栾贻信
- 作品数:35 被引量:98H指数:6
- 供职机构:山东理工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生态文化与科学发展研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软科学研究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 哲学认识世界的方式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解决方式
- 1999年
- 哲学是对世界的总体把握。但哲学把握的是一个矛盾的世界,这种矛盾集中反映在人身上,所以哲学对矛盾世界的把握,也就是对人自身的把握。哲学所把握的矛盾世界有两个层次:第一,人与外部世界的矛盾;第二,人自身精神世界的矛盾。人与外部世界的矛盾主要源于哲学对人的特殊把握方式。哲学以世界总体为对象,而世界的总体是包括人自身在内的整个物质世界。而哲学对包括人自身在内的世界总体的把握,又总是把人与世界的关系看作是“为我”的关系,然后才看作是一种为他(世界)的关系,而且为他最终还是为了人类自己。
- 栾贻信张子礼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
- 论文艺批评尺度的多维结构被引量:1
- 1990年
- 文艺批评是一种审美判断和科学判断相统一的活动,因而它的尺度是审美性、社会目的性和创造性相统一的多维结构。这种多维结构表现出了综合效应:(1)从系统论的角度看,批评主客体的互为交流活动,作为一种动态的系统,它的内在尺度表现为一种动态结构;(2)从系统整体性角度考察批评功能性尺度发挥的综合效用,既是一种批评方法,又是批评的原则;(3)从结构和功能发挥的层次性来看,批评的功能性尺度又处于不同层面,即审美性的内在层面、社会历史性的现实层面和创造性的中介层面。
- 栾贻信盖光
- 关键词:文艺批评家功能性审美感受社会性
- 马克思循环经济思想的复杂性原则被引量:3
- 2011年
- 马克思循环经济思想蕴涵着复杂性原则方法。循环经济发展实质是约束性和选择性的自组织聚集联合,目的在于通过资源消耗和废弃物产生的减量化适应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具体的循环经济系统是一定数量规模和特定形式的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活动协同形成的有机整体,具有显在的经济质的规定性和潜在的生态质的规定性;循环经济系统集聚,形成具有层次性、涌现性、多联通性和显在的生态质的规定性的复杂系统。
- 宋超栾贻信
- 关键词:循环经济
- 对教育社会地位的哲学思考
- 2000年
- 衣玉琛栾贻信
- 关键词:教育社会地位哲学思想高等教育
- 生态文化主客体模式论被引量:1
- 2004年
- 迄今为止人类经历了三大文化模式。首先,神性文化模式,它以农业文明为背景,表现为科学的幼稚与蒙昧,人对自然、社会的依赖,及理智、价值、情感的混融合一;其次,机械文化模式,以工业文明为背景,表现为科学的进步与扩张,人与自然、社会的对立与分裂,及事实存在与价值存在、理智与情感的对立与分裂,体现了文明进步的必然性,同时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第三,人类的必然选择是生态文化模式,以系统、生态存在论为基本思维范式,确认人类肉身存在的脆弱与局限,正确定位人类在自然中的位置,表现为科学的反思与成熟,人与自然、社会的相异相依,理智、价值、情感达到更高层次的融合,使自然与文化达到更高层次的辩证统一。
- 范爱贤栾贻信
- 关键词:文化生态文化
- 对走向知识经济时代的审美教育本质的思考被引量:2
- 2000年
- 本文以对教育与知识经济的关系、素质教育的整体结构特性的认识为基础,论述了当代审美教育观念和审美教育结构形态。认为,知识经济是特定意义上的教育经济,它促进了“经济——知识——教育”的关系向“教育——知识——经济”的关系的转化;素质教育是以主体教育为本位的教育,其本质是主体性素质与相关性素质、科学精神品质与人文精神品质、个体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的和谐一致;审美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内在变量,以其工具性价值与未来性价值、社会性价值与人主体性价值相统一的本质特性,渗透于文、理科课堂教学之中。
- 马龙潜栾贻信
- 关键词:审美教育科学美
- 论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精神文化特性
- 2012年
- 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其实质是生产力内在构成要素的转换,其中精神文化因素逐渐成为生产力发展的主导性要素,经济发展从客体性经济转向主体性经济。其本质内涵可以从三个层面加以理解:从传统的物质生产方式向现代性的物质生产方式转换,具有现代经济的精神文化特性,主体的精神文化因素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质上是一种从"直接劳动"向"科学劳动"的转变,具有鲜明的现代科学文化精神;发掘人的智能,以精神性的资源逐步替代物质性的资源,并以此为基础实现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转型。
- 栾贻信沈传河
- 关键词: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知识经济
- “象言”与“道”韵——儒道两家诗性语言学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 2007年
- 本文从语言哲学的角度研究儒道两家汉语言学思想的诗性特征及其对汉语言学发展的重要影响。认为不论道家还是儒家都强调汉语言以"象"为传意中介,"呈象"、"构象"是汉语言话语表达的核心机制,这充分显现了汉语的诗性特征。而汉字的象形又大都根植于自然的物象,就是这种人与自然的诗性关联既强化了"象"的隐喻述谓功能,同时也深化了汉语言的意蕴,使汉语言不仅仅是思想传达和交流的工具,同时也是艺术。
- 范爱贤栾贻信
- 关键词:儒道汉语诗性
- 生态文化存在论被引量:8
- 2004年
- 文章论述了生态文化的存在论。生态文化将存在理解为人—社会—自然组成的复合生态系统。其存在方式和存在状态可概括为三方面:一是从存在特性看,人、社会、自然是一种内在关联的具有共同存在特性的存在;从存在方式看,自然—社会—人复合生态系统的存在是一种以社会为中介的三方面既相互区别又相互关联的“共在”的存在;从存在的状态看,它是一种以人为主体,以自然为存在基础的人、社会、自然共生共荣的存在。
- 栾贻信陈红兵
- 关键词:生态文化存在论主体性主客体关系
- 生态美学的双重视角与结构层次--从生态哲学角度审视生态美学被引量:5
- 2009年
- 生态美学具有生态存在论和生态主体论(认识论)的双重视角,这两大视角贯通整个生态美学,具体体现于对古代美学具有否定意义的生态存在论美学和对现代主体论美学具有否定意义的生态主体论美学中,同时也体现在这两大美学具体存在形态的生态环境美学与生态文艺美学之中。由此,便形成了以生态存在论为基础的包括生态存在论美学、生态主体论美学、生态环境美学及生态文艺学的梯形结构层次。
- 栾贻信范爱贤
- 关键词:生态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