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林科
- 作品数:11 被引量:50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ENSO与长江流域中游地区雨季极端降水的关系被引量:10
- 2011年
- 湖北、湖南和江西沿长江地区的极端降水在长江中游的洪水灾害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选取可以表征极端降水的7种指数进行降水趋势分析,发现除连续最大降水日数外,1951—2009年间的5—9月>25 mm和>50mm降水日数、>95%与>90%降水量百分位数值的日数以及1 d最大降水量、连续5 d最大降水量都没有明显的变化趋势。相关分析显示雨季的各种极端降水指数与前年9月至当年2月Nino3区海温有较好的正相关关系。
- 汶林科崔鹏杨红娟邹强向灵芝
- 关键词:极端降水长江中游
- 西藏东部6-9月降水与中部地-气温差的关系被引量:5
- 2011年
- 根据1966-2004年青藏高原中东部17个站点的降水、气温、地温资料,利用EOF分析以及相关分析方法研究了青藏高原中部地气温差对西藏中东部降水的影响.结果表明:西藏中东部6-9月降水EOF分析第一特征向量场的时间系数与安多的地气温差的相关系数可以达到0.7以上,而与高原中部地气温差的平均值的相关系数达到了0.8,推论青藏高原中部春末夏初的感热与西藏中东部的6-9月降水有较好的关系.其机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较强的高原中部感热可以增加空气在边界层的对流以及南北空气在高原中部的辐合;二是较强的感热可以促使高原低涡的形成,这一天气系统对青藏高原中东部的降水具有相当大的贡献,在1979年其贡献率达到50%以上.
- 汶林科崔鹏向灵芝方华
- 关键词:地温降水感热通量青藏高原
- 二十世纪积雪与全球变化研究综述
- 积雪作为的一种重要的反馈因子一直在全球气候变化中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本文即是从用于积雪监测的各种资料出发,分析了20世纪70年代以后以及整个20世纪的积雪变化状况,指出虽然近30年来积雪迅速减少,但从百年尺度来看,尚没...
- 汶林科姚檀栋李培基
- 二十世纪积雪与全球变化研究综述
- 积雪作为的一种重要的反馈因子一直在全球气候变化中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本文即是从用于积雪监测的各种资料出发,分析了20世纪70年代以后以及整个20世纪的积雪变化状况,指出虽然近30年来积雪迅速减少,但从百年尺度来看,尚没...
- 汶林科姚檀栋李培基
- “5·12”汶川地震次生山地灾害链(网)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9
- 2009年
- "5.12"汶川地震直接引发和间接诱发了大量的次生山地灾害。无论从灾害的种类、数量和规模等方面还是从灾害对人类所处的"自然-社会-经济"复杂系统的影响程度来看,由本次汶川地震诱发的次生山地灾害均属国内外罕见。同时,由于各类次生灾害之间相互激发、相互转化,形成了以"崩-滑-灾"、"崩-滑-湖-灾"、"崩-滑-流-灾"为主要表现形式的灾害链和灾害网。根据上述地震次生山地灾害链(网)的表现形式、发育成灾特点、成因分析等方面展开论述,描述了上述3条主要灾害链的发育成灾过程,总结出了上述地震次生山地灾害链的4条发育成灾规律,并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等方面简要分析了本次汶川地震次生山地灾害链网的发育成因。
- 王春振陈国阶谭荣志汶林科
- 关键词:灾害链
- 西藏感热通量和水热状况的研究
- 汶林科
- 关键词:感热通量大气环流降水积雪蒸散
- 中国云南小江流域泥石流暴发与ENSO的关联性被引量:6
- 2011年
- 选取典型泥石流发育区云南小江流域为研究对象,利用典型泥石流沟滇北小江流域蒋家沟的长期观测资料,分析了小江流域泥石流暴发与该流域邻近的沾益及会泽常规气象站夏季(6—8月)降水的关系,以及小江流域及其周边地区夏季降水与ENSO的关系。结果表明,蒋家沟泥石流暴发的次数与夏季降水量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夏季降水和前期的Nino3区海表温度(SST)呈显著的负相关;每年泥石流发生的次数与首场泥石流发生的早晚关系密切,而激发首场泥石流的降水量与冬春Nino3区SST呈负相关;泥石流暴发次数与大雨日数关系密切,而大雨日数与Nino3区SST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这说明冬春季Nino3区SST对小江流域泥石流的暴发次数有显著的影响,形成了ENSO与小江流域及蒋家沟泥石流发生的关联性。分析结果亦表明,Nino3区1月SST与当年蒋家沟泥石流次数具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El Ni~no位相年泥石流少发而La Ni~na位相年泥石流多发。Nino3区SST变化最少要超前泥石流暴发4个月,因而ENSO可以为云南北部泥石流的预测预报提供一种指标信息,从而有可能利用ENSO冬季信息来预测小江流域及其周边地区(滇北)当年夏季泥石流活动。
- 崔鹏汶林科向灵芝
- 关键词:ENSO降水泥石流灾害预测
- 慕士塔格冰芯中微粒的粒度记录被引量:10
- 2006年
- 通过慕士塔格海拔6350m高度处冰芯中微粒的粒度和粒径分布特征的分析,初步获得了该支冰芯所反映的大气粉尘搬运与沉积特征.在数量上,细颗粒(<5μm)占主要成分;而在体积分布上,粗颗粒有重要的贡献,而且高浓度样品的粒径-体积关系符合对数正态分布特征,具有比格陵兰冰芯样品更大的体积众数粒径和标准偏差;但是部分低浓度样品的体积分布特殊,不符合这一特征.慕士塔格冰芯的粒度记录反映了高海拔近源区粉尘的沉积特点,与远源沉积的极地冰芯存在差别.
- 邬光剑姚檀栋徐柏青李真田立德段克勤汶林科
- 关键词:慕士塔格冰芯微粒粉尘粒径分布
- 雪崩的监测研究综述
- 2023年
- 雪崩是藏东南地区非常严重的一种自然灾害,准确且及时地监测并获得雪崩活动信息在雪崩灾害的减灾防灾中发挥着最为重要的作用。雪崩活动的监测包括实地监测和遥感监测两种基本类型,其中实地监测可以采取雪体试验、定点长期监测和次声地震波三种方法,不同方法相互印证会取得更好的监测效果。近年来随着摄影测量及航空航天科技的发展,遥感监测在雪崩的灾害管理、预测预警以及工程防治中的作用也愈加重要。与实地观测和定点监测相比,雪崩的遥感监测不直接接触不稳定性积雪,所以安全性更高。雪崩的遥感监测采用光学、激光和雷达三种传感器,搭载在地面、航空或者卫星平台之上,可以对不同空间尺度的雪崩进行临时或连续性观测。不同的传感器及平台都有各自的优势和局限性,在实际的雪崩监测中需根据成本、可到达性以及观测目标等因素灵活应用。大范围雪崩的自动监测及其算法问题依然是雪崩遥感监测的难点。藏东南是湿雪雪崩的高发地区,可以采用实地观测和高分辨率的RS-2U雷达影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长期监测,并采用哨兵-1号、SPOT或QuickBird光学影像进行验证。波密嘎隆拉隧道附近是藏东南雪崩的高发区,又是连接波密县和墨脱县的主要公路,适合建设固定的雪崩观测站进行长期观测。
- 汶林科贾靖姚檀栋
- 关键词:雪崩遥感藏东南
- 帕龙藏布中上游河谷雪崩与自然地理因素关系研究
- 汶林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