pinus tabulaeformis)林。近 5 0年来 ,油松林和侧柏林已经或正完成向辽东栎林方向的发展。山杨林、白桦林和侧柏林为该区演替系列中的过渡时期 ,气候性的演替顶极为辽东栎林 ,油松林为亚顶极。同时该区还表现出整体向前发展的趋势 ,这明显体现在原来林区大部分为山杨林 ,而现在辽东栎林已取代山杨林成为主要林分。只有阳坡下部基岩露出的陡壁上的侧柏林仍无向前发展的征象 ,为该区的一种局部土壤性演替顶极。阴坡、半阴坡从草本群落到顶极的演替全过程需要约 1 5 0 a,阳坡、半阳坡从草本群落演替到顶极但不包含油松林阶段 (目前尚缺少这一阶段 )需要 1 5 0 a左右 ,梁顶部位的演替速度与阴坡、半阴坡大致相近。从植被的类型、分布和演替来看 。
- 邹厚远刘国彬王晗生
- 关键词:植被演替
- 提高人工植被培育中土壤抗旱性的综合措施被引量:6
- 2008年
- 干旱条件下培育人工植被,采取适当的抗旱措施是必不可少的,其中作为植物生长发育所需水分、营养的载体,土壤是显著的可调控对象,对其合理处置与抗旱有着密切的关系。以土蓄水、抑制蒸发、改良土壤、培肥地力等有利于对有限水分的利用。提高土壤抗旱性的综合措施包括土壤耕作、土壤培肥、土壤覆盖、防止水分深层渗漏等方面。在气候暖化的背景下,为增强土壤抗旱措施的效果,提高其技术水平,分析了与蓄水、保水、集水以及用水有关的土壤抗旱方式及其特点。在综合述评的基础上,还讨论了土壤抗旱措施的技术应用问题和需要研究的主要方面。
- 王晗生
- 关键词:作物栽培造林种草抗旱
- 人工水土保持林的若干性质被引量:6
- 2002年
- 为全面正确地评价人工水土保持林 ,在分析人工林经营存在问题的基础上 ,将水土保持林划分为公益性和用材兼顾林两类 ,并论述了其成林过程、途径及效应等方面的性质 ,以及与单一追求经济目标的林分在经营上的差异。表明人工水土保持林接近自然的属性是保证其质量的重要特征 ;使得林木在一个世代内保持其稳定性而不早衰 ,或者演替为地带性顶极森林植被而产生的稳定性 ,则奠定了其功能持续的基础 ;较短时期内形成良好的贴地面覆盖是其快速有效性或具有显著功能的前提。
- 王晗生王青宁
- 关键词:人工林水土保持水土保持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