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沈定涛

作品数:56 被引量:121H指数:6
供职机构:长江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水利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23篇专利
  • 4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6篇天文地球
  • 15篇自动化与计算...
  • 5篇水利工程
  • 2篇建筑科学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主题

  • 8篇地理信息
  • 8篇地理信息系统
  • 8篇信息系统
  • 6篇水管
  • 6篇供水
  • 6篇供水管
  • 6篇供水管网
  • 6篇管网
  • 5篇制图
  • 5篇水文
  • 5篇缓冲区
  • 5篇洪水
  • 4篇游程
  • 4篇游程编码
  • 4篇扫描线
  • 4篇海量
  • 4篇河道洪水
  • 4篇分辨率
  • 4篇感器
  • 4篇传感

机构

  • 39篇长江科学院
  • 20篇南京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江苏省基础地...
  • 1篇长江流域水资...

作者

  • 56篇沈定涛
  • 27篇张煜
  • 27篇叶松
  • 21篇陈文龙
  • 17篇王结臣
  • 12篇曹波
  • 12篇魏思奇
  • 10篇陈蓓青
  • 8篇黄俊
  • 8篇谭德宝
  • 7篇夏煜
  • 5篇李利番
  • 4篇芦云峰
  • 4篇宋丽
  • 4篇张治中
  • 4篇陈焱明
  • 3篇崔璨
  • 2篇蒲英霞
  • 2篇杨胜梅
  • 2篇李丽

