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沈松勤

作品数:59 被引量:234H指数:8
供职机构: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研究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历史地理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52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8篇文学
  • 12篇历史地理
  • 4篇文化科学
  • 2篇哲学宗教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政治法律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9篇文学
  • 8篇文化
  • 8篇词坛
  • 7篇词学
  • 6篇宋词
  • 6篇明清
  • 6篇明清之际
  • 6篇词史
  • 4篇性格
  • 4篇中兴
  • 4篇北宋
  • 4篇词史意义
  • 3篇代文
  • 3篇党争
  • 3篇叶适
  • 3篇宋初
  • 3篇宋初百年
  • 3篇朋党
  • 3篇朋党之争
  • 3篇文化性

机构

  • 38篇杭州师范大学
  • 18篇浙江大学
  • 3篇杭州大学

作者

  • 58篇沈松勤
  • 2篇楼培
  • 1篇龙小松
  • 1篇史伟
  • 1篇张雷宇
  • 1篇丁晓
  • 1篇姚红

传媒

  • 12篇文学遗产
  • 7篇浙江大学学报...
  • 5篇文学评论
  • 4篇北京大学学报...
  • 4篇中华文史论丛
  • 3篇文艺研究
  • 2篇中国社会科学
  • 2篇浙江社会科学
  • 2篇南开学报(哲...
  • 2篇杭州师范大学...
  • 1篇文献
  • 1篇社会科学战线
  • 1篇北方论丛
  • 1篇历史研究
  • 1篇复旦学报(社...
  • 1篇中文自学指导
  • 1篇中国文化研究
  • 1篇中国出版
  • 1篇东吴学术

