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岭

作品数:11 被引量:69H指数:6
供职机构:中航工业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预研基金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基金中国航空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程航空宇航科学技术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化学工程
  • 5篇一般工业技术
  • 4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4篇复合材料
  • 4篇复合材
  • 3篇陶瓷
  • 2篇等离子
  • 2篇等离子喷涂
  • 2篇树脂
  • 2篇碳纤维
  • 2篇喷涂
  • 2篇离子喷涂
  • 2篇粉体
  • 2篇RTM
  • 2篇RTM成型
  • 1篇氮化
  • 1篇氮化硅
  • 1篇性能研究
  • 1篇亚胺
  • 1篇氧化锌
  • 1篇氧化锌晶须
  • 1篇翼盒
  • 1篇英文

机构

  • 9篇中航工业北京...
  • 1篇南昌航空大学
  • 1篇北京航空航天...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11篇王岭
  • 6篇仝建峰
  • 5篇陈大明
  • 4篇益小苏
  • 3篇李宝伟
  • 3篇黄浩
  • 2篇焦春荣
  • 2篇张虎
  • 1篇徐彩虹
  • 1篇曹腊梅
  • 1篇罗楚养
  • 1篇包建文
  • 1篇安学锋
  • 1篇熊峻江
  • 1篇张子龙
  • 1篇刘晓光
  • 1篇王云英
  • 1篇余欢
  • 1篇刘伟
  • 1篇杨金华

