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段小丽

作品数:114 被引量:1,185H指数:20
供职机构:北京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环境保护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6篇期刊文章
  • 23篇会议论文
  • 12篇专利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5篇环境科学与工...
  • 45篇医药卫生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6篇污染
  • 23篇多环芳烃
  • 21篇健康风险评价
  • 12篇环境健康
  • 10篇成人
  • 9篇环境污染
  • 8篇生物标志
  • 8篇生物标志物
  • 8篇污染物
  • 8篇标志物
  • 8篇PAHS
  • 7篇重金
  • 7篇重金属
  • 7篇环境健康风险...
  • 7篇健康
  • 6篇尿液
  • 6篇气中
  • 6篇空气污染
  • 5篇垃圾
  • 5篇儿童

机构

  • 98篇中国环境科学...
  • 27篇北京科技大学
  • 17篇中国环境监测...
  • 11篇中国科学院生...
  • 11篇中国疾病预防...
  • 9篇鞍山市环境监...
  • 8篇中南大学
  • 6篇江苏工业学院
  • 6篇四川省环境保...
  • 5篇北京大学
  • 4篇安徽医科大学
  • 4篇中国农业大学
  • 4篇太原市环境科...
  • 3篇辽宁师范大学
  • 3篇清华大学
  • 3篇厦门大学
  • 2篇北京中医药大...
  • 2篇北京师范大学
  • 2篇湖南师范大学
  • 2篇北京工业大学

作者

  • 114篇段小丽
  • 39篇王贝贝
  • 35篇赵秀阁
  • 34篇黄楠
  • 31篇聂静
  • 26篇张金良
  • 18篇王菲菲
  • 17篇王宗爽
  • 16篇魏复盛
  • 15篇曹素珍
  • 10篇杨洪彪
  • 10篇王先良
  • 10篇于云江
  • 9篇王丽敏
  • 8篇钱岩
  • 7篇王红梅
  • 6篇董婷
  • 6篇李天昕
  • 6篇陈奕汀
  • 5篇姜勇

传媒

  • 31篇环境与健康杂...
  • 10篇环境科学研究
  • 5篇环境与可持续...
  • 3篇中国环境科学
  • 3篇环境科学
  • 3篇生态毒理学报
  • 3篇2008年中...
  • 2篇环境监测管理...
  • 2篇环境与职业医...
  • 2篇毒理学杂志
  • 2篇第四届国家环...
  • 2篇中国环境科学...
  • 2篇中国毒理学会...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世界环境
  • 1篇世界科技研究...
  • 1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科技导报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中国职业医学

