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汝婷婷

作品数:5 被引量:43H指数:4
供职机构:安徽省立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3篇药品
  • 2篇信息系统
  • 2篇药品不良反应
  • 2篇医院信息
  • 2篇医院信息系统
  • 2篇稳定性
  • 1篇调配技术
  • 1篇血塞通
  • 1篇异甘草酸镁
  • 1篇异甘草酸镁注...
  • 1篇正交
  • 1篇正交试验
  • 1篇溶媒
  • 1篇配伍稳定性
  • 1篇葡萄糖
  • 1篇葡萄糖注射液
  • 1篇中药
  • 1篇中药品
  • 1篇注射
  • 1篇注射液

机构

  • 4篇安徽省立医院
  • 2篇安徽中医药大...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作者

  • 5篇耿魁魁
  • 5篇汝婷婷
  • 4篇刘圣
  • 3篇沈爱宗
  • 2篇姜玲
  • 1篇侯环
  • 1篇倪芳芳
  • 1篇唐祺
  • 1篇夏宏
  • 1篇王厚超

传媒

  • 3篇中国医院药学...
  • 1篇中国医院用药...
  • 1篇第十三届全国...

年份

  • 3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基于HIS药品不良反应主动监测系统的构建与应用
目的:在本院开展药品不良反应(ADR)主动监测工作,为医疗机构有效开展ADR监测提供新的思路和借鉴. 方法:基于医院信息系统(HIS),利用先进计算机技术开发设计ADR主动监测系统,系统包括关键词检索功能和触发...
耿魁魁汝婷婷侯环刘圣沈爱宗姜玲
关键词:药品不良反应医院信息系统
文献传递
药品不良反应/不良事件报告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的研究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建立我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编制的药品不良反应(ADR)/不良事件(ADE)报告表的质量评估指标体系,为了解和评价ADR/ADE报告质量提供技术支持。方法:自制咨询表,运用Delphi法,就报告的质量指标进行网上咨询相关专家。结果:受邀专家平均年龄为(45.0±6.8)岁,大部分具有副高以上职称,平均工作年限大于15年的占87.50%;三轮咨询专家的积极系数分别为96.42%,92.59%和96.00%,专家的权威系数为0.83,0.82和0.79;初步构建了ADR/ADE报告质量指标评估体系。结论:受邀专家代表性强,积极性高,权威程度和协调性好;建立的ADR/ADE报告质量评估指标体系能够满足实际工作要求。
沈爱宗汝婷婷姜玲刘圣耿魁魁
关键词:ADRDELPHI法
医院信息系统中药品不良反应主动监测系统的构建被引量:11
2012年
目的:构建医疗机构药品不良反应(ADR)主动监测体系,弥补现行自愿呈报漏报率高、时效性差等不足,同时对未发生的ADR进行预警,减轻ADR的危害。方法:基于医院信息系统(HIS)、利用信息提取技术,设计开发ADR主动监测程序,主动监测临床发生的不良反应,第一时间反馈到ADR监测组,及时上报和做出应对措施。结果:ADR主动监测程序的应用提高了ADR上报率和报告的准确性、完整性,发现许多"新的"不良反应;同时,对ADR进行实时监控和及时处置,最大限度地减少药品引起的危害。结论:医疗机构ADR主动监测程序的应用改变了自愿上报的被动局面,扩大了ADR监测面积,使国家ADR监测网络得到延伸和细化,提高了ADR监测的效果和综合利用价值。ADR主动监测代表着今后ADR监测技术的发展方向。
耿魁魁刘圣沈爱宗王厚超汝婷婷
关键词:药品不良反应医院信息系统
异甘草酸镁注射液与5%葡萄糖注射液、10%果糖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被引量:19
2014年
目的:考察异甘草酸镁注射液与5%葡萄糖注射液、10%果糖注射液2种输液配伍的稳定性。方法:将异甘草酸镁注射液与5%葡萄糖注射液、10%果糖注射液按临床常用的浓度配伍,室温下放置8 h,分别于0、2、4、6、8 h取样,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异甘草酸镁的含量,用酸度计测定pH值,用光阻法测定其不溶性微粒。结果:异甘草酸镁注射液与上述2种注射液配伍后,8 h内的pH值、含量两项指标的变化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规定的范围之内,但不溶性微粒指标较大,不符合相关规定。结论:异甘草酸镁注射液与5%葡萄糖注射液、10%果糖注射液配伍后,含量与pH值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规定,但不溶性微粒指标不符合规定,建议临床不配伍使用。
夏宏耿魁魁汝婷婷倪芳芳
注射用血塞通调配技术正交优化及其在不同溶媒中稳定性考察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设计注射用血塞通最佳调配工艺,并考察其在不同溶媒中稳定性。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注射用血塞通调配工艺,HPLC法测定血塞通主要成分人参皂苷Rb1在不同溶媒中含量变化,并测定调配后成品输液的pH值、微粒,考察血塞通在不同溶媒中的稳定性。结果:注射用血塞通最佳调配工艺:使用8 ml 0.9%氯化钠注射液作为溶解溶媒注入药品西林瓶中,振荡5 min,振荡频率快,溶解效果最好。血塞通在5%/10%葡萄糖注射液中2 h内溶解完全,人参皂苷Rb1含量8 h内稳定,pH值、微粒变化符合药典规定,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2 h内,人参皂苷Rb1含量下降≥10%,pH值变化较大。结论:临床使用中,建议注射用血塞通按照最优调配工艺进行溶解,选择5%、10%葡萄糖注射液作为稀释溶媒,调配后8 h内使用。
耿魁魁汝婷婷唐祺刘圣
关键词:注射用血塞通正交试验溶媒稳定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