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日
星期六
|
欢迎来到营口市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沈勇
作品数:
6
被引量:62
H指数:4
供职机构:
河南省肿瘤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金属学及工艺
更多>>
合作作者
李肖甫
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李雁青
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智艳芳
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张展
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巩姣梅
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2篇
期刊文章
2篇
会议论文
领域
4篇
医药卫生
1篇
金属学及工艺
主题
2篇
端粒
2篇
端粒酶
2篇
端粒酶活性
2篇
活性
2篇
发夹
2篇
DNA
2篇
DNA酶
2篇
催化
1篇
叶酸
1篇
液基细胞学
1篇
育龄
1篇
育龄女性
1篇
上皮
1篇
上皮内
1篇
上皮内瘤
1篇
上皮内瘤变
1篇
女性
1篇
皮内
1篇
组织病理
1篇
组织病理学
机构
2篇
河南省肿瘤医...
2篇
郑州大学第三...
作者
4篇
沈勇
2篇
巩姣梅
2篇
许青霞
2篇
李肖甫
2篇
张展
2篇
李雁青
1篇
何燕霞
1篇
荣守华
1篇
贾莉婷
1篇
雷冬梅
1篇
智艳芳
1篇
王燕
传媒
2篇
实用检验医师...
年份
2篇
2021
2篇
2012
共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基于催化发夹1组装DNA酶的无酶双DNA步行器检测端粒酶活性
端粒酶是一种潜在的肿瘤生物标志物。本文介绍了一种用于超灵敏检测端粒酶活性的无酶等温荧光策略,即基于催化发夹组装的DNAzyme(CHA-DNAzyme)的双3D DNA 步行器。当与端粒酶孵育时,端粒酶引物被拉长以形成端...
沈勇
许青霞
关键词:
端粒酶
DNA酶
河南省育龄女性叶酸利用能力现状研究
被引量:33
2012年
目的了解河南省育龄女性叶酸利用现状,从而指导其在孕前及孕早期合理补充叶酸,避免由于叶酸代谢障碍导致的各种出生缺陷、自发性流产、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以及早产的发生,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方法采集1093例育龄女性口腔黏膜上皮细胞,进行荧光定量PCR-DNA测序,测定其5,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ethylenetetrahydrofolatereductase,MTHFR)C677T、A1298C和甲硫氨酸合成酶还原酶(methioninesynthasereductase,MTRR)A66G位点的基因序列,根据该基因型对叶酸利用能力的影响,得出携带该基因型的女性是否有叶酸利用风险以及风险的等级。结果MTHFRC677T位点野生型CC占18.11%,纯合突变型r丌占36.78%,突变基因T的基因频率为59-33%;MTHFRA1298C位点野生型AA占73.01%,纯合突变型CC占2-38%,突变基因C的基因频率为14.68%;MTRRA66G位点野生型AA占57.09%,纯合突变型GG占6.31%,突变基因G的基因频率24.6l%;双杂合子677CT、1298AC占15-37%;MTHFR两位点与中国人群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MTRR位点与中国人群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差异均无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叶酸利用能力遗传检测未发现风险的只占26.72%,而中、高度风险各占24.70%、38.97%。结论河南省育龄女性叶酸利用能力现状不容乐观,携带中高度风险基因的人群超过一半。
何燕霞
巩姣梅
沈勇
贾莉婷
李肖甫
王燕
李雁青
张展
关键词:
叶酸
基于催化发夹1组装DNA酶的无酶双DNA步行器检测端粒酶活性
端粒酶是一种潜在的肿瘤生物标志物。本文介绍了一种用于超灵敏检测端粒酶活性的无酶等温荧光策略,即基于催化发夹组装的DNAzyme(CHA-DNAzyme)的双3D DNA步行器。当与端粒酶孵育时,端粒酶引物被拉长以形成端粒...
沈勇
许青霞
关键词:
端粒酶
DNA酶
宫颈液基细胞学与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不一致性研究
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探讨宫颈液基细胞学与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的一致性,寻找和分析引起不一致的原因。方法将我院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间行液基细胞学检查与组织病理学结果进行比对,以组织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两者的符合率及不一致原因。结果19832例液基细胞学检查结果中有898例进行病理活检。在细胞学明确诊断病例中,正常范围或良性反应性改变(negativeforintraepitheliallesionormalignancy,NILM)、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10w—gradesquamousintraepitheliallesion,LSIL)、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gradesquamousintraepitheliallesion,HSIL)和宫颈癌(squamouscellscancer,SCC)与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的符合牢分别为96.65%(462/478)、64.44%(87/135)、68.67%(57/83)和100.00%(10/10),总符合率为87.25%(616/706)。住细胞学未明确诊断病例中,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意义不明确144例,活检阳性率22.92%;不能除外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54例,活检阳性率71.05%。NILM、LSIL、HSIL和SCC不一致率分别为3.35%(16/478)、35.56%(48/135)、31.33%(26/83)和0.00%(0/10)。不一致原因包括标本错误(42.22%)、判读错误(18.89%)、标本与判读均错误(38.89%)。结论随着病变程度的增高,细胞学诊断分级也随着上升,标本质量是影响细胞学发挥最佳诊断的主要原因。
李肖甫
沈勇
巩姣梅
李雁青
智艳芳
荣守华
雷冬梅
张展
关键词:
宫颈细胞学
宫颈上皮内瘤变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