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志刚

作品数:20 被引量:100H指数:6
供职机构: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病原微生物生物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细胞
  • 6篇复发
  • 6篇复发性
  • 4篇单克隆
  • 4篇单克隆抗体
  • 4篇抗体
  • 4篇抗原
  • 4篇克隆
  • 4篇口疮
  • 4篇复发性口疮
  • 2篇酸酶
  • 2篇染色
  • 2篇细胞抗原
  • 2篇疗效
  • 2篇磷酸酶
  • 2篇酶类
  • 2篇免疫
  • 2篇活性
  • 2篇碱性磷酸酶
  • 2篇碱性磷酸酶类

机构

  • 19篇军事医学科学...
  • 4篇解放军第98...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成都军区总医...

作者

  • 19篇杨志刚
  • 5篇白炎
  • 5篇马景虎
  • 5篇范学东
  • 5篇姜军松
  • 4篇赖春宁
  • 3篇孙瑛勋
  • 3篇赵春华
  • 3篇陈建中
  • 3篇沈倍奋
  • 2篇陈勇
  • 2篇马布仁
  • 2篇唐晓农
  • 2篇黄荣清
  • 2篇冯锐
  • 2篇杜泽涵
  • 1篇汪美先
  • 1篇颜贤忠
  • 1篇王小宁
  • 1篇马贤凯

