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安云 作品数:8 被引量:24 H指数:3 供职机构: 皖南医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安徽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人才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生物学 轻工技术与工程 更多>>
湖北钉螺与中华圆田螺体内溶菌酶及凝集素活性的比较研究 2023年 使用镊钳十字交叉法与破壳法取出湖北钉螺与中华圆田螺的软体组织,并分离肌肉部分与消化系统部分,分组匀浆后采用离心浸提法得到浓缩溶菌酶,采用硫酸铵分级沉淀法得到不同浓度的浓缩凝集素,采用二喹啉甲酸法(BCA法)测定各组溶菌酶及凝集素的含量,采用浊度法测定各组溶菌酶活力,采用兔血凝集实验测定各梯度凝集素凝集活性。探究湖北钉螺、中华圆田螺体内溶菌酶及凝集素在肌肉部分及消化系统部分中的表达及活性。研究发现,湖北钉螺、中华圆田螺的肌肉部分及消化系统部分均有溶菌酶和凝集素,湖北钉螺肌肉部分、湖北钉螺消化系统部分、中华圆田螺肌肉部分、中华圆田螺消化系统部分的浓缩溶菌酶含量分别为3.415 g/L、3.495 g/L、3.244 g/L、3.405 g/L,对应的活性分别为(205±13.4)U/mL、(540±32.0)U/mL、(225±11.9)U/m L、(380±17.2)U/m L;20%~40%饱和梯度所得的沉淀具有较高的凝集活性,湖北钉螺与中华圆田螺的肌肉部分及消化系统部分的凝集活性相比,消化系统部分的凝集活性更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小于0.05)。研究结果表明,离心浸提法、硫酸铵分级沉淀法能从湖北钉螺与中华圆田螺体内提取具有活性的溶菌酶及凝集素,且溶菌酶与凝集素在两种螺体内不同部位的含量及活性有差异,可能与螺的生活环境有关。 汪安云 汤化宇 张龙 赵劲松关键词:湖北钉螺 中华圆田螺 溶菌酶 凝集素 光周期影响MT_1-R在无蹼壁虎室旁核的节律性表达(英文) 2014年 目的研究不同光周期下,MT1-R在无蹼壁虎室旁核(PVN)的节律性(昼夜节律和季节节律)表达变化。方法运用了免疫印迹、免疫组织化学和形态学计数法。结果 (1)免疫印迹结果显示MT1-R蛋白分子量为37KD,MT1-R阳性细胞主要分布在下丘脑室旁核,且有少量阳性纤维;(2)在无蹼壁虎的活动期(夏季),各光周期(DD、DL和LL)下MT1-R阳性细胞在PVN均呈明显的昼夜节律变化(P<0.0001),DD、LL较DL均有时相变化;(3)在冬眠期(冬季),DL光周期下MT1-R阳性细胞在PVN无明显的昼夜节律变化(P=0.005),DD和LL光周期下MT1-R阳性细胞在PVN呈明显的昼夜节律变化(P<0.0001),DD、LL较DL均有时相变化;(4)各光周期(DD、DL和LL)下MT1-R阳性细胞在PVN均呈明显的季节性节律变化(P<0.0001),活动期(夏季)的MT1-R阳性细胞数较冬眠期(冬季)明显多(P<0.0001),DD和LL在活动期、冬眠期的节律图形相似。结论 MT1-R在无蹼壁虎室旁核的表达有明显的节律性(昼夜节律和季节节律),不同光周期对MT1-R的节律性表达有影响,但其图形基本相似。提示光周期可能通过启动"内源性节律钟"影响MT1-R在无蹼壁虎室旁核的节律性表达,其可能调控MT1-R蛋白的表达量。 赵劲松 汪安云 文育锋 鲁亚平关键词:无蹼壁虎 室旁核 节律 我校开展集体备课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5 2012年 集体备课是提高备课质量的重要备课形式。本文浅谈了集体备课的益处以及我校开展集体备课的实践研究,探讨了集体备课的组织、安排和理论课、实验课集体备课的实践,并就加强集体备课的教学督导进行了经验交流。 赵劲松 周书林 汪安云 李朝品关键词:高校 集体备课 青弋江江滩植被与钉螺分布关系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研究江滩植被各属性与钉螺分布的关系。方法采用随机取样与系统抽样相结合方法,调查样方内植被的种类、株丛数、物候期、生活力、高度、盖度、多度和频度,钉螺的总螺数、活螺数、死螺数。结果江滩植被种类主要有12种,分别是空心莲子草、狗牙根、莎草、窃衣、野艾蒿、野菊花、苍耳、香附子、葎草、灯芯草、野大豆和辣蓼,其中空心莲子草和香附子为优势种群。空心莲子草群丛活螺最多(活螺密度为2.67个/0.1m2),狗牙根+辣蓼群丛死螺最高(死螺密度为2.33个/0.1m2)。将植被盖度和钉螺密度回归分析得二次函数y=11.435+2.104x-0.162x2(R2=0.394,F=42.319,P<0.01)(夏季)、y=14.154+1.034x-0.043x2(R2=0.794,F=57.432,P<0.01)(秋季)。结论钉螺对空心莲子草群丛有趋向性,狗牙根+辣蓼群丛可能有杀灭钉螺的作用,植被盖度和钉螺密度是平滑的二次函数关系。 