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涛
- 作品数:16 被引量:123H指数:6
-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阿芬太尼和瑞芬太尼减轻丙泊酚注射痛的效应观察被引量:13
- 2009年
- 目的比较阿芬太尼、瑞芬太尼预处理对丙泊酚注射痛的影响。方法将175例需在全麻下进行妇科手术的成年女性患者随机分为四组:阿芬太尼(1 mg/2 mL)组(AL组,n=43)、瑞芬太尼(0.01 mg/2 mL)1组(REM1组,n=43)、瑞芬太尼(0.02 mg/2 mL)2组(REM2组,n=45)及生理盐水(2 mL)对照组(n=44),30 s后注射丙泊酚。根据患者的主观感觉进行疼痛模拟评分(VAS),并记录注药期间出现的所有不良反应。结果REM2组和对照组各1例患者因静脉置管困难而排除。AL组、REM1组、REM2组三组患者出现的注射痛严重程度均明显轻于对照组(P<0.05),AL组在缓解丙泊酚注射痛上比REM1组和REM2组更有效(P<0.05),而REM2组在缓解丙泊酚注射痛上比REM1组有效(P<0.05)。用药组的丙泊酚注射痛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AL组中有1例患者在注药后出现了恶心;REM2组中有1例患者在注药完成后出现恶心,1例患者在注药过程中出现会阴搔痒。结论阿芬太尼与瑞芬太尼能有效缓解疼痛的发生。瑞芬太尼在预防丙泊酚注射痛时是有效的,且剂量应≥0.02 mg。
- 刘双庆毛燕飞杨涛侯炯
- 关键词:丙泊酚注射痛阿芬太尼瑞芬太尼
- 超声定位和体表异感定位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在肥胖患者上肢手术中的疗效比较被引量:9
- 2015年
- 目的比较超声定位和体表异感定位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在肥胖患者上肢手术中的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0月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择期行上肢手术的68例肥胖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体表异感定位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观察组患者则行超声定位。比较两组患者神经阻滞起效时间、神经阻滞效果、麻醉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肌皮神经[(4.4±2.1)min比(9.8±3.6)min]、桡神经[(4.2±1.3)min比(10.6±4.5)min]、正中神经[(6.4±2.5)min比(15.1±6.6)min]、尺神经[(7.3±3.0)min比(18.0±7.4)min]阻滞起效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正中神经、尺神经完全阻滞率、麻醉优良率分别为91.2%(31/34)、82.4%(28/34)、94.1%(32/34),与对照组的58.8%(20/34)、38.2%(13/34)、70.6%(24/3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体表异感定位相比,超声定位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起效快、成功率高、麻醉效果良好且并发症相对少,值得临床推广。
- 王恒跃吕虎文平山杨涛
- 关键词:超声定位肥胖上肢手术
- 腹横肌平面阻滞联合氟比洛芬酯对腹腔镜胆囊手术患者术后苏醒和疼痛的影响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探讨腹横肌平面(TAP)阻滞联合氟比洛芬酯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术后苏醒和疼痛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80例,年龄35~65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或Ⅱ级,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TAP阻滞组、氟比洛芬酯组、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TAP阻滞组于术前20min在超声引导下行双侧TAP阻滞,每侧予0.375%罗哌卡因20mL;氟比洛芬酯组于术前20min静脉缓慢注射氟比洛芬酯1mg/kg;联合组于术前20min同TAP阻滞组行双侧TAP阻滞,同时同氟比洛芬酯组给予氟比洛芬酯;对照组给予等容量的0.9%氯化钠溶液。观察并记录患者的手术时间(切皮至缝合完成的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停药至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和拔管时间(停药至拔除气管导管时间),分别于拔除气管导管后1h(T_1)、6h(T_2)、12h(T_3)和24h(T_4)评估患者咳嗽时的疼痛VAS评分,并观察苏醒期间的躁动情况。结果 4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和拔管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TAP阻滞组和联合组T_1至T_4时间点、氟比洛芬酯组T_1至T_3时间点的疼痛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时间点(P值均<0.05),TAP阻滞组和联合组T1至T4时间点的疼痛VAS评分均显著低于氟比洛芬酯组同时间点(P值均<0.05)。联合组轻、中、重度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值均<0.05);TAP阻滞组和氟比洛芬酯组重度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值均<0.05),轻、中度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联合组(P值均<0.05)。结论 TAP阻滞可减轻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术后疼痛,TAP阻滞联合氟比洛芬酯不仅提供了良好的术后镇痛,而且改善了患者的苏醒质量。
- 吉栋张晨玥徐冰丁宁杨涛侯炯
- 关键词:腹腔镜疼痛腹横肌平面阻滞氟比洛芬酯苏醒
- 不同用药方式对昂丹司琼预防术后镇痛后恶心、呕吐疗效的影响被引量:11
- 2006年
- 目的 比较不同用药方式对中枢性镇吐药昂丹司琼预防术后镇痛治疗后发生恶心、呕吐的疗效差异。方法 择期妇科手术患者120例按昂丹司琼用药方式不同分为四组:镇痛泵联合静脉用药组(A组)、镇痛泵用药组(B组)、静脉用药组(C组)和对照组(D组),每组30例。记录手术结束后的不同时间点(0、1、3、6、12和24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以及不同时间段内(0~1h、1~3h、3~6h、6~12h、12~24h)恶心、呕吐发生例数。结果 不同时间点组内和组间VAS差异无显著意义。恶心、呕吐发生率在A组和C组间以及B组和D组间差别无显著意义。而A组和B组间以及C组和D组间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术后静脉注射昂丹司琼较其他用药方式可明显减少术后镇痛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
- 侯炯杨涛晨光邓小明
- 关键词:昂丹司琼用药方式术后镇痛恶心呕吐
- 胫骨平台骨折术后高度丢失的原因及对策
- 目的:分析随访病例术后平台高度丢失的原因并提出对策,提高胫骨平台骨折手术解剖复位率.
