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建群
- 作品数:33 被引量:123H指数:6
- 供职机构:荆州市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1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的治疗分析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导管相关性血栓处理的策略,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1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在出现导管相关性血栓,抗凝治疗期间出现咳血后,药师经广泛查阅文献,并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向临床建议保留PICC,监护凝血功能和出血情况下,继续应用低分子肝素钠注射液4.25 kU,ih,qh,持续治疗3个月以上。结果医师采纳药师建议,药师随访患者情况至2018年12月28日出院,住院期间左侧锁骨下肿痛明显缓解,用药期间未发生严重出血事件。结论临床药师可以在恶性肿瘤患者导管相关性血栓的治疗过程中发挥专业优势,平衡抗凝治疗和出血风险,提供合理化用药建议,保障患者安全。
- 张标李华荣熊建群邹小娟赵娟谢红杨远荣
- 临床药师参与一例免疫健全者马尔尼菲青霉菌病抗真菌药物治疗的病例分析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探索临床药师在马尔尼菲青霉菌病抗真菌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1名床药师参与1例马尔尼菲青霉菌病患者抗真菌治疗,与临床医师协商,提出药学建议,制定治疗方案并进行药学监护。结果患者病情好转出院。结论临床药师应发挥主观能动性,在临床个体化治疗及合理用药中体现其作用。
- 熊建群陈文颖高晓波张标
- 关键词:临床药师马尔尼菲青霉菌病
- 别嘌醇致严重不良反应1例并文献分析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研究别嘌醇致不良反应的规律,指导临床安全使用。方法回顾性分析别嘌醇致不良反应的病例及文献。结果别嘌醇导致的不良反应前4位分别为药疹,发热、肝、肾功能损害;重症药疹的发生率、死亡率高;中老年男性、合并多种基础疾病、肝肾功能受损人群使用时应注意;与有些药物,如氢氧化铝、阿糖腺苷等不宜合用;重症药疹的发生可能与人白细胞抗原(HLA)基因相关。结论别嘌醇在临床使用时应注意中老年男性、合并用药,严格按照说明书用法用量。
- 熊建群杨远荣丁卓伶王文琼高晓波
- 关键词:别嘌醇药品不良反应
- 莫西沙星与中药注射剂配伍禁忌的文献分析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综合分析莫西沙星与中药注射剂的配伍禁忌。方法:检索万方中文全文期刊数据库中有关莫西沙星注射剂与中药注射剂配伍的文献,确定莫西沙星注射剂与中药注射剂存在配伍禁忌概况。结果:莫西沙星注射剂与多种中药注射剂之间存在配伍禁忌,主要是清热解毒类和活血化瘀类。结论:临床使用莫西沙星注射剂时避免与这些药物配伍或序贯给药。
- 丁卓玲熊建群高晓波王文琼朱路王贵林
- 关键词:莫西沙星配伍禁忌中药注射剂
- 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中西医治疗现状被引量:1
- 2019年
- 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是头颈部肿瘤患者接受放射治疗的常见不良反应,中医与西医在相关方面进行了大量临床实践,均取得一定成果。本文综述了当前中医和西医对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认识及治疗方法,以期为临床提供一定参考。今后应进一步深入研究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病理生理特点,探索更加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方法,以减轻患者痛苦。
- 张标李华荣熊建群邹小娟杨远荣
- 关键词:放射性口腔黏膜炎西医中医药
- 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致严重迟发型过敏反应1例被引量:4
- 2014年
- 1例72岁男性患者因右下肺感染入院,静脉滴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后出现严重迟发型过敏反应。通过对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致不良反应的原因进行探讨,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 徐立新熊建群朱志宏
- 关键词:迟发型过敏反应
- 葛龙舒络颗粒的制备工艺研究
- 2011年
- 目的:研究葛龙舒络颗粒的制备工艺。方法:以干膏得率和葛根素含量作为评价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优选葛龙舒络颗粒的提取工艺;以颗粒吸湿性、流动性和成型性为指标,对干法制粒的工艺进行研究。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加12倍水,回流提取2次(2、1.5 h);干压法制备得到的颗粒吸湿性、流动性和成型性好。结论:优选得到的葛龙舒络颗粒工艺稳定可行,可应用于工业化生产。
- 王文琼熊建群高晓波
- 关键词:正交设计
- 临床医生对双硫仑样反应相关知识的知晓与需求调查
- 2015年
- 目的了解医院临床医生对双硫仑样反应的知晓情况及相关知识的需求情况,促进临床安全用药。方法以医院临床医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调查问卷形式进行调查,将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发放15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31份。内科医生有73人知晓双硫仑样反应相关知识,外科医生有52人;双硫仑样反应的发生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标准、治疗原则等情况知晓率分别为59.54%(78/131),69.47%(91/131),17.56%(23/131),30.53%(40/131);有40名(30.53%)临床医生曾接诊过双硫仑样反应患者。愿意接受相关知识培训的临床医生有122人,希望通过全院集中培训方式和分发图文并茂的宣传册的形式接受培训的需求最高。结论临床医生对双硫仑样反应的知晓率高,但对诊断、治疗等情况了解不足,有接受培训的需求,可采取全院集中授课的方式或制作图文并茂的宣传册的形式。
- 熊建群孙亮周金龚涵何珍高晓波
- 关键词:临床医生双硫仑样反应
- 我院中成药说明书关于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用药信息的调查被引量:13
- 2015年
- 目的探讨中成药说明书中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用药信息标注的情况,为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查阅我院药房中成药说明书,对说明书中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用药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21种药品中处方药有252种,非处方药69种。处方药妊娠期妇女标注有效信息占45%,哺乳期妇女标注有效信息占6%;非处方药妊娠期妇女标注有效信息占55%,哺乳期妇女标注有效信息占7.2%。结论中成药说明书中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信息标注不够完善,需要进一步提高。
- 熊建群何珍高晓波
- 关键词:中成药用药信息
- 71例药物诱发/加重重症肌无力的文献分析
- 2019年
- 目的:探讨药物诱发/加重重症肌无力(MG)的临床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2000年1月~2017年12月PubMed、中国知网(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和万方数据库(Wanfang)等国内外数据库,获得药物诱发/加重MG的个案病例文献,对诱发/加重MG的药物种类、名称、用药疗程,患者的基础疾病、出现症状的时间、处理措施、转归情况等进行分析。结果:诱发/加重MG所涉及的29个药品品种中免疫检查点抑制药(ICB)调脂药和抗菌药物占比例较高,临床表现以眼肌型和轻中度全身型MG为主,大部分病例停用可疑药物,予乙酰胆碱酯酶抑制药、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药等治疗后症状缓解,14.08%患者出现MG相关性死亡。结论:能够诱发/加重MG的药物品种广泛,医务人员需给予重视,对既往有MG病史的患者,需慎重选择此类药物。
- 赵娟熊建群邹小娟陈岩杨远荣
- 关键词:重症肌无力药物药品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