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毛国华

作品数:64 被引量:121H指数:6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卫生厅基金江西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9篇期刊文章
  • 24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50篇医药卫生
  • 3篇机械工程

主题

  • 23篇动脉瘤
  • 23篇颅内
  • 18篇手术
  • 17篇血管
  • 14篇外科
  • 12篇动脉
  • 12篇颅内动脉
  • 12篇颅内动脉瘤
  • 10篇肿瘤
  • 10篇显微外科
  • 9篇显微手术
  • 8篇弹簧圈
  • 8篇入路
  • 8篇手术治疗
  • 8篇栓塞
  • 8篇腺瘤
  • 8篇垂体
  • 8篇垂体腺瘤
  • 8篇大脑
  • 6篇外科手术

机构

  • 64篇南昌大学第二...
  • 2篇哈尔滨医科大...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山东大学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郑州大学第一...
  • 2篇河南省人民医...
  • 2篇新疆医科大学...
  • 2篇南昌大学第一...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北京大学国际...
  • 1篇北京市神经外...
  • 1篇南昌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廊坊市人民医...
  • 1篇吉安市中心人...

作者

  • 64篇毛国华
  • 44篇祝新根
  • 32篇赖贤良
  • 28篇邓志锋
  • 25篇朱健明
  • 23篇沈晓黎
  • 23篇宋书欣
  • 22篇郭华
  • 21篇程祖珏
  • 11篇江峰
  • 11篇高子云
  • 9篇涂伟
  • 6篇叶敏华
  • 6篇陈志华
  • 6篇朱建明
  • 5篇吕世刚
  • 5篇张铭文
  • 4篇陈敏
  • 3篇邓志峰
  • 2篇冯文峰

传媒

  • 6篇中国临床神经...
  • 5篇中国微侵袭神...
  • 4篇江西医学院学...
  • 3篇实用临床医学...
  • 3篇中华神经医学...
  • 2篇江西医药
  • 2篇中国脑血管病...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立体定向和功...
  • 1篇肿瘤防治研究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复旦学报(医...
  • 1篇广东医学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 1篇南昌大学学报...

