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婷婷

作品数:13 被引量:69H指数:5
供职机构:兰州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天文地球
  • 2篇经济管理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水利工程
  • 2篇文化科学
  • 2篇理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突变
  • 3篇流域
  • 3篇河流域
  • 3篇干旱
  • 3篇干旱区
  • 2篇突变分析
  • 2篇气温
  • 2篇周期
  • 2篇降水
  • 1篇蛋白
  • 1篇蛋白质
  • 1篇蛋白质分析
  • 1篇断奶
  • 1篇信号
  • 1篇信号传递
  • 1篇学习机
  • 1篇遗址
  • 1篇蒸发
  • 1篇蒸发量
  • 1篇神经网

机构

  • 10篇兰州交通大学
  • 5篇中国科学院
  • 5篇中国科学院西...
  • 4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南京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安徽省文物考...
  • 1篇长沙师范学院

作者

  • 12篇王婷婷
  • 3篇冯起
  • 3篇李宗省
  • 3篇郭小燕
  • 2篇钱晓东
  • 1篇胡耀武
  • 1篇夏阳
  • 1篇梁振
  • 1篇刘艳红
  • 1篇李建国
  • 1篇张丽华
  • 1篇肖强
  • 1篇余飞
  • 1篇王亚敏

传媒

  • 2篇高原气象
  • 2篇发展
  • 1篇人类学学报
  • 1篇计算机工程
  • 1篇中国沙漠
  • 1篇冰川冻土
  • 1篇兰州大学学报...
  • 1篇计算机工程与...
  • 1篇第十七届全国...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1960-2012年祁连山东段古浪河流域极端气候事件研究被引量:11
2018年
全球变暖引发极端气候事件频发、加剧,是干旱区研究关注的热点科学和社会问题。通过分析祁连山东段古浪河流域1960-2012年日气温、降水数据,研究表明:古浪河流域升温显著,作物生长期、夏日高温日数和热持续日数均在频次和幅度上显著增加,显示出对全球变暖的良好响应。降水存在准3年和准8年的高频波动特征,强降水对年降水影响日趋显著,普通日降水强度则反映出区域差异性,持续干燥日数显示本区呈现湿润化。上述认识可为古浪河流域水资源研究及生态服务提供科技支撑。
王婷婷王婷婷李宗省李建国
关键词:极端气候气温降水
1959—2014年古浪河流域降水变化特征及突变分析被引量:8
2019年
利用1959-2014年间古浪河流域的实测地面降水资料,采用多种技术方法相结合,开展了古浪河流域56年降水变化研究工作。结果表明,该流域年降水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其中上、下游年降水量的变化速率分别为0. 13 mm·(10a)-1和0. 03 mm·(10a)-1,年降水量的增加主要源自于月最小降水量增加的贡献;上游及下游地区春季和夏季降水相似,均表现为缓慢增加趋势,而上游地区秋季和冬季降水增加幅度明显高于下游的古浪盆地。年降水量存在5年、11年和27年左右的震荡期,以11年尺度为主周期,流域内降水周期变化季节差异显著。上游和下游降水季节周期变化趋势相似,但与上游相比,下游不同季节主周期能量较大,且呈现出显著的周期变化。对降水的突变分析表明,上游地区在1975年附近发生突变,而下游突变点发生在2005年左右,进一步证实了高海拔地区比低海拔地区对降水的反应更加敏感。
王婷婷冯起郭小燕冯起
关键词:干旱区降水周期突变分析
客户关系管理课程实验教学改革探析被引量:3
2014年
为适应企业对客户关系管理(CRM)人才的迫切需求,国内许多高校设立了客户关系管理科目。本文主要对高校CRM课程的教学现状做了简要描述,着重强调了CRM课程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并对CRM实验教学提出了几点改革措施。
王婷婷刘艳红
关键词:客户关系管理实验教学
军民融合视角下县域国土空间规划响应研究--以酒泉市金塔县为例
王婷婷
基于毛细管电泳的集成化蛋白质分析平台的构建
本文构建了一个集成化的多维毛细管电泳平台。蛋白质样品经第一维固定化pH梯度整体柱等电聚焦(M-IPG CIEF)分离后,通过恒流泵驱动,将样品区带送入无死体积的三通,并进行缓冲溶液的pH值调节。随后,通过微酶反应器进行在...
王婷婷梁振张丽华张玉奎
关键词:蛋白质分析
文献传递
基于信号传递的神经网络文本降维算法