年份

  • 1篇2023
  • 4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7篇2015
  • 16篇2014
  • 7篇2013
  • 16篇2012
  • 6篇2011
  • 10篇2010
  • 11篇2009
  • 10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7篇2005
  • 4篇2004
  • 2篇2003
  • 3篇2002
  • 1篇2000
1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污染及其环境健康管理对策被引量:7
2012年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电子信息产业迅速发展,但在高速增长的同时,电子信息产业在加工、制造和工厂废物处理过程中也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健康损害问题,不仅危害环境,也危害普通周边居民和职业工人的健康。本文通过学习借鉴发达国家电子信息产业的环境健康管理经验,结合我国国情和现状,提出了针对我国的电子信息产业环境污染及其人群健康损害的环境健康管理对策和建议。
聂静段小丽王红梅张金良
关键词:电子信息产业环境污染
中国环境基准研究重点方向探讨被引量:20
2015年
环境基准是环境标准的科学依据,在国家环境质量评价和风险管理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它主要是依据特定对象在环境介质中的暴露数据,以及与环境要素的剂量效应关系数据,通过科学判断得出的,涉及环境化学、毒理学、生态学、流行病学、生物学和风险评估等前沿学科领域。国家环境基准研究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本文基于环境基准研究的学科特点和国际前沿,结合国家科技需求和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综合分析并提出了未来中国环境基准研究的重点研究方向:1)环境基准的理论与方法学;2)环境基准基础数据库;3)基准目标污染物的筛选甄别和优先排序技术;4)水体营养物基准;5)生物测试与毒性评价技术;6)人体暴露评价理论与相关技术;7)环境基准的审核和校对;8)环境基准与标准转化理论及其对环境管理支撑技术。本文从环境基准学科发展的角度,阐述了与环境基准研究紧密相关的8个重点研究方面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关键科学问题以及未来重点研究内容。同时指出,这些重要的研究方向是环境基准研究的根本,未来环境基准的长期战略发展必将是建立在各个重要方向长足发展的基础之上,环境基准研究也必带动这些方向的共同蓬勃发展,为环境地球化学、毒理学、生态学等学科领域发展注入活力。
赵晓丽赵天慧李会仙霍守亮徐建冯承莲许宜平段小丽王铁宇侯红孟伟吴丰昌
关键词:环境基准生态功能分区风险评估
多环芳烃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健康风险评估方法研究
段小丽王贝贝黄楠
实用新型专利提供一种可以同时采集大气的颗粒相样品和气相样品的对个体暴露空气中多环芳烃污染物的样品采集装置.可以同时采集颗粒物和气相中的多环芳烃,大大的提高采样的准确性;固定器设计成"两段式",可分别安装两段相同形状和质量...
关键词:
不同工作环境人群多环芳烃的日暴露总量被引量:16
2004年
研究了100名处于不同工作与生活环境人群14种PAHs化合物的24h个体呼吸(PM10和气相)及饮食暴露量.结果表明,参试人群按PAHs暴露量从大到小顺序排列为焦炉炉顶工人>焦炉炉侧工人>焦炉炉底工人>炼钢管理人员>办公室工作人员.焦炉工人BaP日暴露量可达8~25μg/d;焦炉工人PAHs日暴露量为一般人群的几十至上百倍,造成差异的原因主要是不同人群日呼吸暴露量的不同,而饮食暴露量的组间差异不大;除二苯并(a,h)蒽外的13种PAHs化合物日暴露量两两呈显著正相关.
段小丽魏复盛杨洪彪Zhang Jim Zhang Lin 许军
关键词:暴露量
我国北方某地区居民饮水暴露参数研究被引量:69
2010年
饮水率是决定人体对水中污染物暴露和健康风险评估准确性的关键暴露参数之一,但我国至今没有其公开的调查结果,更未发布过与其相关的参数手册.采用问卷调查和实际测量的方法,对我国北方某地区城、乡2500名居民的夏、秋季节直接饮水和食物间接饮水的特征进行了研究,并与国外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男性、女性和全体被调查者饮水率平均值分别为2852.8,2586.4和2720.5mL/d,各年龄段居民的食物间接饮水率都明显大于直接饮水率,在总饮水率中间接饮水率所占比例平均值达到62.4%;全体被调查者直接饮水率比美国和日本分别高36.0%和54.0%.开展饮水健康风险评价时,应考虑城、乡人群的差异,且不可忽略间接饮用水的影响,采用国外的饮水率将可能增加风险的不确定性.
