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东
- 作品数:31 被引量:114H指数:7
- 供职机构:本溪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更多>>
- 相关领域:冶金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转炉吹炼过程中氧分配比模型的研究
- 通过对转炉冶炼过程中氧分配比模型的比较及Mn,Si,P元素氧化机理的分析,应用冶金热力学和动力学建立了氧分配比模型.并根据生产数据的检验结果与模型预测结果的一致性,得出如下结果:供氧强度决定Mn,Si,P元素的氧化速度;...
- 万雪峰张贵玉林东彭飞邹宗树
- 关键词:转炉冶炼吹炼过程
- 文献传递
- 低碳钢包工作衬砖在本钢炼钢厂的应用被引量:1
- 2005年
- 林东白长柱毛晓刚孙凤春
- 关键词:炼钢厂钢包本钢衬砖低碳
- 基于炉气分析的熔池碳含量及温度变化研究被引量:10
- 2006年
- 根据物料平衡及反应平衡原理,利用炉气分析系统在线连续检测、分析数据,建立了转炉冶炼过程中碳含量及温度变化的动态模型。该模型计算结果与检测结果吻合较好,这表明:①通过烟气流量、成分及铁水质量和初始碳含量可动态地确定熔池中的碳含量;②以动态确定的碳含量为基础,结合炉气分析数据,再经热力学平衡分析,可预测熔池温度的动态变化。
- 张贵玉万雪峰林东彭飞邹宗树
- 关键词:转炉炼钢炉气分析动态模型热力学平衡
- 板坯连铸结晶器保护渣的研制与应用实践被引量:5
- 2004年
- 介绍研制开发适合本钢铸机生产工艺需要的中、低碳钢用的保护渣产品,经过工业试验以及一年来的生产应用实践证明,该产品为本钢铸机生产工艺顺行起着重要作用。
- 姜学锋陶力群林东宋满堂
- 关键词:连铸保护渣
- 复吹转炉炼钢过程数学模拟:动力学模型被引量:7
- 2004年
- 在对复吹转炉冶炼过程的机理分析的基础上,应用冶金热力学、动力学、传输原理和反应工程学理论,建立了描述冶炼过程的动力学模型,确定了模型的有关参数.作为模型的关键,根据钢中各元素竞争氧化反应的Gibbs自由能估算了吹入熔池中的氧参与各元素氧化反应的分配比率.
- 赵成林马嵩林东张贵玉邹宗树
- 关键词:复吹转炉炼钢动力学模型
- 炉气分析技术在转炉熔池温度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06年
- 通过对转炉内外二次燃烧率的分析,结合质量平衡和反应平衡理论,对熔池中碳和温度的变化进行了实验并与模型计算结果相比较,得出结论是:①在做好废钢和炉气密封工作的前提下,应用质量平衡可实现对熔池中碳的准确预测;②转炉内外的二次燃烧率均呈吹炼前期高、中期低、后期再次升高的变化趋势;③利用反应平衡理论可对吹炼中后期的熔池温度进行预测。
- 万雪峰张贵玉林东邹宗树
- 关键词:转炉冶炼炉气分析二次燃烧
- 复吹转炉炼钢过程脱碳模型被引量:6
- 2006年
- 通过分析复吹转炉脱碳过程的冶金机理,应用冶金热力学、动力学和传输理论,建立描述转炉脱碳过程的动力学模型,确定了模型的有关参数。模型的关键在于正确计算并比较钢液中[C]和[O]的传质速度,找到转炉冶炼脱碳过程的限制环节,并通过一系列热力学计算得到进入钢液的氧在各元素间的分配比例,从而得到转炉中脱碳反应的速度方程。将模型应用于本钢150 t转炉冶炼过程,模型在不同时刻的计算结果与现场实测值吻合较好。
- 林东赵成林张贵玉彭飞邹宗树
- 关键词:复吹转炉炼钢动力学模型
- 转炉炉气分析技术在本钢的初步应用被引量:9
- 2006年
- 结合本钢炉气分析在线系统,建立了应用物料平衡原理预测碳含量及根据反应平衡原理预测温度变化的转炉动态模型。模型预测结果表明:熔池中的碳含量是炉气流量及CO和CO2分压的函数,其中初始碳含量的准确程度对模型的最终预测结果影响最大。熔池温度是碳含量及炉气中CO和CO2分压的函数,其中吹炼过程的平稳性是模型最终预测结果准确获得的保证。并应用本模型对1 530炉次的历史炉气数据进行了离线分析与终点检测结果的比较,收到预期效果。
- 张贵玉万雪峰林东彭飞邹宗树
- 关键词:转炉炼钢炉气分析动态模型
- 钙处理工艺在连铸生产中的开发与应用
- 本文通过试验研究结果阐述了三种钙处理工艺的效果,总结出了达到钙处理目的的控制参数及宝贵的生产经验。
- 刘晓东林东宋满堂李德强
- 关键词:钙处理
- 文献传递
- 本钢板坯连铸结晶器保护渣的研制被引量:6
- 2003年
- 本文主要介绍了本钢对连铸结晶器保护渣的各种化学成分、物理性能的研究工作 .
- 林东姜学锋宋满堂
- 关键词:板坯连铸结晶器保护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