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缨
- 作品数:40 被引量:86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矿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立项研究课题中国矿业大学青年科技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建筑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从视觉形象的角度透视名校品牌建设
- 2010年
- 品牌学校是在长期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是一个需要积累与探索的过程。形象可以说是社会公众了解学校的重要载体,是品牌建设的物化成果。在教育竞争步入市场化时代的今天,学校形象对学校的办学影响不可低估。视觉形象识别系统则是将学校抽象的办学指导思想和精神转化成为具体的视觉符号,文章拟从视觉形象系统出发,对构建名校品牌提出对策。
- 洪缨罗萍嘉
- 关键词:视觉形象名校品牌
- 信息时代的视觉符号传播——解读纪录片《Helvetica》被引量:2
- 2008年
- 以英文字体Helvetica为媒介,用不同的评判标准折射时代演变对以文字为基本元素的视觉符号产生的深刻影响以及视觉符号所折射出的时代演变的特征。
- 洪缨
- 关键词:信息时代字体
- 浅析汉字字体的审美表情及其分类优选被引量:2
- 2009年
- 字体表情自汉字诞生之初业已存在,其发展变化的助推力来源于人类从不间断的文明进程。印刷术的推广加快了字体审美表情的演变速度。当下汉字字体的结构韵律及审美表情千姿百态,与汉民族性格存在一定的映射效应。汉字字体借鉴诸多西方字体的结构特征,形态日渐丰富多样。为期达到最佳审美及实用功效,应根据字体的审美表情差异对汉字字体进行分类优选。
- 尚斌洪缨
- 关键词:汉字字体
- 现代书籍设计中的质感传达被引量:1
- 2015年
- 文章以材料质感为切入点,研究书籍设计中的质感传达。从质感的产生与感官传递方面论述,结合案例与通感理论分析应用。总结质感的传达设计对构建书籍审美阅读空间、创新书籍形态、正确引导传达书籍信息的重要作用及意义。
- 苗利丽洪缨杨宇彤
- 关键词:质感感官通感传达
- 西方柱式体系与中国柱式体系之比对被引量:1
- 2004年
- 当人类走出山洞,开始营造定居场所,建筑半地穴房屋时,东西方差距并不是很大,在中国,半地穴房屋主要是指房屋一半在地下,柱作为支撑结构立于房屋中间,树枝、茅草等搭起屋顶,但是,这样的建造不仅费工费时,而且受到天气变化的影响很大,例如易灌进雨水,上下进出也不方便,因而又改为在地面建造更为坚固的房屋,原先立在房屋中间的柱子被移至屋顶四周并加多加密,
- 洪缨
- 关键词:建筑结构建筑材料装饰性
- 论中世纪早期西欧的艺术教育
- 2013年
- 中世纪基督教从单纯的宗教信仰异变为强大的封建和社会势力,在基督教氛围浓厚的环境中,基督教教义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教育的目的被定义成为宗教服务。为了普及并加深对基督教教义的理解和扩大教会的影响,推动宗教教义的梳理研究工作,教会与教育被紧密地连接在一起。借助音乐与美术等手段,在宗教信仰的支配下进行艺术教育,培养音乐和工艺美术人才,而艺术教育同样也借助基督教的力量获得了不寻常的发展,并为今天的艺术教育奠定了基础。
- 洪缨罗萍嘉
- 关键词:中世纪早期艺术教育宗教世俗
- 从奥运开幕式看张艺谋的“中国味道”被引量:2
- 2008年
- 在张艺谋执导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中,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及其被外化的艺术形式得到了很好的结合和运用,体现了浓厚的"中国味道"。
- 倪丹洪缨
- 关键词: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中国传统文化
- POP广告中的品牌视觉形象传播被引量:3
- 2008年
- 从品牌视觉形象识别和视觉整合传播模式的角度,分析POP广告对企业视觉整合传播起到的作用及其对品牌视觉形象传播的意义。
- 倪丹洪缨
- 关键词:POP广告
- 茶叶包装的可复用性设计探索被引量:10
- 2019年
- 目的研究茶叶包装的可复用性设计,探寻废弃茶叶包装成功再利用的促成因素及其应用价值。方法从我国茶文化内涵中解析出绿色环保的理念,融合可持续发展生态观的核心理论要求,开展茶叶包装的可复用性设计研究。以现有茶叶包装形式约束可复用性设计探索的先决条件,从环保性、实用性、易用性和适度性4个方面详细论述设计师应当遵循的设计原则,并结合具体的使用情境进行设计策略的探究。结论茶叶包装的可复用性设计是保护环境和减少资源浪费的一种创新设计,同时也是一种绿色包装设计,它充分提升了茶叶包装的实用价值,创造出良好的使用体验并引导消费者建立正确的生态消费观,使深刻质朴的茶文化在可持续发展观的引领下得以更加深远的传播,对生态资源的保护存在着不容小觑的现实意义。
- 洪缨熊思奕
- 关键词:茶叶包装可复用性可持续发展
- 印刷出版物文字信息传递的可读性与易读性研究被引量:2
- 2011年
- 文字借助印刷出版物这一重要媒介记录、保存和传播信息,信息以文字形态被承印,认知个体通过视觉系统接收并推测文字内容的表达意图,从而获取信息,而认知个体对信息的接受能力和程度取决于信息的可读性与易读性。文字形态、围合文字的空间以及认知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共同影响了信息的可读性与易读性,从而决定了信息接收的量与质。
- 洪缨李朱
- 关键词:印刷出版物文字信息传递易读性可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