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友军
- 作品数:15 被引量:47H指数:4
- 供职机构: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南省科技厅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URL结合PCN-L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127例被引量:1
- 2003年
- 目的 探讨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理想治疗方法。方法 对127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采用输尿管镜下弹导碎石(URL)将结石推离至扩张段输尿管或肾盂,再结合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mini-PCNL)顺行取尽结石。结果 125例Ⅰ期取尽结石,2例改开放手术,手术成功率为98.4%。同时处理同侧肾盏结石24例,同侧输尿管上段狭窄2例,严重输尿管息肉5例。主要并发症肾出血的发生率为1.4%(2/127)。结论 URL结合PCNL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不仅缩短了患者的治疗时间,提高了结石清除率,而且可同时处理肾盏结石及输尿管狭窄、息肉等,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
- 曹友汉蔡晓建李解方丁平杨少陵刘志文段友军
- 关键词:输尿管上段结石PCNL肾盏结石同侧
- 前列腺增生症与前列腺癌微血管密度计数的比较被引量:7
- 2008年
- 目的测定正常前列腺(NP)、前列腺增生症(BPH)、前列腺癌(PC)三者中及前列腺癌不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中微血管密度计数,比较微血管密度计数在它们中的差别。方法应用链霉菌素抗生物蛋白-过氧化酶方法,用CD34单克隆抗体对正常前列腺、前列腺增生症、前列腺癌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采用Weinder方法对CD34标记的微血管密度进行定量计数。结果微血管密度在正常前列腺、前列腺增生症、前列腺癌三组中计数分别为15.10±2.33、27.63±3.67、60.20±15.53;微血管密度在PC高、中、低分化细胞病理学分级三组中的计数分别为44.30±3.90、56.10±4.61、81.47±5.90;微血管密度在前列腺癌临床分期A、B、C、D期四组中的计数分别为48.67±7.2、54.79±10.81、72.00±16.31、65.73±15.44,各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微血管密度计数在前列腺癌高于前列腺增生症、前列腺增生症高于正常前列腺,微血管密度计数在前列腺癌随着细胞病理学分级的降低和临床分期的升高而增加。
- 丁滔李解方丁平曹友汉刘志文段友军
- 关键词:微血管密度前列腺增生症前列腺癌
- 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中的困难及处理(附1780报告)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总结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MPCNL)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780例MPCNL术中所遇困难及采取的处理措施。结果术中困难包括:置管不到位212例,穿刺失败16例,导丝扩张时脱出48例,工作鞘脱出25例,术中大出血57例,取石后出血28例,各种原因导致二期取石675例(38%)。手术失败23例,其中转开放16例(3例作肾切除),放弃改其他方法治疗7例,手术成功率98.7%。结论术中穿刺失败、扩张时导丝脱出、置鞘失败及工作鞘脱出是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熟练的操作技巧,耐心细致的操作以及术中正确的处理措施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增加手术效果的关键。
- 曹友汉李解方蔡晓建丁平刘志文杨少陵段友军丁滔黄振国
- 关键词:尿路结石经皮肾穿刺取石术腔内技术并发症
- 小儿尿路结石116例临床分析被引量:6
- 2002年
- 目的 :提高对小儿尿路结石的认识。方法 :对收治的 116例小儿尿路结石的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 :肾结石43例 ,输尿管结石 14例 ,膀胱结石 34例 ,尿道结石 2 5例。占整个泌尿系结石的 2 .72 %。上、下尿路结石比为 1∶1.0 3。手术治疗10 7例 ,未见严重并发症。ESWL 6例 ,全部成功。自行排石 3例。结论 :小儿尿路结石少见 ,与成人尿路结石相比 ,有不同特点 。
- 佘湘群段友军
- 关键词:小儿尿路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术
- 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和开放手术的临床疗效比较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与传统开放手术比较,评价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和比较同期94例早期肾癌根治术的临床资料,其中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A组)55例,开放性肾癌根治术(B组)39例,对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及术后恢复情况等进行比较。A组患者肿瘤大小1.8~6.5(平均4.9)cm,B组患者肿瘤大小3.0~6.8(平均5.5)cm。患者术前均行B超、IVP、CT或MRI等检查明确诊断,临床分期均为:T1N0M0~T2 bN0M0。结果后腹腔镜组和开放手术组手术时间分别为(146±10.5)和(121±12.4)min(P>0.05),术中出血量分别为(80±12)和(210±17)ml(P<0.01),术后住院天数分别为(5.1±1.2)和(8.4±1.6)天(P<0.05)。两组病人术中术后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随访6~18个月未见肿瘤复发及转移。结论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与开放手术相比较,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对于局限性肾癌的肿瘤控制与开放手术相当,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曹友汉庞国富陈平锋许韩峰段友军刘志文蔡晓健李解方