传媒

  • 7篇人民长江
  • 6篇长江科学院院...
  • 3篇武汉大学学报...
  • 2篇测绘学报
  • 2篇计算机工程与...
  • 2篇中国水利
  • 2篇地理与地理信...
  • 1篇科技通报
  • 1篇测绘通报
  • 1篇中国水利学会...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2
  • 7篇2021
  • 6篇2020
  • 1篇2019
  • 4篇2018
  • 2篇2017
  • 5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4
  • 5篇2012
  • 2篇2011
  • 6篇2010
  • 7篇2009
  • 1篇2008
5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面向海量数字高程模型数据的洪水淹没区快速生成算法被引量:21
2014年
常见种子点填充算法在实现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数据下的洪水淹没区生成时,具有难以处理大数据量、过多的递归计算易导致算法效率较低等缺点。针对此问题,本文提出一种面向海量DEM数据的洪水淹没区生成算法分块压缩追踪法,该算法采用条带分块和实时栅格压缩存储技术,以解决海量地形数据下的淹没分析计算问题。最后,通过将本算法与常见种子点填充算法和分块种子点填充算法进行了对比测试,试验结果表明本算法不仅较好地解决了海量DEM数据下的洪水淹没区生成问题,与常规种子点填充算法和分块种子点填充算法相比亦具有较高的计算效率。
沈定涛王结臣王结臣张煜黄俊
关键词:种子填充数字高程模型
基于联合信息熵的供水管网漏损识别传感器优化布置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联合信息熵的供水管网漏损识别传感器优化布置方法,其基于联合信息熵对供水管网传感器进行优化布置,得到确定性条件下的传感器最优布局;考虑到传感器发生突然中断的情况,对确定性条件下的传感器布局方案进行改进,得...
胡祖康陈文龙沈定涛苏正猛陈蓓青谭德宝顾世祥张煜叶松夏煜陈喆王珺珂
基于红黑树与K-D树的LiDAR数据组织管理被引量:6
2016年
LiDAR点云是由海量的激光离散脚点组成的三维点集,在平面以及垂直方向上均分布有数量不均的离散点。LiDAR点云离散点相互之间缺乏空间拓扑关系,所以建立适当的数据组织结构对LiDAR点云进行组织是对LiDAR点云进行处理的基础。根据LiDAR点云的数据结构特点,利用红黑树与K-D树建立一种"非空"规则立方体格网和K-D树相结合的双层次数据结构,用于LiDAR点云的组织管理,从而降低结构冗余和提高索引效率。
吴波涛张煜陈文龙沈定涛魏思奇
关键词:LIDAR红黑树K-D树数据结构数据组织
分布式水文模型与网络GIS技术集成的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分布式水文模型是目前流域模型方面的研究热点。为此,将分布式水文模型与网络GIS技术相集成,探讨了分布式水文模型在网络GIS框架下的数据存储、物理实现和消息通信方式,设计了完整的分布式水文模型与网络GIS框架集成方案,并根据集成方案实现了CREST模型的网络计算服务实例。实例结果表明,分布式水文模型与网络GIS技术集成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能够拓展分布式水文模型的应用范围。
陈文龙张煜曹波沈定涛叶松
关键词:分布式水文模型CREST
机载LiDAR数据提取堤防工程特征信息圆环探测法被引量:9
2021年
获取堤防中心线、堤顶堤坡和断面等特征信息对于堤防破损检测和安全评估具有重要意义。LiDAR技术为堤防检测工作提供了便利,LiDAR生成的DTM是一种连续化的地表数据,用于堤防特征信息提取具有工作量小、数据精度高的极大优势。本文提出了一种使用机载LiDAR生成的DTM数据开展堤防特征信息提取方法,采用圆环探测实现堤防中心线生成,与常规方法相比可以很好地规避堤防因侵蚀、垮塌等原因造成中心线数据变形、截断等缺陷;在此基础上,基于堤防坡度分类标准,给出了堤防堤顶、堤坡形态数据生产的流程和方法;通过圆环交线数据生成等距离堤防断面线,并自动提取堤防剖面。最后,对洞庭湖区共双茶垸蓄滞洪区120 km的堤防开展实证研究,表明本文方法可以很好地用于堤防工程特征信息的精确提取,有着很好的应用潜力。
沈定涛钱天陆夏煜陈蓓青张煜王结臣
关键词:机载LIDAR堤防工程特征信息DTM
一种基于三维GIS的水库巡检实时监测方法
一种基于三维GIS的水库巡检实时监测方法,包括:移动端平台与监控中心进行通信,传递地理位置坐标和现场环境信息;监控中心构建水库巡检时空数据库,记录巡检任务信息;利用三维GIS和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构建水库区域三维数字场景模...
陈文龙杨云丽张煜叶松沈定涛曹波卢云峰魏思奇方喻弘黄晓贞
文献传递
缓冲区生成的边界追踪算法优化技术被引量:3
2009年
利用缓冲区边界曲线上各点距缓冲目标距离相等的性质,建立一种基于矢量追踪思想的缓冲区生成方法,提出并探讨了以下优化技术:进行缓冲目标弧段重采样;扩展弧段数据结构以提高点、弧距离计算的效率;闭合边界追踪过程中采用折半逼近的追踪策略并进行动态数据压缩;对缓冲目标集合进行自适应分组和运用分治算法等。结果表明,该算法在内存占用、计算精度等方面具有优势,其计算效率亦可满足一般的GIS应用需求;此外,该算法中边界追踪的思想可以推广应用于空间分析算法设计中。
王结臣李利番李丽沈定涛
基于栅格距离法的缓冲区生成与实现被引量:5
2009年
栅格距离法是建立GIS缓冲区的代表性方法之一,在实现的简易程度、与栅格型数据交互、进行动态缓冲区分析等方面具有优势。本文以线目标缓冲为例,阐述了该方法的基本原理,分别针对等距离缓冲区生成、不等距离缓冲区生成提出具体的实现方案;探讨了算法实现的有关细节与处理技巧。最后,在有关测试和分析基础上,论述了影响算法性能的主要因素,探讨了其适用范围和进一步发展的思路。
王结臣沈定涛陈焱明
关键词:缓冲区地理信息系统
面向海量DEM数据的高精度河道洪水淹没区生成方法
一种面向海量DEM数据的高精度河道洪水淹没区生成方法,其针对海量DEM数据进行条带划分,并将条带中栅格行上连续多个淹没单元进行游程压缩存储,以降低数据量,最后采用压缩单元边界追踪方法提取淹没范围,从而实现了复杂地形条件下...
沈定涛张煜谭德宝张治中叶松黄俊芦云峰
文献传递
三维动态柱状图制图表达方法与应用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地图产品由传统纸质地图发展到电子地图,空间信息的可视化表达手段发生了巨大变化,从平面到三维,从静态到动态,从实体到虚拟。为克服传统分级统计图法在表现形式、视觉感受存在的局限性,以中国大陆各省区2004—2013年GDP制图为例,探讨了三维动态柱状图的专题地图表达方法,以三维柱状图的高度和柱体颜色2个变量表达2个不同的属性值,合成不同时间点的三维柱状图进行动态显示。结果表明,三维动态柱状图能够较好地反映分区统计数据的空间分布、动态变化等特征,较其它表现形式更有直观、表现力强、易于理解等优势。
王金茵沈定涛杨柳倪建华王结臣
关键词:地图制图柱状图地理信息系统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