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振军
- 作品数:16 被引量:39H指数:4
- 供职机构:昆明理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重点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金属学及工艺化学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 一种金属与陶瓷连接体及其连接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与陶瓷连接体及其连接方法,属于金属与陶瓷连接领域,所述金属与陶瓷连接体为三明治层状结构,陶瓷被包覆在金属内部,所述连接方法首先将陶瓷进行高温氧化,对表面氧化的陶瓷片进行合金真空浇铸,最后对浇筑后的层状...
- 洪振军贺良杨炙坤于杰王静周晓龙
- 文献传递
- 反应合成Cu/FeS复合材料摩擦磨损分子动力学模拟被引量:7
- 2008年
- 通过分析摩擦磨损试验后Cu//FeS复合材料的透射电子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照片,分别建立Cu//Cu接触表面和Cu//FeS接触表面两种模型.分子动力学模拟表明,铜铜摩擦副间主要发生黏着磨损;Cu//FeS摩擦过程中,FeS形成结实且紧密的层状结构,并且沿密排面(0001)方向滑移,且滑动只发生在中间层内部.试验结果证实Cu//FeS复合材料耐磨性能优于纯铜摩擦材料,FeS自润滑材料在铜基复合材料中起到了良好的减磨作用.
- 洪振军陈敬超冯晶胡付立
- 关键词:复合材料分子动力学原位合成自润滑
- 一种片状陶瓷/铝合金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片状陶瓷/铝合金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陶瓷‑金属连接技术领域,所述复合材料包括片状陶瓷及铝合金层,片状陶瓷包覆于铝合金层内部;片状陶瓷及铝合金层之间还包括Ti‑Al合金过渡层;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在片状...
- 于杰王静洪振军杨炙坤贺良周晓龙
- 文献传递
- 反应合成法制备二碳化钡电介质块体材料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碳化物介电材料。它以石墨粉、氧化钡粉或碳酸钡粉或氢氧化钡粉或草酸钡粉末为原料,通过压制成型,在真空条件下高温反应合成二碳化钡(BaC<Sub>2</Sub>)绝缘块体材料,生成的块体二碳化钡具有高致密...
- 冯晶于杰陈敬超肖冰周荣王景洪振军
- 文献传递
- 反应合成法制备二碳化钡电介质块体材料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碳化物介电材料。它以石墨粉、氧化钡粉或碳酸钡粉或氢氧化钡粉或草酸钡粉末为原料,通过压制成型,在真空条件下高温反应合成二碳化钡(BaC<Sub>2</Sub>)绝缘块体材料,生成的块体二碳化钡具有高致密...
- 冯晶于杰陈敬超肖冰周荣王景洪振军
- 文献传递
- Cu/FeS复合材料摩擦磨损性能与组织演变研究
- 铜基固体自润滑材料是减摩耐磨材料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因其在特殊条件下具有优良的摩擦学特性而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对节约能耗,延长机械使用寿命及提高工作可靠性都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反应合成法制备FeS质量分数为15%...
- 洪振军
- 关键词:铜基复合材料分子动力学电场强度
- 文献传递
- Cu-FeS复合材料导热性能的计算研究被引量:4
- 2010年
- 为了研究质量分数为15%FeS的Cu-FeS自润滑材料内部结构与导热性能的关联,采用分子动力学的方法,在考虑界面热阻的情况下构建原子模型,对增强相和复合材料导热性能进行模拟研究。结果表明:FeS在600 K、900 K时会发生有利于热传导的结构变化,系统界面热阻随着FeS尺寸的增大而减小,颗粒大于100 nm时,界面热阻趋于一定值。通过计算所得导热率与实验数值较接近,误差的引起是由于计算没有考虑温度升高对界面结合的破坏、界面的不完整性、基体内部缺陷、弥散相的大小等因素。验证了Hasselman-Johnson方法对于预测该复合材料的合理性。
- 于杰陈敬超洪振军周晓龙
- 关键词:复合材料分子动力学受电弓滑板
- 一种片状陶瓷/铝合金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片状陶瓷/铝合金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陶瓷‑金属连接技术领域,所述复合材料包括片状陶瓷及铝合金层,片状陶瓷包覆于铝合金层内部;片状陶瓷及铝合金层之间还包括Ti‑Al合金过渡层;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在片状...
- 于杰王静洪振军杨炙坤贺良周晓龙
- 减少施工占道的临时通道应用研究
- 2015年
- 针对施工占道与施工道路不能间断等问题,以某道路改造项目中道路施工占道对交通影响问题的解决为实例,提出应用一种施工临时通道的办法。通过对保证工程结构连续安全施工、保证安全行车、以及保证周围居民与行人安全通行等多个方面展开研究分析,证明了临时通道设计的可行性,成功降低了施工对占道影响。
- 洪振军高原
- 关键词:预应力桥梁
- 钢铁淬火过程模拟的研究进展被引量:7
- 2008年
- 从采用的软件(如ANSYS、MSC Marc等)和考虑的因素方面介绍了钢铁淬火过程模拟的研究情况,提出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针对性强,通用性差;只验证淬火过程,指导淬火工艺制定,但没有上升到理论高度。因此,分子动力学模拟这一研究手段是钢铁淬火过程基础理论研究(工件、介质两方面)重点发展的趋势之一。
- 武淑珍陈敬超冯晶杜晔平洪振军
- 关键词:计算机模拟有限元分子动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