- 关键词:腹腔镜肾癌根治术肾肿瘤
- 经皮肾穿刺取石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
- 目的:探讨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理想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64例输尿管上段结石采用经皮肾穿刺取石(PCNL)的临床资料。结果:464例中450例一期取尽结石,14例二期取尽结石。结
- 刘志文李解方丁平曹友汉杨少陵段友军丁韬黄振国
- 关键词:上段结石经皮肾穿刺取石
- 文献传递
- 前列腺癌膜联蛋白Ⅱ微卫星不稳定的荧光复合扩增研究
- 2014年
- 目的探讨膜联蛋白Ⅱ微卫星的不稳定对前列腺癌早期诊断的作用。方法使用荧光复合扩增的方法对16例前列腺癌组织、16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及16例正常人血样中的膜联蛋白Ⅱ的三个基因座进行扩增,检测PCR产物,分析其差异与疾病间的关系。结果膜联蛋白Ⅱ的D15S1185,D15S1292两个正常基因座在前列腺癌组织、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以及血液样本中扩增大小无差别;在AN2-di-repeat-NH的二核苷酸重复序列微卫星基因座区域表现差异,以扩增大小134 bp为分界线,前列腺癌组织与正常血液样本存在显著性差异(χ2=9.087,df=1,P=0.003),前列腺癌组织与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之间显著性不明显(χ2=1.997,df=1,P=0.158),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与正常血液样本之间有显著性差异趋势(χ2=3.405,df=1,P=0.065)。结论膜联蛋白Ⅱ二核苷酸微卫星基因座AN2-di-repeat-NH的多态性有可能成为早期前列腺癌的预警指标。
- 蔡晓健丁涛段友军黄振国刘志文王豪刘未斌许韩峰
- 关键词:前列腺癌微卫星
- 前列腺癌和前列腺增生症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
- 2008年
- 目的测定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在正常前列腺、前列腺增生症、前列腺癌三者中及前列腺癌不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应用链霉菌素抗生物蛋白-过氧化酶方法,分别用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多克隆抗体对正常前列腺、前列腺增生症、前列腺癌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评分方法对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表达阳性切片行定性评分。结果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在正常前列腺几乎无表达,在前列腺增生症低表达,在前列腺癌高表达,三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但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在不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强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在正常前列腺无表达、在前列腺增生症低表达、在前列腺癌高表达,表明其与前列腺增生症和前列腺癌的发生有关。
- 丁滔李解方丁平曹友汉刘志文段友军
- 关键词: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前列腺增生症前列腺癌
- 后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32例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32例经后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平均手术时间150min(90~210min),平均术中出血110mL(50~400mL),无术中大出血、内脏损伤、高碳酸血症、肺栓塞、胸膜损伤等并发症。引流管拔除时间24~72h,6-8天出院。病人随访6~12个月,无肿瘤复发及切口种植转移。结论后腹腔镜下根治性肾切除术安全可靠,疗效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曹友汉蔡晓健李解方许韩峰段友军黄振国
- 关键词:后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肾癌
- 输尿管镜对输尿管非结石梗阻性疾病诊疗的临床应用
- 2009年
-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对输尿管非结石梗阻性疾病的诊疗价值。方法回顾分析63例输尿管息肉、输尿管肿瘤、输尿管狭窄及输尿管囊肿等患者进行输尿管镜检及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63例输尿管疾病患者中输尿管狭窄28例,输尿管息肉17例,输尿管肿瘤12例、输尿管囊肿6例。活检33例,治疗49例,治愈率为94.0%(47/50)。结论输尿管镜有助于对输尿管非结石梗阻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微创、高效、安全的特点。
- 黄振国李解方张向阳丁平曹友汉刘志文段友军丁韬陈平峰
- 关键词:输尿管疾病输尿管梗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