年份

  • 1篇2023
  • 4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4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5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09
  • 3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3
  • 2篇2002
5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从梅里走向浙西——浙西词派的形成与词坛转型被引量:4
2016年
以王翃、朱彝尊为代表的两代梅里词人始以彼此影响却"人各一家"的群体面世,在词学取径与创作风格上转益多师,众体兼备,与之宗尚不一的柳州诸子、云间诸子等连镳竞逐,共同引领词坛中兴。至康熙十七年《词综》成书,标志以朱彝尊为首的第二代梅里词人已融汇浙西群彦,从先前的多元格局走向单一化之路,专尚宋季以姜夔为宗主的"浙词",倡导"醇雅",形成浙西词派;同年复出的《乐府补题》,为浙西词派倡导"醇雅"主张,也为其他词人抒发合乎时代发展的心绪提供最理想的范本,朱彝尊携之入京,展开规模不小的拟和,是浙西词派倡导"醇雅"的一次重大实践活动。因其顺应时代精神与词体演变的需求,故得到众多非浙西词人的响应,最终导致词坛转型。
沈松勤
关键词:浙西词派
金代后期政治生态与文学风格的演变被引量:6
2009年
金代南渡之后,文学风格大变,由明昌、承安时期的浮艳嬗变为贞祐之后的奇古、风雅。这与金代后期士人对章宗后期政治的反思以及蒙古入侵、金国衰落、权臣干政和宣宗、哀宗两朝渴望中兴等金代后期政治生态有关。由于学养和人生际遇的不同,文学革新的阵营分离出重学养、主师古、倡导中和之美与重天赋、主师心、追求奇古险怪风格两个截然不同的文学群体。
沈松勤龙小松
关键词:政治生态风雅文学主张审美取向
北宋台谏制度与党争被引量:19
1998年
北宋台谏制度与党争沈松勤《宋史》卷三九○传论有“宋之立国,元气在台谏”之说。作为一种监察制度,北宋台谏在巩固君主集权的过程中,确曾起过积极作用;台谏对北宋学术文化的繁荣所起的促进作用,近来也为人们开始认识①。但这仅是一方面。由于台谏有与生俱来的封建专...
沈松勤
关键词:御史中丞新旧党争谏官
论宋体四六的功能与价值被引量:4
2009年
在变革骈俪形态的四六中,欧阳修等人"以文为骈",运以散体之法,以说理达意为宗旨,在"古体"与"唐体"以外创立"宋体"。宋体四六虽有失"四字六字律令"固有的和谐美,却别具一种格调,在宋代士人多层面的文化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呈现出纪事存史、抒情言志等多种功能与价值。其功能与价值虽根植于应用,却具有不可忽视的文体学与文学史意义。
沈松勤
关键词:古文运动
“幽人”:解读苏轼的一个易学视角被引量:3
2020年
在贬谪黄州时期,苏轼以"幽人"身份演《易》,著成《苏氏易传》,至谪居海南时修订完稿。其中对"幽人贞吉"作了别具一格的演绎,赋予崭新的内涵,并提出实现"幽人贞吉"的策略和途径。这与整部《苏氏易传》一样,不乏思想意义和理论价值,其思想理论却更多地被苏轼用于"洗心""忘忧",成了他作为"隐约而不愠"的"幽人"情怀及其生命的实践形态。这是解读苏轼,尤其是黄州、惠州与儋州三地苏轼的文化性格和文学创作不可或缺的一个易学视角。
沈松勤
关键词:文化性格
论“绍兴和议”期间的文学生态
2007年
高宗和秦桧为了“绍兴和议”,在以严刑和峻罚摧残正论、禁锢政敌的同时,又发动了旷日持久的歌功颂德的文化运动。作为决定“绍兴和议”期间文学生态的环境因子,这一高压政治既使创作主体锐气顿失,灵光耗散,卓识幽闭,呈观出集体怔忡症与失语症,又诱发了其极易被政治异化的文化“基因”,产生了适应性的变异,使之奔竞于适应高压政治的以歌功颂德为内涵的话语系统中,创作了汗牛充栋的谄诗谀文,文坛呈观出一派“弥望皆黄茅白苇”之势,成了宋代文学史程中的一个转折点。
沈松勤
关键词:绍兴和议歌功颂德文学生态
北宋党争与“荆公体”被引量:5
1999年
沈松勤
关键词:北宋党争公体新旧党争宋神宗变法
明清之际词的中兴及其词史意义被引量:5
2011年
自明天启至清康熙前期的半个多世纪里,数量众多的词人跨越明清两代,在同一风会所趋下相继而起,前后呼应,传承有序。他们一方面怀抱末世之心和故国之思,创作了一系列既不同于以往明词、又有异于康熙后期词风的感事性空前凸显、力度美空前张扬的"变徵之音";另一方面在词学主张和创作风格上,改变了造成明词衰落的唯《花间》、《草堂》是从的单一化取向,开创了多元化格局,谱写了词的中兴历史。从文学史意义观之,这段历史既不属于明代也不属于清代,它标示了中国词史上一个相对完整的发展阶段,具体佐证了文学发展与朝代更替并不同步的事实,也告示了中国文学史以朝代史为框架的叙写模式的缺陷。
沈松勤
关键词:明清之际词史意义
士人貶謫與文學創作——宋神宗至高宗五朝文壇新取向被引量:3
2013年
自宋神宗至高宗五朝百年間,數以千計的士人遭到貶謫。既作爲政治上的貶謫者又作爲文學創作主體的宋代士人,在貶謫囚居中,備受處窮憂生之悲的侵襲;面對這一侵襲,他們竭力踐行內聖之學,修煉心性,排遣悲哀情累,安之若命,經歷了"悲哀—超越—盼歸"的心路歷程。該心路歷程主導貶謫羣體在文學創作上由"外"入"內",全面轉向了內在性情的吟詠,將處窮憂生之悲化爲坦易自如的閑暇之吟,形成了用來展現自我强化的"內聖"精神與品格的文學意境。這由神宗時期的蘇軾開其端,哲宗紹聖至高宗紹興年間的衆多貶謫者暢其盛,呈現出具有鮮明時代特徵的新取向。
沈松勤
关键词:创作心态
唐宋词体的文化功能与运行系统被引量:16
2001年
唐宋词的原生状态与繁衍发展、功能与价值,不基于其文学性或时代心理的载体上,而是基于非文学的、形而下的社会文化活动。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唐宋词主要是宴乐风俗的一种载体,一种文学的和社交的“语言”,具有鲜明的世俗文化的品格,表现为十分明显的实用功能,具有融社交功能、娱乐功能和抒情功能于一体的功能结构。该功能结构的生成,依赖于以歌妓为中介、歌唱主体与创作主体相互驱动的运行系统,词体及其“别是一家”的体性特征也在这个系统中不断成熟、不断发展。但这个系统严重地限制了词的艺术肌体向多元化发展的空间,使词很难担负起传导时代脉搏、载负时代精神的职能。所以,苏轼尤其是南渡以后的词人,为了适应时代的需要,拓宽词的境界,提高词的文化品格,给词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沈松勤
关键词:唐宋词词体歌妓抒情功能原生状态宴乐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