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伟
- 作品数:7 被引量:66H指数:3
- 供职机构:福建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教学科研奖励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 内河DOM降解的三维荧光、紫外光谱研究——以白马河为例被引量:16
- 2007年
- 利用三维荧光光谱、紫外光谱手段,研究白马河水样中DOM在微生物作用下的分解情况,经过微生物分解204 h后DOC的浓度下降为23%.根据双指数方程拟合,水样中易分解组分占总量的63.2%,易分解组分与难分解组分的分解常数分别为0.102 h-1,0.002 57 h-1.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水样三维荧光光谱中单位浓度有机物的荧光强度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根据水样的紫外吸收光谱分析,培养过程中SUVA254 nm有逐步升高的趋势,而溶液250 nm与365nm吸收的比值没有明显变化.
- 钱伟杨玉盛曾宏达汪伟黄辉李熙波
- 关键词:DOM荧光光谱紫外光谱
- 罗浮栲天然林土壤可溶性有机碳的剖面分布及季节变化
- 通过对罗浮栲天然常绿阔叶林土壤1m 剖面内可溶性有机碳(DOC)的研究,结果表明,林地土壤剖面 DOC 的平均含量呈下降趋势,表层(0-5cm)土壤 DOC 的平均含量为55.69mg·kg,分别与其它土
- 汪伟
- 关键词:天然常绿阔叶林可溶性有机碳剖面
- 文献传递
- 灰色系统在大气质量预测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08年
- 把大气环境看作一个灰色系统,联系重庆市大气环境的实际情况,利用灰色关联分析判断出重庆市2000-2005年间大气污染物中主要污染因子为PM10和SO2,同时建立灰色模型对其进行质量预测.短期预测结果表明大气PM10和SO2浓度呈下降趋势,其浓度分别到2009年和2012年可达国家二级标准.
- 汪伟张江山钱伟钟羡芳
- 关键词:大气环境灰色系统灰色关联分析污染因子
- 浙江桂凋落物中可溶性有机物对铜离子络合能力研究被引量:2
- 2007年
- 采用单配位体模型对不同分解阶段浙江桂凋落物中溶解性有机物(DOM)与铜离子的络合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DOM中存在络合条件稳定常数较高但络合容量较小和络合条件稳定常数较低但络合容量较大的2种组分.各阶段条件稳定常数(K)和络合容量(L)各不相同,各阶段中lgK与L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性(r=0.88,P<0.05);各组分对铜离子的络合能力排列顺序为:Ⅱa>Ⅰa>Ⅰb>Ⅲa>Ⅱb>Ⅲb,半分解阶段中凋落物所释放的DOM对铜离子的络合条件稳定常数最大.这可能与其在分解不同阶段所释放物质不同有关.
- 钱伟曾宏达郭剑芬汪伟林菲菲
- 关键词:DOM铜
- 属性识别理论在闽江沙溪段水质评价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08年
- 应用属性识别理论和属性识别准则,对闽江沙溪段支流水中11个典型断面的水质进行监测并建立属性识别模型。模型评价结果为,8个断面水质均达到国家Ⅲ类标准,可作为饮用水源,而另3个断面水质均超标。评价结果与模糊隶属函数法评价结果一致,说明属性识别模型评价方法具有可行性。同时,通过11个断面水样在254 nm波长下的吸光度值分析可知,其主要污染物均为无机物。
- 汪伟钱伟袁一丁赵月彩杨玉盛
- 关键词:属性识别模型断面水质评价吸光度
- 罗浮栲天然林土壤可溶性有机碳的剖面分布及季节变化被引量:40
- 2008年
- 对罗浮栲天然常绿阔叶林土壤1m剖面内可溶性有机碳(DOC)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林地土壤DOC的平均含量随土层深度增加呈下降趋势,表层(0~5cm)土壤DOC的平均含量为55.69mg·kg^-1,分别与其他土层间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不同土层的DOC含量占土壤有机碳的比例也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降低,1m剖面内DOC的平均含量占土壤有机碳含量的0.14%;各季节土壤剖面DOC含量随土层深度增加均呈下降趋势,冬季下降趋势最为显著,夏季下降趋势相对平缓。土壤剖面DOC含量的季节变化为:冬季〉秋季〉春季〉夏季,各季节不同土层DOC含量占土壤有机碳比例的变化趋势均不明显;不同土层土壤DOC含量的季节变化差异显著(P〈0.01),表层(0~5cm)土壤间差异最为明显。
- 汪伟杨玉盛陈光水郭剑芬钱伟
- 关键词:天然常绿阔叶林可溶性有机碳
- 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土壤有机碳活性组分的季节动态研究
- 常绿阔叶林作为我国亚热带地区最复杂、生产力最高、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带性植被类型之一,对环境保护、维持全球碳循环和人类持续发展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选择福建省建瓯市万木林自然保护区六种(罗浮栲、浙江桂、米槠、细柄阿丁...
- 汪伟
- 关键词:常绿阔叶林有机碳活性组分森林土壤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