方法:对2000年1月至2003年6月间在某院治疗的不同类型胫骨平台骨折进行回顾,对有良好随访的57例达解剖复位或接近解剖复...
- 王秋根王家林陆晴友王万宗吴剑宏汪方方大标杨涛汤旭日张秋林沈洪兴纪方禹宝庆许硕贵唐昊张春才
- 关键词: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创伤性骨关节炎解剖复位
- 文献传递
- 重视Hoffa骨折的治疗
- 目的:全面探讨股骨髁冠状面骨折(Hoffa骨折)的发生机制、分类、诊断、治疗以及并发症防治等问题.
方法:7例通过手术切开复位松质骨拉力螺钉对骨折碎块进行固定,1例移位不明显的内侧髁骨折通过下肢伸直位石膏治疗....
- 王秋根杨涛禹宝庆张秋林纪方沈洪兴王万宗唐昊李强
- 关键词:HOFFA骨折股骨髁冠状面骨折内固定拉力螺钉
- 文献传递
- 胫骨平台骨折术后高度丢失的原因及对策
- 目的 分析随访病例术后平台高度丢失的原因并提出对策,提高胫骨平台骨折手术解剖复位率.
方法 对2000年1月~2003年6月间在我院治疗的不同类型胫骨平台骨折进行回顾,对有良好随访的57例达解剖复位或接近解剖复...
- 汤旭日王家林陆晴友王万宗吴剑宏汪方方大标杨涛王秋根张秋林沈洪兴纪方禹宝庆许硕贵唐昊张春才
- 关键词:胫骨平台骨折外科治疗
- 文献传递
- 椎管内麻醉对老年骨科手术的临床价值
- 2016年
- 探究椎管内麻醉对老年骨科手术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3月~2016年9月间收治的54例老年骨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28例,对照组26例,实验组采用椎管内麻醉,对照组采用全身麻醉,观察对比两组治疗各时段平均血压及心率及MMSE评分。结果:两组麻醉前、麻醉后、术中、术后平均血压与心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麻醉前及麻醉后6h、麻醉后12h的MMES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24h及72hMMES评分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骨科手术患者采用椎管内麻醉安全、可靠,有助于恢复认知功能,值得采用。
- 刘馨谣徐铮昊杨涛
- 关键词:椎管内麻醉骨科手术
- Hoffa骨折的治疗被引量:47
- 2005年
- 杨涛王秋根沈洪兴禹宝庆张秋林纪方谭瑞星唐昊中
- 关键词:HOFFA骨折冠状面骨折膝关节内愈合质量股骨髁软组织
- 瑞芬太尼复合麻醉患者术后痛觉过敏发生的评价被引量:14
- 2010年
- 瑞芬太尼是一种超短效阿片类药物,其可被血液和组织中的酯酶迅速代谢清除,作用恢复迅速.但大量的临床实践表明,瑞芬太尼复合麻醉患者术后疼痛发生较早,疼痛程度较重,术后镇痛药物的需要量明显增加.这种疼痛发生的原因目前存在较大争议,有学者认为是瑞芬太尼停用后镇痛作用消失太快[2],但也有学者认为是瑞芬太尼诱导机体产生了痛觉过敏[3].本研究拟评价瑞芬太尼复合麻醉患者术后痛觉过敏的发生情况.
- 陈辉熊源长邓小明范晓华杨涛包睿孟岩
- 关键词:芬太尼复合麻醉痛觉过敏瑞芬太尼疼痛发生阿片类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