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倩
- 作品数:5 被引量:17H指数:3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旋毛虫感染小鼠肠道菌群的变化被引量:3
- 2014年
- 选取18只BALB/c小鼠进行旋毛虫灌胃,以灌胃前1d作为时间起点,于第0、1、7、14、28天分别收集小鼠粪便,同期选取12只同种小鼠作为对照。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法对小鼠粪便中双歧杆菌、乳杆菌、肠球菌、梭菌、拟杆菌、直肠真杆菌、柔嫩梭菌以及脱硫弧杆菌进行定量检测。结果显示,双歧杆菌数量在第7、14、28天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第1天无变化;乳杆菌第7、14、28天低于对照组(P<0.05),第1天无变化;肠球菌与梭菌在第7、14、28天均高于对照组(P<0.05),第1天无变化;拟杆菌、直肠真杆菌、柔内梭菌以及脱硫弧杆菌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果表明,旋毛虫感染可引起小鼠肠道菌群变化,从而引起小鼠肠道菌群失调。
- 王莹苟强李静姜海燕陈福广申凤鸽陈伟李欣然冯嘉轩王新辉曲海娥江倩张巧灵刘波赵颖
- 关键词:旋毛虫肠道菌群RRNA
- 霍阿基亚型羊驼显性白毛调控基因外显子2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 2013年
- 羊驼作为一种高品质毛皮经济动物,对其毛色的研究可以为提高羊驼经济价值提供理论依据。本试验应用RT-PCR技术克隆羊驼显性白位点基因(KIT)第2外显子(exon2),并与其他动物相应区域进行同源性比较,结果发现其序列与牛和山羊的同源性较高,可达到96%,其编码的氨基酸更高,达98%;而与人和家鼠的同源性较低,只有78%和57%。该研究结果为加快霍阿基亚型羊驼育种进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 高荣琨李建平曲海娥江倩陈伟王莹张巧灵
- 关键词:毛色
- 小鼠感染旋毛虫后肠道内质网应激IRE1分子通路主要基因的表达变化被引量:2
- 2015年
- 选取18只BALB/c小鼠进行旋毛虫灌胃,随机分为3组。以12只同种小鼠作为对照,也随机分为3组。于灌胃后7,14,28 d将小鼠处死并收集十二指肠与空肠组织。提取肠道组织总RNA并反转录为c DNA,运用Real-time PCR技术探讨小鼠感染旋毛虫后肠道炎症的变化和恢复过程中,内质网应激IRE1信号通路中GRP78、IRE1、XBP1分子表达的变化。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小鼠感染旋毛虫后7 d,空肠中IRE、GRP78以及XBP1基因的mRNA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并在14 d时达到峰值,尤其以GRP78的表达量升高最为显著(P<0.01),而在28 d时回落,但仍然略高于对照组。然而,感染组小鼠十二指肠的IRE1、GRP78以及XBP1基因的mRNA表达没有明显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旋毛虫经肠道感染小鼠后,参与UPR的标志性分子GRP78、IRE1和XBP1在空肠组织的表达有明显变化,它们的上调和回落与旋毛虫感染后肠道炎症的变化和恢复过程一致,提示内质网应激反应可能参与了旋毛虫肠道感染的致病过程。
- 苟强王莹关佳宁林嘉明姜海燕李欣然申凤鸽冯嘉轩王新辉曲海娥江倩张巧灵刘波姜秀云
- 关键词:内质网应激旋毛虫荧光定量PCR
- miR-let7a及其靶基因IGF-1R在绒山羊毛囊发育周期中的表达被引量:7
- 2014年
- 从miRNA这类新的调控水平出发,在Solexa高通量测序的基础上,以毛囊发育不同阶段的绒山羊皮肤组织为研究对象,针对绒山羊不同发育阶段皮肤组织差异表达的miR-let7a进行分析,同时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和筛选与毛囊发育相关靶基因IGF-1R,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miR-let7a、IGF-1R在绒山羊毛囊不同发育时期中的表达规律。结果显示,miR-let7a与其靶基因IGF-1R在绒山羊毛囊不同发育阶段均有表达,但存在表达差异;miR-let7a在绒山羊生长期中的表达较退行期的弱,而其靶基因IGF-1R在绒山羊生长期中的表达较退行期的强,其表达量正好相反,从而进一步证实了IGF-1R为miR-let7a的靶基因,同时也为后期人工调控绒山羊的毛囊发育及提高绒山羊毛发产量提供新的思路和研究平台。
- 江倩李建平曲海娥姜怀志张巧灵
- 关键词:IGF-1R
- miR-let7a在辽宁绒山羊毛囊发育周期中的差异表达及其靶基因功能鉴定
- 绒山羊是一类主要用于生产羊绒羊毛的山羊,目前世界上主要的品种有伊拉克绒山羊、澳大利亚绒山羊、巴基斯坦披肩山羊、河西绒山羊以及辽宁绒山羊等。在我国有10种绒山羊被列为遗传资源保护品种,其中包括青藏高原山羊、辽宁绒山羊、吕梁...
- 江倩
- 关键词:绒山羊毛囊周期靶基因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