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汪立君

作品数:9 被引量:179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3篇油气
  • 3篇剩余油
  • 3篇储层
  • 2篇油藏
  • 2篇剩余油分布
  • 2篇气田
  • 2篇微相
  • 2篇物性
  • 2篇沉积微相
  • 1篇地质
  • 1篇地质模型
  • 1篇断块
  • 1篇断块油藏
  • 1篇岩相
  • 1篇油藏描述
  • 1篇油层
  • 1篇油气藏
  • 1篇油气聚集
  • 1篇油气资源
  • 1篇油水

机构

  • 9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作者

  • 9篇汪立君
  • 4篇赵彦超
  • 1篇陈红汉
  • 1篇唐海发
  • 1篇郝芳
  • 1篇彭冬玲
  • 1篇曾韬
  • 1篇唐大卿
  • 1篇冯兴雷
  • 1篇王希明
  • 1篇李丽
  • 1篇陈新军
  • 1篇熊敏
  • 1篇孙玉峰

传媒

  • 2篇地质科技情报
  • 1篇现代地质
  • 1篇海洋地质动态
  • 1篇测井技术
  • 1篇新疆石油学院...
  • 1篇天然气地球科...
  • 1篇地质通报
  • 1篇新疆石油天然...

年份

  • 1篇2008
  • 2篇2006
  • 3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鄂尔多斯盆地某区块气田沉积微相与储层关系被引量:3
2004年
沉积微相在储层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为沉积微相的几何形态和物理特征所表现出来的孔隙度、渗透率和含油气饱和度等对储层发育的质量、规模等具有重要的影响和控制作用。以鄂尔多斯某区块气田为例,简要分析研究了沉积微相与储层物性、岩相的关系,并据此分析了沉积微相对产能的控制和影响关系,为勘探和开发部署等提供了一定依据,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汪立君赵彦超陈召佑
关键词:沉积微相储层物性岩相鄂尔多斯盆地
中国浅层油气藏的特征及其资源潜力分析被引量:14
2006年
中国多年来对浅层地区未进行有效的勘探开发和给予应有的重视。对渤海湾盆地等主要大中型盆地浅层油气藏的类型、分布特征和地质特征等的分析表明,中国浅层油气在地质上总体具有埋藏浅、成因复杂、受构造-岩性等复合性影响显著、储量规模与丰度大小不一、油藏类型多且分布广、资源量分布不均等特征,在勘探和开发上具有易勘探、成本低和易出砂出水、稳产难度大等优点和不足。指出中国浅层油气的潜力区域在东部,对浅层油气资源潜力进行了分析,认为浅层油气资源潜力很大,要重视浅层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重视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等在浅层隐蔽油气藏勘探开发过程中的应用。
汪立君郝芳陈红汉胡根成
关键词:油气资源浅层
胜坨气田明化镇组下段沉积微相特征及其与储层物性的关系被引量:11
2004年
依据岩芯、测井、地震资料和储层地质学、测井地质学、地震地层学知识,可有效地解决气藏储层非均质性问题。通过对各种相标志的分析,发现胜坨气田明化镇组下段发育有曲流河沉积体系,其中包括河道充填、边滩(点坝)、废弃河道、天然堤、决口水道(次级水道)和泛滥平原等6种沉积微相。在此基础上,编制了不同小层的沉积微相平面分布图,揭示了该区的储层沉积特征,讨论了沉积微相对气藏储层物性的控制,指出了气藏开发的有利相带。
唐海发赵彦超汪立君
关键词:明化镇组沉积微相物性
利用测井资料进行天然气储层产能的评价与预测1被引量:15
2004年
以鄂尔多斯某区块石盒子组第一段为主要研究层段,以测井数据体为实际利用资料,通过对测井数据资料的聚类分析,建立了对应产层的评价参数,以多参数聚类分析方法建立了天然气储层产能评价和预测的标准模式,从而达到从定性到定量对天然气储层的产能进行评价和预测的目的。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块目的层段的产能级别可分为两类,一类的产能级别较差,其无阻流量小于5000m3/d,达不到国家工业气流标准,无开采价值;而另一类的产能级别较好,其无阻流量大于5000m3/d,多在10000m3/d以上,具备一定的开采价值。研究验证该方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汪立君
关键词:测井数据聚类分析产能评价
油层微构造在剩余油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12
2002年
就微构造影响剩余油形成和分布机理进行了论述 ,并以我国东部S油田为例 ,对各种微构造组合方式对剩余油的影响进行了说明 ,得出结论 :微构造高点和断层封闭带是剩余油重要的聚集带 。
赵彦超汪立君彭冬玲
关键词:油层微构造剩余油油气聚集
复杂断块油气藏储层剩余油分布研究与预测被引量:4
2006年
通过对当前国内外剩余油研究方法、模式的调研,结合中国东部老油田勘探开发的实际和复杂断块油气藏的特殊背景,采用了“油藏数值模拟法、水驱曲线法和产量递减法三结合”的剩余油研究思路,突出油藏的静动态结合,分析剩余油的形成和分布规律。并将次模式应用于S23断块东部单元沙二下一砂组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通过分析表明该方法实用,效果较好,这对于加深对剩余油分布新认识,为油田挖潜治理和合理开发奠定了坚实基础。
汪立君孙玉峰
关键词:复杂断块油藏剩余油
储层非均质性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被引量:90
2003年
论述了在油田的注水开发过程中,储层的层内、层间及平面三个层次的宏观非均质性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认为在经过水驱之后,剩余油的分布状况同储层渗透率非均质性的强弱有很大关系,与剩余油富集带有联系的强非均质性区是剩余油分布的主要部位,也是油田今后挖潜的主要方向。
汪立君陈新军
关键词:储层非均质性剩余油分布注水开发渗透率
用遗传人工神经网络进行精细油藏描述被引量:9
2001年
商河油田商二区沙二下油藏单元是一个经过多年开发的老的、断层控制的油藏单元。为了提高油藏的采收率 ,必须开展精细油藏描述 ,建立油藏地质模型。该油藏单元具有岩性细 ,泥质含量高 ,油层低电阻的特征。采用人工神经网络测井识别技术识别油层并进行储层物性及含油性的解释。在此基础上 ,对油层参数进行了解释并编绘了反映油层参数分布的平面图及油藏剖面图 ,建立了油藏模型。经生产动态资料检验 。
赵彦超汪立君李丽王希明熊敏
关键词:精细油藏描述油水层识别地质模型商河油田
川东北宣汉-达县地区构造演化及其对油气藏的改造作用被引量:21
2008年
川东北宣汉—达县地区是当前我国南方海相油气勘探的重要探区和突破区,在对该区约500 km2三维地震精细解释结果和区域构造背景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构造演化剖面和普光、毛坝场两个典型油气藏的综合特征,分析了不同时期、不同应力场下宣汉—达县地区构造样式及构造圈闭的形成与后期叠加改造。研究结果显示晚印支期普光、毛坝场等构造已具雏形,燕山晚期构造定型,在中构造层形成大量的北东向构造,喜山期被北西向构造叠加改造。进而从构造角度剖析了喜山运动特别是断裂、褶皱及局部构造的演化对早期油气藏的调整改造作用,研究表明喜山运动对宣汉—达县地区普光、毛坝场等构造圈闭油气藏的空间几何形态、构造演化特征、断裂疏导体系及储盖条件等均具有重要影响作用。
唐大卿汪立君曾韬冯兴雷
关键词:油气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