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欧少端

作品数:5 被引量:29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文化科学电气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电气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社会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动力循环
  • 2篇双语
  • 2篇双语教学
  • 2篇混合工质
  • 2篇教学
  • 2篇工质
  • 2篇CO
  • 1篇电池
  • 1篇电池性能
  • 1篇电动
  • 1篇电动汽车
  • 1篇性能分析
  • 1篇氧化碳
  • 1篇有机工质
  • 1篇汽车
  • 1篇热力
  • 1篇热力性能
  • 1篇专业双语
  • 1篇专业双语教学
  • 1篇锂电池

机构

  • 5篇中南大学
  • 1篇南洋理工大学
  • 1篇湖南科技大学

作者

  • 5篇欧少端
  • 2篇陈卓
  • 2篇陈红荣
  • 2篇周乃君
  • 1篇杨晓力

传媒

  • 2篇长沙铁道学院...
  • 1篇太阳能学报
  • 1篇电源技术
  • 1篇洁净煤技术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13
  • 2篇200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基于CO_(2)混合工质动力循环的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四季性能分析
2023年
为高效转换塔式太阳能系统的聚光热量,将混合工质(CO_(2)/R290、CO_(2)/R600a和CO_(2)/R601a)应用于再压缩动力循环,建立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的热力模型,并基于典型日(春分、夏至、秋分、冬至)的辐照条件对系统热力性能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在混合工质不可燃的质量分数范围内,随着CO_(2)质量分数的增加,3种混合工质的系统热效率、效率和发电量均先升高后降低,最优质量分数分别为0.7/0.3、0.8/0.2和0.8/0.2。在3种混合工质中,CO_(2)/R290(0.7/0.3)的系统性能最佳,春分的系统热效率为18.99%,发电量为17.1 MWh。在不同典型日下,夏至系统热效率和效率略低于冬至,但其发电量最高。基于3种混合工质探究透平进口温度、循环最低温度、高温熔盐温度和分流比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系统存在最佳分流比使热效率和发电量最高,相应分流比的范围为0.70~0.75。
梁娅冉蔺新星苏文欧少端邢令利
关键词:热力性能
基于有机工质及CO_(2)的跨临界动力循环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22年
跨临界动力循环是一种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的热力系统,因其在中低温热能转换中循环效率高、经济性好等优势受众多学者关注。现有文献多针对跨临界动力循环的特定应用展开综述,鲜有关于循环结构、仿真模型及循环工质的一般性论述。以跨临界动力循环为主线,首先回顾已有的跨临界动力循环结构,介绍循环的热力学模型(稳态模型、动态模型)及经济性模型(系统成本模型、㶲经济模型),然后根据不同的循环工质(有机工质、CO_(2)和CO_(2)混合工质)重点阐述国内外跨临界动力循环的理论研究进展,最后简述近年来跨临界动力循环的试验研究现状。循环形式的构建将朝着与人工智能结合的方向发展,CO_(2)混合工质或将成为研究热点,同时亟需加大循环部件的研发及系统试验研究。
陈崇辉欧少端苏文李晓雅蔺新星周乃君
关键词:有机工质二氧化碳混合工质
“传热专题”双语互动教学过程所引发的思考
2009年
为使双语教学效果更佳,'传热专题'课程采用了互动式教学模式。结合教学实践活动,本文试图从教学法选择、课堂组织策划、教师素质以及教学管理等方面加以总结分析,以便提高认识为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奠定基础。
陈红荣陈卓欧少端
关键词:互动式教学双语教学教学管理
高校专业双语教学思考与实践被引量:19
2009年
本文对双语教学的内涵进行了解释,并对双语教学的教学模式进行了辨析和比较。文章总结了笔者承担双语教学任务中进行教学改革的一些经验与体会,并着重对双语教学教材、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选择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陈卓陈红荣欧少端
关键词:高校专业双语教学教改
基于PNGV电容模型的LiFePO_4电池性能仿真与实验被引量:8
2013年
电池的模型特性是车用电池管理系统SOC估算的重要基础。以某公司生产的60 Ah磷酸铁锂电池为对象,测定了电池的充放电特性;以选定的PNGV电容模型为基础,利用Matlab软件中Regress函数获得了充、放电方向电池模型辨识参数,并在Simulink中建立相应的仿真模型;结合复合脉冲功率(HPPC)循环实验、恒流放电实验和动态工况实验,验证了该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与适用范围,能够用于电池组动态特性的分析。
欧少端杨晓力周乃君
关键词:电动汽车磷酸铁锂电池参数辨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