传媒

  • 3篇材料工程
  • 2篇人工晶体学报
  • 1篇化工新型材料
  • 1篇稀有金属材料...
  • 1篇航空制造技术
  • 1篇复合材料学报
  • 1篇失效分析与预...
  • 1篇中国材料进展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10
  • 5篇2009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上浆剂对国产碳纤维/聚酰亚胺复合材料界面性能的影响被引量:9
2010年
采用2种高温型上浆剂(溶液型和乳液型)对国产CCF300(表面已去浆)碳纤维进行上浆处理。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接触角测试等手段,研究上浆剂对碳纤维表面性能的影响。通过对层间剪切强度(ILSS)的测试,研究上浆剂对碳纤维增强聚酰亚胺复合材料界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上浆剂均能在碳纤维表面引入大量含氧官能团,增加碳纤维的表面能,并改善碳纤维与树脂间的浸润性;溶液型上浆剂使复合材料的ILSS提高了17%,乳液型上浆剂使复合材料的ILSS提高了12%,在高温下溶液型上浆剂表现出更好的耐热性能。
李伟东王岭王云英余欢
关键词:上浆剂碳纤维聚酰亚胺复合材料
半水基凝胶注模工艺制备变密度氮化硅陶瓷研究
2009年
本文以淀粉为模板剂,研究了半水基注模凝胶技术制备变密度氮化硅陶瓷材料的方法。结果表明:氮化硅陶瓷材料的密度随淀粉含量的增加,而逐渐降低;氮化硅陶瓷材料的介电常数随密度的降低而逐渐降低。利用此方法成功制备出密度1.38 g/cm3,介电常数2.6的低密度氮化硅陶瓷材料。
李宝伟陈大明仝建峰王岭黄浩刘晓光
关键词:介电常数
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石墨化过程的晶体结构分析(英文)被引量:3
2009年
使用国产聚丙烯腈基碳纤维进行石墨化实验,制备高模量的碳纤维。使用X光衍射和拉曼光谱的方法对晶体结构进行了表征,讨论了石墨化工艺参数,包括石墨化温度以及牵引张力大小对晶体结构的影响。实验发现:高温石墨化辅助牵伸石墨化是有效的方法提高石墨化度制备得到石墨化碳纤维。本文使用国产碳纤维在2700℃以及牵伸为1.5%时制备得到了杨氏模量为356GPa的高模量碳纤维。
王岭仝建峰李宝伟黄浩
关键词:石墨化聚丙烯腈基碳纤维拉曼光谱
RTM成型工艺对C_f/SiBCN陶瓷基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被引量:7
2015年
采用流变仪研究了聚硼硅氮烷作为RTM树脂的成型工艺性能,进而采用RTM工艺成型出复合材料坯体,再经过重复的浸渍-常压裂解工艺制备了Cf/SiBCN陶瓷基复合材料,详细研究了RTM成型缺陷对复合材料的厚度、密度以及力学性能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聚硼硅氮烷完全满足RTM成型工艺对流变性能的要求;RTM成型缺陷会进一步加剧复合材料的膨胀,使复合材料的厚度明显增大;同时会降低浸渍裂解前期复合材料的密度;最终复合材料的抗弯强度和模量均略有降低。
刘伟曹腊梅王岭徐彩虹益小苏
关键词:RTM陶瓷基复合材料
BSAS喷涂粉体制备工艺及其对涂层性能的影响被引量:6
2016年
采用不同工艺制备BSAS(BaO-SrO-Al_2O_3-SiO_2)喷涂粉体。研究喷涂粉体特性及其对等离子喷涂工艺制备的环境障涂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粉体造粒工艺制备的BSAS喷涂粉体颗粒不均匀,流动性差。制备的涂层粗糙,孔隙率高,结合强度为24.1MPa;造粒烧结工艺制备的BSAS喷涂粉体表面圆滑,流动性好,沉积效率高。制备的涂层结构均匀,少孔隙,无裂纹,结合强度达到29.8MPa,涂层中BSAS相保留率最高,达到53.2%;熔融破碎工艺制备的BSAS粉体呈致密不规则块状,虽然流动性好沉积效率高,制备的涂层光滑且孔隙极少,但微裂纹较多,结合强度仅为14.2MPa,粉体经喷涂后发生相结构重组,BSAS相保留率为20.5%,对涂层的高温性能不利。分析认为,造粒烧结工艺制备BSAS粉体具有工艺过程简化、粉体质量好、相稳定性高等优点,更适合于等离子喷涂的要求。
焦春荣焦健陈大明王岭
关键词:等离子喷涂
等离子喷涂BSAS环境障涂层性能研究被引量:6
2016年
采用等离子喷涂工艺在SiC陶瓷表面制备了BSAS环境障涂层,分析研究了环境障涂层的微观结构、结合强度、长期抗氧化性能、抗热震性能和抗高温水氧腐蚀性能。结果表明:BSAS环境障涂层的结合强度为29 MPa,内部结构均匀,无贯穿裂纹和连通气孔;涂层热震30次开始有微裂纹,热震50次后出现贯穿裂纹失效;涂层于空气中1 200℃/200 h氧化后增重0.24%,内部氧化不明显;在1 atm、1 200℃、50%H_2O-50%O_2、0.4 m/s高温水氧环境中腐蚀150 h后,涂层保护试样失重0.87 mg/cm2,涂层表面腐蚀厚度小于10μm,无涂层保护的试样失重3.4 mg/cm^2。
焦春荣王岭杨金华刘善华
关键词:等离子喷涂
一维氧化锌晶须的制备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以ZnCl2和NaOH为主要原料,在低温条件下,采用水热法制备了ZnO晶须,并对晶须生长的反应条件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等分析手段对ZnO晶须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同时还对氧化锌晶须的生长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当反应物配比为:CZn2+∶COH-=1∶7;陈化温度为80~90℃,陈化时间为5h时,能得到纯度高、直径均匀的一维ZnO晶须。
张虎王岭仝建峰益小苏
关键词:氧化锌晶须影响因素
SPS制备致密碳化硼陶瓷的结构及性能被引量:10
2009年
以富硼碳化硼粉体为原料,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SPS)制备致密碳化硼陶瓷体,研究了SPS工艺对碳化硼陶瓷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PS烧结工艺可以低温快速烧结得到致密度达到99.7%的碳化硼陶瓷体,烧结温度和烧结时间对碳化硼的致密度和晶粒尺寸都有影响。烧结过程中样品晶粒表面产生玻璃相,玻璃相的存在使碳化硼断裂机制由穿晶断裂过渡为沿晶断裂,有助于提高材料断裂强度和断裂韧性。SPS制备的致密碳化硅陶瓷材料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其中致密度达到99.6%,抗弯强度达到550.1MPa,硬度39.52GPa。
王岭陈大明张虎仝建峰
关键词:碳化硼SPS致密度
基于水溶性型芯的RTM成型的整体化复合材料翼盒研制被引量:8
2011年
采用全数字化设计技术完成了复合材料整体翼盒的结构设计及铺层设计,同时采用PAM-RTM软件对复合材料翼盒的树脂传递模塑(RTM)成型工艺过程进行了树脂流动模拟,确定了底边线注射的最佳注射方式和工艺参数,并在此基础之上完成了RTM成型模具的设计和制造。采用基于水溶性型芯的RTM整体成型技术,制备了整体化的复合材料翼盒,验证了翼盒的RTM整体成型设计与制造工艺技术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罗楚养熊峻江益小苏张子龙包建文安学锋王岭
关键词:复合材料翼盒
稀释气体对CVD-SiC纤维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09年
在自行设计制造的直流电阻加热CVD装置上制备SiC纤维,研究了CH3SiHCl2-CH3SiCl3-H2-Ar体系中在W芯表面化学气相沉积SiC涂层工艺,考察了稀释气体Ar气含量对化学气相沉积SiC涂层的显微结构的影响。并对涂层表面形貌及成分进行了SEM,XRD分析。结果表明:Ar气不但起到了输送气体源,排出废气、增大流量、使反应室中前后端的反应气体比例尽量保持一致的作用,还一个重要原因是可以很好的平衡空间的温度差。当稀释气体的含量达到25%时,纤维的性能最好。
黄浩陈大明仝建峰李宝伟王岭
关键词:化学气相沉积SIC纤维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