赵劲松 汪安云 周书林 左惠琴 汪卓 施阳 巩琳琳关键词:植被 钉螺 长江滩地微生态环境与钉螺分布的关系 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探索江滩植被、土壤、水和光照强度等微生态环境因子与钉螺分布的关系,为生态控制钉螺提供基础资料。方法选择长江芜湖段的澛港大桥、龙窝湖外滩和龙窝湖内滩3个区域,调查植物特征(种类、高度、盖度、频度和株丛数)、土壤特征(温度、湿度、pH值)和光照强度等,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个试区共调查920框。植被盖度3.7%~63.5%,江滩的优势种群为莎草群丛,野艾蒿+辣蓼群丛的平均活螺密度为0只/0.1 m2,较其他群丛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土壤温度为19.0~24.0℃,pH为5.0~5.7,湿度为53%~75%,平均活螺数和平均死螺数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光照强度因夏强冬弱,活螺分别存在于背光面和迎光面。调查框离水源近的活螺平均数最多,3个距离段(0~1 m,1~3 m和3~5 m)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江滩钉螺的生存和分布与植被、土壤、水和光照强度等微生态环境因子有关。 赵劲松 汪安云 周书林关键词:钉螺 江滩 微生态环境 MT_1-R在无蹼壁虎脑部的分布 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观察褪黑激素受体1(melatonin receptor1,MT1-R)免疫反应在无蹼壁虎全脑分布。方法:我们采用苏木素染色和免疫组化的方法。结果:发现无蹼壁虎全脑的MT1-R免疫阳性细胞主要定位于下丘脑室旁核(paraventric-ular nuclei,PVN);在下丘脑外侧区(lateral hypothalamic area,LHA)、大脑皮层后连合核(nucleus of the posterior pallialcommissure,NPPC)也有少数分布,且MT1-R免疫阳性反应只存在于细胞膜。另外,在中脑观察到视网膜-下丘脑纤维束的MT1-R免疫阳性反应,并呈两侧不对称分布。结论:提示无蹼壁虎的PVN可能是褪黑激素经MT1-R介导调节生物节律的主要部位。 赵劲松 汪安云 周书林 鲁亚平关键词:无蹼壁虎 褪黑激素 室旁核 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思考与实践 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快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方法——通过查阅文献和工作实践。结果——高等教育规模化发展引起在校生数激增,医学院校新进大量教师,但多数新进教师教学能力不高,急需学校加强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我校从实施青年教师教学激励机制、转变教学培训理念、推进教学团队建设、完善评教制度和鼓励青年教师进行教学反思五个方面着手工作。结论——通过工作实践,我校青年教师在各级教学竞赛中荣获较好成绩,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2012—2017年全国高校教师教学竞赛状态数据",我校在上榜的全国759所本科院校中排名第193位,全省排名位居第3位。 赵劲松 汪安云 周书林 郑兰荣关键词:青年教师 教学能力 AVP免疫阳性反应在无蹼壁虎全脑的分布 2012年 目的为研究精氨酸加压素(Arginine Vasopressin)免疫阳性反应在无蹼壁虎全脑的分布。方法我们采用苏木素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ABC法。结果发现AVP免疫阳性细胞在无蹼壁虎脑部的鲁卡斜角带核(nucleus of the di-agonal band of Broca)、视上核(supraoptic nucleus)、室旁核(paraventricular nucleus)分布较多,在室周视前区(periventricularpreoptic area)、终纹床核(bed nucleus of the stria terminalis)、下丘脑外侧区(area lateralis hypothalami)、前脑外侧束(lateralforebrain bundle)、室周核(periventricular nucleus)分布较少;AVP免疫阳性纤维除在嗅球、嗅束、大脑皮层、视叶、小脑皮层未见外,其它脑区均可见或多或少的阳性纤维;AVP阳性纤维在全脑投射广泛,且均与哺乳动物相似;AVP免疫阳性细胞数在PVN的6个部位呈中间阳性细胞数较多,两侧阳性细胞数较少(F=58.02,P<0.001)。结论上述结果显示AVP免疫阳性反应在无蹼壁虎与哺乳动物脑区间存在相似性,提示AVP在无蹼壁虎脑区执行着类似于哺乳动物的生理功能。 赵劲松 王智超 汪安云 鲁亚平关键词:无蹼壁虎 室旁核 精氨酸加压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