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明
- 作品数:21 被引量:25H指数:3
- 供职机构:绵阳师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 合唱曲《小河淌水》的创作特征
- 2015年
- 合唱曲《小河淌水》是1947年尹宜公先生自云南大理弥渡县的云南民歌改编而来,歌曲表达的情感真挚而纯洁,不仅在国内引起关注,在国际上也广受赞誉,被称为"东方小夜曲",同时成为了深具象征意义的中国旋律。本文分析了《小河淌水》的创作背景以及艺术特色和演绎风格。
- 王小明
- 关键词:合唱曲《小河淌水》
- 浅析莫扎特《小星星变奏曲》的弹奏
- 2010年
- 莫扎特——一位杰出的古典乐派的作曲家。他的钢琴作品几乎是所有学习钢琴的人都必须要弹奏的,能够带给人轻松与和谐的感觉。本文以作品k265为例,从作品产生年代、创作背景、风格;演奏作品的力度、速度、音色、装饰音等详细介绍了对该作品的演奏。
- 王小明
- 关键词:莫扎特变奏曲
- 创造合唱完美艺术形象的多种因素——论业余群众合唱的排练与指挥被引量:1
- 2010年
- 合唱以其简便易行,参与性强而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在物质生活日益富裕起来的今天,人们的精神生活也随即丰富起来,合唱也走进了广大人们的业余生活之中。人们自发的组成各种合唱团体,既享受了艺术、交流了感情,又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集体观念、合作意识、大局意识,对于整个社会的和谐也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然而合唱艺术又是文化含金量最高的艺术门类之一,合唱团整体水平的提高需要指挥付出极大的心血和精力,调动各种积极因素来创造完美的艺术形象,达到和谐统一的最高合唱要求。
- 王小明
- 关键词:合唱排练指挥艺术艺术形象
- 浅谈民族声乐中咬字与吐字对情感表达的意义被引量:4
- 2007年
- 我国的民族声乐艺术从广义上来讲,主要包括传统的戏曲演唱,说唱音乐演唱、民歌演唱等传统三大类以及当代"民族唱法"(即发展、更新、进步了的民间民歌演唱)。限于篇幅,本文仅就现代人所说的"民族唱法"中咬字与吐字对情感表达的意义进行一些探究。一、我国民族声乐概述歌唱是民族声乐艺术得以流传、继承和发展的重要传存方式。民歌演唱是一个复杂多元的心理过程,具有情感性。它是以人的歌唱作为音乐信息的载体来传递思想、表达情感的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无论是民歌唱词还是曲调,其风格,特征都应在演唱中被人感知。中国传统声乐历史悠久,含盖面广,
- 王小明
- 关键词:民族声乐演唱吐字民歌演唱歌唱语言民族语言
- 合唱多元化发展视野下的声音训练与运用被引量:3
- 2014年
- 进入21世纪,世界合唱也出现了多元化的发展,我国的合唱更是呈现出百花齐开的繁荣景象。然而由于各种原因,我国很多合唱团,特别是一些合唱指挥的思想认识却并没有因此而跟上时代的步伐,对合唱还停留在"单一"甚至"唯一"论的错误认识中。文章针对合唱多元化视野下的合唱声音训练及其表现进行探讨。
- 王小明
- 关键词:合唱唱法声音训练
- 四川山歌的多样性特征被引量:3
- 2010年
- 四川山歌是巴蜀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创造的精神财富,具有丰厚的艺术形态和文化积淀,是学习和研究巴蜀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巴蜀"是成渝两地的总称。古代四川境内,居住着两个部族,一是巴族。
- 王小明
- 关键词:传统音乐文化衬词演唱形式成渝
- 浅谈轻声在合唱训练中的作用
- 2007年
- 合唱作为一种声乐表现的最高形式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声部,每个声部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的人,各自按各自声部的曲调,同时演唱一首歌曲。它是一种集体歌唱艺术,要求歌唱集体音响的高度协调和统一。如何才能使歌声"轻、柔、美、高",从而获得高度协调和统一的音响效果呢?通过教学实践我觉得用轻声或哼唱的方法进行训练的效果最佳。
- 王小明
- 关键词:合唱训练轻声声部发声器官声音审美能力
- 李叔同合唱作品的艺术特色
- 2010年
- 李叔同是我国20世纪早期合唱音乐创作的先驱人物,其作品清新典雅、优美恬淡,意境深邃灵选、韵味含蓄隽永,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和高度的思想性、艺术性。李叔同合唱作品的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恬淡优美、精致纤巧的歌词,以西为主、中西结合的音乐创作手法,以及意境深远、雅俗交融的审美格调三个方面。
- 王小明
- 关键词:李叔同合唱作品艺术特色
- 论合唱艺术的审美特征被引量:3
- 2015年
- 在人类音乐发展史上,合唱以其独具魅力的艺术形式被人们所喜爱,是普及性最强、参与面最广的高雅艺术品种之一。本文通过对合唱的声音、音响、情感、演唱、类别等方面的特征分析,总结出合唱艺术的基本审美特征,引导人们真正感受合唱艺术的和谐与纯真。
- 王小明
- 关键词:合唱艺术审美认知审美特征
- 音乐教师校本培训与传统培训的异同被引量:1
- 2012年
- 校本培训作为我国教师培训的一种模式和手段已经被广泛的学校所采用。他已经成为教师继续教育最重要的一个途径,也越发的凸显一个学校办学的特色和优势。教师作为文化与文明的传播者。本身就有终身学习的要求。随着时代的不断向前发展。过去那种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规划制定的以讲授方式、解决一般性问题的短期培训为主的传统培训活动已经不能够完全适应现代办学理念以及办学特点的需要。现代的学校需要更为专业甚至更为专门的教师。需要适应学校自身办学特点和自身学校实际情况的教师。而这样的老师传统的培训模式是不能完成的。因为传统培训就学校而言不具有针对性,而大量的实践证明了校本培训这种培训方式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然而他们之间到底又有哪些内在联系,又存在怎样的区别呢?
- 王小明侯延爽
- 关键词:教师校本培训教师继续教育学校办学行政主管部门办学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