段小丽王宗爽王贝贝李屹聂静于云江张金良
关键词:健康风险评估
人尿中1-羟基芘浓度与多环芳烃日暴露量的关系被引量:23
2005年
采集并分析了 10 0名不吸烟成人 2 4h的呼吸带空气 (PM10 和气相 )、食物及尿液样品 ,建立了尿中1 羟基芘与多环芳烃日暴露量的关系 结果表明 :晨尿 1 羟基芘 (μmol·mol肌酐 -1)浓度与芘、苯并 (a )芘等 13种多环芳烃日暴露量的对数线性回归方程拟合度R2 达 0 12— 0 6 7,方程各项参数也均达到了显著性水平 (P <0 0 0 1)
段小丽魏复盛张军锋杨洪彪许军吴国平张林
关键词:暴露量人尿晨尿苯并(A)芘多环芳烃1-羟基芘
非采暖期和采暖期居民体内多环芳烃生物标志物的比较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比较非采暖期和采暖期居民体内多环芳烃生物标志物的浓度。方法在太原市选取46名居民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在非采暖期和采暖期采集血液和尿液样品,测定全血中苯并(a)芘和7,8-二氢二醇苯并(a)芘-9,10-环氧化物(BPDE)DNA加合物的浓度以及尿液中1-羟基芘和3-羟基苯并(a)芘的浓度。结果居民非采暖期体内1-羟基芘、3-羟基苯并(a)芘、苯并(a)芘和BPDE-DNA加合物的浓度分别为(0.50±0.39)μmol/mol Cr、(0.000 9±0.000 8)μmol/mol Cr、(0.25±0.26)ng/ml和(15.13±6.77)个/108核苷酸;居民采暖期上述指标浓度分别为(0.93±1.24)μmol/mol Cr、(0.002 2±0.001 7)μmol/mol Cr、(0.65±0.48)ng/ml和(19.26±4.16)个/108核苷酸;采暖期体内各生物标志物浓度均高于非采暖期(P<0.05)。各种生物标志物之间仅有非采暖期3-羟基苯并(a)芘浓度与BPDE-DNA加合物浓度之间存在正相关(P<0.05)。结论本次调查居民的多环芳烃内暴露水平较高,且采暖期高于非采暖期。
方建龙段小丽汪海林刘力刘胜权王贝贝凌小凤徐东群
关键词:多环芳烃生物标志物采暖期非采暖期
关注暴露,防范风险--关于环境与健康工作切入点的思考
环境与健康工作的范畴是对人体暴露环境污染物到健康风险的评估、预测和有效管理、防范的过程,是环保和卫生部门当前工作的空白点,也是二者工作的交叉点。当前我国的环境与健康类型已经由“传统型”转变为“现代型”,也即由基础设施等不...
段小丽
关键词:环境监测污染物排放
某焦化厂周边大气PM_(10)重金属来源及健康风险评价被引量:54
2014年
为了解焦化厂周边大气PM10中重金属的来源及健康风险,于2012年6月采集了某焦化厂周边的PM10.使用微波消解-ICP-MS方法进行重金属含量的检测,并采用美国EPA人体暴露风险评价模型对大气颗粒物重金属进行人群健康风险的初步评价.结果表明,焦化厂周边PM10中10种重金属元素的浓度变化范围较大,在3.06×10-5~1.77×10-2mg·m-3之间,其中Cr的浓度最高,Co的浓度最低,致癌物质的浓度高于非致癌物质的浓度.焦化厂是其周边大气PM10重金属的主要来源,Ni是其主要的污染重金属.健康风险评价结果显示,成人的致癌风险比儿童大,工业区和学校存在较大致癌风险.而儿童的非致癌风险是最大的,居住区的非致癌风险不容忽视.致癌物质中Cd、Cr和As存在较大的潜在致癌风险,Ni和Co存在一定的潜在风险,非致癌物质中Mn的非致癌风险很大,应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
董婷李天昕赵秀阁曹素珍王贝贝马瑾段小丽
关键词:焦化厂重金属健康风险评价
太原地区食物中的林丹残留与人群摄食暴露
2009年
尽管我国有机氯农药已禁用多年,但环境和食物中仍有有机氯农药残留.以太原市为研究区域,采集了代表性的6类24种食物,测定了林丹残留量,分析了太原人群对林丹的口摄暴露风险.研究结果表明,24种食物中林丹残留量在未检出到1.5ng·g-(1湿重)范围内.残留量较高的为鱼、水果、蔬菜和肉类.多数食物残留浓度高于2005~2007年北京和沈阳类似调查的结果.与历史数据(1992、2000年)相比,食物中林丹残留浓度大幅度下降,动物类食物下降1~2个量级,蔬菜和水果降幅较小.目前各类食物中林丹残留量均低于国家和欧盟的相应标准.平均而言,各年龄段人群日均口摄暴露量也低于美国环保局的标准,但由于食物残留浓度、个体体重及膳食结构变异较大,导致个体暴露水平差别很大,各年龄段,特别是成年人中有少数人日均口摄暴露浓度超过美国环保局制定的0.3g·kg-1·d-1的允许标准.
刘迪邱炜珣夏忠欢王斌卢晓霞段小丽蒋秋静卢彬宋运学胡新新陶澍
关键词:Γ-HCH食物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