2011年
为有效降低文本处理的时间与空间代价,根据"只有部分脑细胞发出的信号能到达大脑皮层"和"突触信号强度随着与神经细胞主体距离的加大而减弱"的理论,提出基于信号传递理论的神经网络降维算法。通过神经网络结构与训练算法的改变,在文本处理环境中神经元间LTM向量中有大量逼近0的分量,即存在很多不必要的神经元连接,以此作为文本降维的基础。实验结果证明,降维后的文本数据库以较低的时间代价具备与降维前相当甚至更高的分类准确率。
钱晓东肖强王婷婷
关键词:神经网络文本降维信号传递
1959—2014年古浪河流域气温时空变化特征分析被引量:9
2016年
利用1959-2014年间的实测地面逐月气温资料,通过相关分析,小波分析和Mann-Kendall突变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古浪河流域气温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56年来该流域气温呈明显的上升趋势,流域上游的乌鞘岭地区年平均气温以0.42℃·(10a)-1的幅度升高,流域下游的古浪盆地升温幅度为0.48℃·(10a)-1,该区月平均最高和最低、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气温均显著增加,流域下游气温的增幅总体高于上游。年平均气温的增加主要归因于夏季、秋季和冬季气温的升高。年平均气温存在11年尺度的主周期,在整个研究时段古浪河流域经历了6次由低温周期到高温周期的往复变化过程。无论年平均气温还是各季节平均气温,上游地区的气温突变发生时间普遍早于下游地区,进一步表明高海拔地区较低海拔地区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更为敏感。
王婷婷冯起郭小燕王亚敏李宗省
关键词:干旱区气温周期突变分析
古浪河上游1956-2013年径流变化特征研究被引量:3
2019年
基于水文观测资料,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对古浪河上游1956-2013年径流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古浪河上游春、夏、秋、冬及干、湿季径流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夏季径流下降的幅度最大,秋、冬季次之,春季最小;从径流的年代际变化来看,呈先增后减的趋势,20世纪50年代径流整体较大,20世纪80年代达到最高值,21世纪前13 a整体偏小;小波分析表明,未来几年除春季和夏季径流将有所增加外,秋、冬季以及全年的径流都将呈减小的趋势.
王婷婷冯起李宗省冯起李建国
关键词:径流变化小波分析突变
中国古代儿童断奶模式与喂养方式初探——以安徽薄阳城遗址人骨的C、N稳定同位素分析为例被引量:7
2018年
了解古代儿童的断奶模式和喂养方式,可望为揭示古代儿童的营养状况、生长发育以及其死亡原因提供有价值的重要信息。近些年来,通过对古代儿童骨骼的C、N稳定同位素分析,重建古代儿童的断奶模式和喂养方式,成为国际生物考古界的研究前沿,但在我国尚无任何相关报道。为此,本文以安徽滁州薄阳城遗址人骨(包含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和成年人)样品为研究材料,通过对同一个体肋骨和肢骨的C、N稳定同位素分析和比较,重点探讨了我国西周时期儿童的断奶模式及喂养方式。研究结果显示:儿童在2岁已有辅食的摄入,大多数儿童在3-4岁已经完成断奶;断奶后的儿童,其食物中包含更多的植物作为辅食。本研究,印证了我国历史文献中有关儿童喂养模式的最早记载(唐代孙思邈的医书《千金方》),也为系统探索我国古代儿童的断奶模式和喂养方式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夏阳张敬雷余飞余飞王婷婷王婷婷Benjamin TFULLER
关键词:儿童
基于极限学习机的干旱区潜在蒸发量模拟被引量:5
2017年
准确地模拟干旱区潜在蒸发量,对区域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极限学习机(ELM)模型为基础,以古浪河流域的乌鞘岭、古浪两个典型气象观测站点为对象,将气象因子的不同组合作为输入参数,构建了适合当地的潜在蒸发量模型。利用构建的模型对乌鞘岭、古浪气象观测站点的月潜在蒸发量进行了模拟,将模拟结果与支持向量机(SVM)模型模拟结果进行了对比,发现ELM模型在干旱区月潜在蒸发量模拟中有更好的适用性,可为干旱地区潜在蒸发量的估算提供新方法和思路,是资料有限条件下潜在蒸发估算的有效方法。
王婷婷王婷婷温小虎郭小燕
关键词:干旱区极限学习机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