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洛希图

作品数:4 被引量:108H指数:4
供职机构: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西省青年科技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玉米
  • 4篇免耕
  • 4篇旱地
  • 4篇旱地玉米
  • 3篇土壤
  • 3篇免耕覆盖
  • 1篇养分
  • 1篇养分研究
  • 1篇玉米免耕
  • 1篇生长发育
  • 1篇水分
  • 1篇水分研究
  • 1篇土壤水
  • 1篇土壤水分
  • 1篇土壤水分研究
  • 1篇土壤温度
  • 1篇土壤养分
  • 1篇土壤养分研究
  • 1篇温度
  • 1篇根系

机构

  • 4篇山西省农业科...

作者

  • 4篇洛希图
  • 3篇籍增顺
  • 1篇张志琴
  • 1篇张乃生
  • 1篇樊兰瑛
  • 1篇阎玄梅
  • 1篇张树梅
  • 1篇刘虎林

传媒

  • 3篇山西农业科学
  • 1篇华北农学报

年份

  • 1篇1998
  • 3篇199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免耕覆盖对旱地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被引量:41
1994年
玉米拔节以前其生长点一直处在地表以下,免耕覆盖后玉米生长早期5cm土壤温度比常规耕作低4℃左右,抑制了前期玉米的生长速度和叶分化速度,使各生育时期相应推迟;免耕覆盖玉米生长发育可分为两个阶段,即土壤温度决定期和土壤水分决定期;春季多雨、夏旱年份,免耕覆盖玉米最大生长速度明显大于常规耕作;在春夏连旱年份,免耕覆盖玉米旺盛生长期比常规耕作显著延长;随覆盖量增加,玉米最大生长速度增大;免耕覆盖造成的前期土壤温度回升慢,形成玉米弱苗,这样一个低温一弱苗组合有利于增强作物一土壤系统的抗旱性。与常规耕作相比,免耕覆盖后玉米根系拔节以前长度短、于重低,拔节后逐渐超过对照,但根系分布以浅层为主。中后期充足的土壤水分配合浅层庞大的根系,使免耕覆盖玉米根系伤流明显多于常规耕作;免耕覆盖土壤水分充足,使玉米中后期绿叶片多,植株体内含水量高,穗粒数提高17.7%,千粒重高10.1%。
籍增顺刘虎林洛希图武金芳张象俊
关键词:旱地免耕玉米根系
旱地玉米免耕系统土壤养分研究被引量:16
1998年
1994~1995年对旱地玉米不同耕作系统土壤磷、钾进行了研究,并对6年的玉米产量作了简要分析,结果表明,在6年的试验地上,免耕覆盖后,0~20cm土层速效磷比常规耕作玉米种植区平均低63.88%,加大磷肥用量是免耕覆盖持续高产的关键措施之一。土壤速效钾玉米种植区免耕覆盖0~20cm土层比常规耕作平均高25.64%,20~50cm土层基本无差异。速效钾的增加既是高产的基出,也是提高作物抗旱性的重要因素。休闲地的变化趋势与玉米田基本一致。随着免耕年限的增加,增产幅度减小,周期以3~4年为宜。
籍增顺张树梅薛宗让阎玄梅樊兰瑛张志琴洛希图武金芳张象俊
关键词:免耕土壤养分旱地玉米
旱地玉米免耕覆盖土壤温度效应被引量:42
1994年
旱地玉米采用免耕覆盖技术后,全生育期0~20cm土壤温度降低3.15~2.34℃;玉米孕穗期延长4~6天;覆盖秸秆造成的“低温效应”对提高作物抗旱能力和形成高产结构是有利的。
张乃生薛宗让洛希图张象俊武金芳
关键词:旱地玉米免耕土壤温度
旱地玉米免耕覆盖土壤水分研究被引量:22
1994年
免耕整秸秆半覆盖具有明显的保水效果。在一年一作春播玉米区,免耕覆盖抑制了土壤水分蒸发,延长了上层水分向深层分布的时间,玉米秋收后至结冻期间100~200cm土壤水分比不覆盖提高1~1.6个百分点;但结冻期间,土壤水分蒸发基本停止,0~100cm土层水分差异不大;免耕覆盖明显抑制了春季返浆期的土壤蒸发,0~20cm土层比常规耕作土壤水分含量高1~1.7个百分点;玉米生育期间,土壤水分变化规律是,封垄前覆盖与不覆盖间土壤水分差异较大,封垄后差异变小;一般情况下,随深度增加,保水效果减小。免耕本身不具保水作用;在覆盖条件下,耕翻与否对保水作用不大,不论是耕翻还是免耕都必须结合秸秆覆盖;随秸秆覆盖量的增加,土壤第一蒸发阶段持续时间增长,土壤蓄保水量增加;秸秆覆盖一方面具有保水效果,另一方面,降水通过秸秆时又要消耗一定量的水分;免耕覆盖改变了地表状况,有利于雨水的入渗,使得更多的水分下移到剖面深层,为植物利用水分提供了机会;持续干旱情况下,秸秆覆盖土壤水分蒸发量与裸露土壤几乎一样多。
籍增顺王盛霞洛希图张象俊武金芳
关键词:免耕土壤水分玉米旱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