传媒

  • 3篇实用口腔医学...
  • 2篇解放军医学杂...
  • 2篇上海免疫学杂...
  • 2篇全国免疫标记...
  • 1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临床皮肤科杂...
  • 1篇波谱学杂志
  • 1篇分析测试学报
  • 1篇免疫学杂志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06
  • 1篇2001
  • 1篇2000
  • 3篇1999
  • 2篇1998
  • 2篇1996
  • 1篇1995
  • 1篇1993
  • 2篇1991
  • 1篇1990
  • 3篇1989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复发性口疮病灶TNF/sTNFR失衡在其致病机制中意义被引量:6
2001年
目的 :为验证肿瘤坏死因子 (TNF)及其可溶性受体 (s TNFR)失衡导致复发性口疮发病的假说。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法检测组织标本中 TNFα、TNFβ及 s TNFR分泌水平 ,复发性口疮 (RAU)活动期患者 2 1例作为研究组 ,无 RAU病史的口腔粘膜外伤 2 3人作对照组。结果 :RAU病灶中 TNFα、TNFβ分泌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RAU粘膜病灶的 s TNFR- 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但 RAU病灶中口腔粘膜固有层单个核细胞分泌s TNFR- 并未升高。结论 :RAU患者的 TNFα分泌增多 ,但其粘膜固有层单个核细胞分泌 s TNFR- 的数量并未相应升高。RAU患者 TNF与 TNF天然抑制因子分泌失衡在其致病机制中占有重要意义。
姜军松杨志刚陈建中范学东马景虎
关键词:复发性口疮病灶TNFSTNFR
应用微波炉加快免疫染色技术的探讨被引量:2
1993年
本文利用微波炉产生的微波能,可以加速分子间运动这一原理,应用到免疫染色之中,大大缩短了抗原、抗体反应时间,建立了一种快速、灵敏、简便的方法。可用于细胞表面抗原的研究或白血病的诊断。
赖春宁杨志刚陈勇沈倍奋
关键词:单克隆抗体免疫染色
用单克隆抗体检测人IL-2分泌细胞被引量:12
1991年
IL-2在免疫应答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的调节作用。IL-2活性的异常与一些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因而,测定生理状态下IL-2的水平有助于了解机体的免疫状态,但它在体液内(如血浆)含量极微。
王小宁杨志刚马筠孙丽梅赵春华马布仁罗荣诚马贤凯汪美先
关键词:单克隆抗体IL-2细胞活性
复发性口疮病灶γδT细胞增多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5
1999年
为探明复发性口疮患者局部病灶单个核细胞有否免疫激活或免疫缺陷,通过三色免疫荧光染色技术结合流式细胞仪活细胞分析技术,检测研究对象的淋巴细胞表型,复发性口疮(RAU)活动期患者41例作为研究组,无RAU病史的口腔粘膜外伤35例作为对照组。结果显示,RAU活动期患者γδT细胞数量(平均9.0%)明显高于对照组(平均3.0%,P<0.001)。实验表明患者在发作期存在免疫刺激,但刺激物的本质尚未明确,巨细胞病毒和带状疱疹病毒可能涉及这一免疫刺激过程。
姜军松杨志刚唐晓农马景虎范学东吕兴标
关键词:口疮复发性RAUΓΔT细胞
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阿弗他溃疡远期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06年
陈建中姜军松杨志刚潘震亚马景虎
APAAP桥联酶标技术的建立及初步应用被引量:36
1989年
本文运用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获得5个产生抗碱性磷酸酶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同时设计一种改良ELISA方法用于筛选抗碱性磷酸酶单克隆抗体。筛选出的单克隆抗体能与碱性磷酸酶结合形成可溶性的复合物,即碱性磷酸酶一抗碱性磷酸酶抗体(APAAP)复合物。这些APAAP复合物仍保留有较高的酶活性,并可改良ELISA方法确定其酶一抗酶抗体的配制比例。在免疫组化染色中,APAAP复合物通过桥联二抗及显色系统能在组织原位较好地显示与一抗相对应的抗原物质。这种APAAP桥联酶标记技术显色鲜明,染色背景清晰,染色后的组织形态仍保存完好。APAAP桥联酶标记技术结合免疫金银染色进行免疫组化双重标记也取得了满意的标记效果。初步应用结果表明APAAP桥联酶标记技术是一种简便、灵敏、易于推广的实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杨志刚孙瑛勋白炎刘雪桐
关键词:单克隆抗体
人淋巴瘤白血病细胞系Molt-4的^(31)P核磁共振研究被引量:6
1996年
用31P核磁共振(NMR)观察了人淋巴瘤白血病细胞系Molt—4的31P谱.NMR测试温度为37℃、20℃和4℃时.随着测试时间增长,细胞31P谱中ATP峰降低,无机磷峰升高.细胞31P谱的变化随测试温度降低依次减缓.实验温度为4℃,从收集细胞至开始NMR累加在30min内.NMR累加在60min内,获得活细胞的稳定的31P谱.根据细胞内无机磷的化学位移数值,对细胞内pH值进行了测定.
黄荣清杜泽涵杨志刚冯锐
关键词:MOLT-4细胞
^(31)P核磁共振观察γ-干扰素对Molt-4细胞作用后含磷代谢物及pH变化被引量:4
1998年
Molt_4细胞的31P核磁共振谱由磷酸单酯、无机磷(Pi)、双磷酸双酯、三磷酸腺苷(ATP)的共振峰组成。用31P核磁共振观察了γ-干扰素对Molt_4细胞作用后含磷化合物的变化。根据Pi的化学位移对Molt_4细胞内pH进行了监测。31P核磁共振能一次同时监测细胞内多种含磷代谢物,是一种无损伤研究细胞代谢的有效方法。
黄荣清杜泽涵杨志刚冯锐李光玉颜贤忠
关键词:MOLT-4细胞Γ-干扰素干扰素NMR
IGSS-APAAP双重标记技术的建立
杨志刚白炎
关键词:碱性磷酸酶类染色(生物学)银同位素同位素双标记细胞抗原金同位素
复发性口疮患者肿瘤坏死因子活性水平及病因学意义探讨被引量:14
1998年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TNF)与复发性口疮的关系。方法:采用结晶紫染色法,以L929细胞作为靶细胞,对复发性口疮(RAU)活动期与缓解期患者及口腔粘膜外伤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泌TNF的水平进行生物活性检测,每例RAU配对一位相匹配的健康对照。结果:RAU活动期患者未经内毒素诱生的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分泌TNF的水平显著升高,而口腔粘膜外伤患者的TNF分泌水平与健康对照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TNF在RAU致病机理方面占有重要地位。
姜军松唐晓农杨志刚马景虎范学东
关键词:口疮口腔粘膜溃疡肿瘤坏死因子病因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