年份

  • 6篇2023
  • 1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9
  • 5篇2017
  • 7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4篇2011
  • 3篇2010
  • 17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5篇2006
  • 2篇2005
6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Pipeline血流导向装置治疗颅内大型和巨大型夹层动脉瘤的疗效分析:多中心回顾性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明确Pipeline血流导向装置(PED)治疗颅内大型和巨大型夹层动脉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1月至2019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等14家临床中心进行的PLUS研究中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提取其中接受PED治疗的颅内大型(最大直径为15~<25 mm)和巨大型(最大直径为≥25 mm)未破裂夹层动脉瘤患者的数据,总结其临床特征和治疗情况.术后即刻动脉瘤的闭塞程度采用O'Kelly-Marotta(OKM)分级进行评价,治疗结局通过临床随访获得的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以及影像学随访结果评估.结果研究纳入36例患者(36个动脉瘤),共置入44枚PED.仅使用PED治疗18例(50.0%),PED结合弹簧圈栓塞治疗18例(50.0%);使用多枚PED治疗7例(19.4%).支架贴壁良好率为100.0%(44/44),支架调整后的释放成功率为88.9%(32/36).术后即刻造影结果显示,OKM分级A级20例(55.6%),B级12例(33.3%),C级3例(8.3%),D级1例(2.8%).围手术期1例(2.8%)患者出现缺血性并发症,1例(2.8%)死亡.35例患者完成临床随访,28例完成影像学随访.随访时间为(11.7±5.3)个月(3~24个月).末次随访时,86.1%(31/36)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良好(mRS为0~1分).OKM分级为D级的比率为92.9%(26/28),1例动脉瘤复发.总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1.1%(4/36),总病死率为5.6%(2/36).结论使用PED治疗颅内大型和巨大型夹层动脉瘤安全、有效,短中期随访可以观察到良好的临床结局.
朱勇男张莹罗斌张义森张鸿祺李天晓宋冬雷王云彦冯文峰汪阳买买提力·艾沙毛国华史怀璋万杰清刘建民管生赵元立王超周洋洋杨新健
关键词:多中心研究
VEGF在垂体腺瘤中的分泌与Dexamethasone对其分泌的影响
沈晓黎朱健明宋书欣邓志锋祝新根毛国华程祖珏江峰涂伟赖贤良郭华
血流导向装置治疗椎动脉夹层动脉瘤的临床研究——基于多中心123例应用
目的探讨血流导向装置(Pipeline Embolization Device)治疗椎动脉夹层动脉瘤(Vertebral artery dissecting aneurysm,VADA)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纳入了2...
毛国华涂秋林高子云叶敏华周洪龙朱建明宋书欣赖悬良祝新根
关键词:椎动脉夹层动脉瘤多中心
文献传递
Pipeline血流导向装置治疗颅内大型动脉瘤1例
2016年
随着神经介入技术和器械的发展,中小型颅内动脉瘤的介入治疗效果确切,而大型或巨大型动脉瘤的介入治疗效果不满意,其中重要的原因是动脉瘤复发。近年来,随着载瘤动脉重建概念的提出,一种新型的血流导向装置Pipleline应运而生。有研究表明,血流导向装置主要用于治疗未破裂的宽颈动脉瘤、梭型动脉瘤及大型或巨大型动脉瘤,治疗效果满意。笔者采用Pipeline血流导向装置治疗颅内大型动脉瘤1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杜建胜毛国华朱建明赖贤良高子云宋书欣祝新根
关键词:手术治疗
显微手术治疗颅底肿瘤202例报告
2005年
目的探讨显微手术治疗颅底肿瘤的疗效。方法对202例颅底肿瘤手术入路的选择,肿瘤切除的显微外科技术和方法进行总结。结果肿瘤全切除134例(66.3%),次全切除53例(26.2%),部分切除15例(7.5%),死亡6例(2.9%)。结论颅底肿瘤手术难度和风险都很大,选择有利于肿瘤最佳显露的手术入路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娴熟的显微外科操作技巧是提高肿瘤全切除率的关键,应在将病人生存质量放在首位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做到全切除肿瘤。
张铭文邓志锋祝新根毛国华朱健明
关键词:颅底脑肿瘤显微外科手术
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的临床治疗分析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分析颅内动脉瘤开颅显微夹闭和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性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1月1日-2011年12月29日颅内动脉瘤患者495例的临床资料,其中行开颅夹闭223例,介入栓塞272例。Hunt—Hess分级:夹闭组Ⅰ~Ⅲ级165例,Ⅳ-Ⅴ级58例;栓塞组Ⅰ-Ⅲ级198例,Ⅳ-Ⅴ级74例。两组Hunt—Hess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造影观察栓塞程度,术后随访3个月和1年时的GOS评分评估、并发症的发生率及住院时间。结果:术中造影瘤颈完全闭塞:夹闭组214例(95.96%),栓塞组208例(76.47%)。预后良好(GOS4-5分):夹闭组198例(88.79%),栓塞组231例(84.93%)。并发症:夹闭组术后脑梗死24例(10.76%),术后脑积水2l例(9.42%);栓塞组术后脑梗死35例(12.87%),术后脑积水37例(13.60%)。住院时间:夹闭组(15.0±7.5)d,栓塞组(8.0±4.2)d。结论:开颅显微夹闭和血管内介入栓塞对治疗颅内动脉瘤均疗效显著,各有优势。
李芳赖贤良毛国华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开颅夹闭介入栓塞
颅内动脉瘤诊断现状与进展被引量:3
2008年
龙敏毛国华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CT血管造影磁共振血管造影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前交通动脉瘤术中破裂的处理(附22例分析)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显微手术夹闭前交通动脉瘤时动脉瘤术中破裂的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116例采用显微外科手术下夹闭前交通动脉瘤,术中22例发生动脉瘤破裂,对术中破裂的处理方式进行分析。结果动脉瘤成功夹闭20例,夹闭失败2例。术后恢复良好15例,未遗留神经功能障碍;轻残5例,生活可基本自理;重残2例。结论前交通动脉瘤术中破裂出血可发生在动脉瘤手术过程中的任何环节;尽早显露并临时阻断载瘤动脉,动脉瘤破裂出血后保持手术视野清晰等,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宋书欣邓志锋毛国华赖贤良郭华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前交通动脉显微外科手术
脑干实质性血管网状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
2006年
目的 探讨脑干血管网状细胞瘤(BSHs)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外科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实质性BSHs。结果 7例实质性BSHs,男性5例,女性2例,平均年龄23岁。临床表现缺乏特征性,MRI和DSA是主要诊断方法。肿瘤位于生长部位皆在廷髓背侧,小型(≤3cm)2例、大型(3.1~4cm)4例和巨型(〉4cm)1例。肿瘤全切6例,不全切1例。手术死亡2例,均为大型和巨型实质性肿瘤。5例病人平均随访1.6年。结论 BSHs多为实质性,巨大型实质性BSHs仍然是处理难题。术前供血动脉栓塞,亚低温降压麻醉、显微外科技术和围手术期心肺精心处理等综合措施可提高手术疗效。
郭华邓志峰毛国华祝新根赖贤良
关键词:脑干
垂体腺瘤显微手术入路选择探讨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垂体腺瘤不同显微手术入路的优缺点,以便临床更合理有效地选用手术治疗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8年7月经CT、MRI及内分泌检查确诊的124例垂体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这124例患者均经手术治疗,其中经颅入路手术切除肿瘤29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手术切除肿瘤91例,4例分期采取了上述两种入路手术切除。结果经颅入路手术全切除肿瘤19例,次全切除和大部分切除肿瘤10例;复发6例,死亡1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手术全切除肿瘤74例,次全切除和部分切除肿瘤17例;复发2例,无死亡病例。分期手术4例,全切1例,次全切除1例,大部分切除2例。结论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手术可作为各类中小型腺瘤和多数大型腺瘤首选的治疗手段;对于大型垂体腺瘤,肿瘤向鞍上和颈内动脉两侧膨胀生长者采用经颅和/或二期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手术治疗可有效提高肿瘤切除率,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赖贤良邓志锋毛国华祝新根沈晓黎郭华宋书欣江峰
关键词:垂体腺瘤手术入路显微手术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