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仪
- 作品数:42 被引量:217H指数:7
- 供职机构:西南民族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成都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央高校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 加入WTO后四川民族地区面临的人才挑战
- 世界贸易组织的法规、法律体系十分庞大,以WTO规则进行国际贸易,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需要专门人才从事的领域。中国加入WTO后,相关人才的匮乏显而易见,民族地区尤甚。由于历史原因,四川民族地区以中专和大专学历为主、以思政专...
- 庄万禄来仪
- 关键词:加入WTO学历结构
- 文献传递
- 从反贫困角度解读“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理论
- 中央提出的“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理论,意义重大。在我国的“十一五”发展规划中,反贫困斗争继续成为全党和各级政府最为重要的任务之一。我国的少数民族地区是我国反贫困的主战场,实践证明:动员全国、全社会的力量帮...
- 来仪
- 关键词:共同繁荣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反贫困
- 论国家保障各民族的合法权益被引量:4
- 2007年
- 新中国坚持马克思主义民族平等、团结的基本原则,确立了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根本立场。国家通过立法、司法、民族政策以及其他行政举措等多种方式和途径,保障各民族的合法权益并形成了相关的保障机制。在此过程中,我国各民族获得了国家主人翁的权利和地位,各民族人民的利益得到了比较有效的保护,为维护国家统一、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和共同繁荣发展提供了基本保证。
- 来仪
- 关键词:各民族合法权益民族平等民族关系
- 当前成都市藏商群体的基本特点及其现实意义被引量:1
- 2014年
- 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机制所释放的制度红利既促进了民族地区的快速发展,也催生了大批多种所有制的企业、企业家以及商界人士。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以及经济发展内在的"拉力"与"推力"的博弈过程中,民族地区的人口和资本不断地流入发达地区。成都市是我国西部地区的特大中心城市之一,改革开放以来,藏族商人群体在该市的形成与发展已经成为少数民族"商界"研究的典型代表,该群体无论在数量、经营范围、经营规模等方面都颇具特色。该群体的存在应该成为当前城市民族工作关注的重要内容。
- 来仪肖灵万德金
- 关键词:民族关系民族工作
- 民族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再思考被引量:20
- 2017年
- "民族团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高扬的一面旗帜。我国民族高校是各民族人才、多元文化汇集之地,让学生们拥有民族团结的坚定信念,成为自觉维护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接班人,一直都是党和政府、学校及教育工作者努力的目标。60多年来,通过专门的课程设置、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形式多样的方式方法去实现这一目标已经成为民族高校对学生进行民族团结教育的传统路径。当前,进一步提升这种教育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是民族高校在新的历史阶段必须直面的问题。
- 来仪
- 关键词:民族高校大学生民族观民族团结
- 禁伐令实施之后的思考
- 2000年
- 来仪
- 关键词:森林火灾林木生态环境地理环境
- 浅论当前我国的城市民族问题
- 2016年
- 城市化是当前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一个时代特点,目前我国已有600多个城市,虽然它们在地理位置、人口规模、政治地位、经济实力、区域辐射力和影响力等方面各不相同,但却共同具有多民族构成的鲜明特征。与此相联系,城市民族问题不但客观存在,而且也已经成为城市管理者必须直面的挑战之一。
- 来仪
- 关键词:民族问题城市化中国现代化建设人口规模政治地位
- 民族意识与民族认同——基于范式比较视角的研究综述被引量:1
- 2015年
- 多年来,民族理论界在民族主观心理研究方面形成了民族意识与民族认同这样两种不同范式,它们之间在研究路径方面的差异以及特点也形成了相关学术争论的基础。基于社会情势变化、学术环境变化、科研管理机制变化等原因,相对于民族意识研究范式而言,民族认同研究范式在近期呈现强势发展趋势。两种范式各有长短,二者加强沟通,追求良性互动,有利于民族理论学科的知识积累和知识再生产,另外,需要立足中国国情加强本土化建设、面向全球化进行学术规范化建设以及立足共同选题加强学术交流三者并重。
- 肖灵来仪
- 关键词:民族意识民族认同研究范式民族理论
- 对西藏扶贫与应届大学生人力资源结合之路径的思考
- 大学生作为当代社会高知识结构的人才群体,是我国各个建设领域的有生力量和人才储备库。动员、组织以及用合理的机制和手段配置这些宝贵的人力资源是动员全国、全社会的力量参加西藏反贫困的有效补充形式之一。笔者建议吸纳美国的"为美国...
- 来仪
- 关键词:大学生
- 文献传递
- 藏彝羌民族宗教与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研究报告——民族地区公共领域宗教透视被引量:7
- 2014年
- 本研究选择了我国西部藏、彝、羌族宗教作为研究对象。藏区为制度宗教,彝区为毕摩宗教,羌区为民间宗教。三种宗教作为西南民族宗教不同类型的代表,对于民族地区民族团结产生不同影响。由此,本研究针对藏区藏传佛教、彝区毕摩宗教和羌区民间宗教的情况,揭示了其各自在当地公共领域中的价值、宗教与民族团结之间的关系、对于和谐社会到底发挥着什么样的功能,以及这种功能在社会变迁过程中有何变化等。认为三种宗教作为各自独立的意义系统,长久以来为各地区的信仰族群提供了关于社会规范和价值体系的神圣解释;其作为各族民众的深层心理和情感依托,对于加强和巩固族群内部的团结和发展、调整族群之间的关系具有相应的作用。即使是在当今社会,各大宗教无论是在私人空间还是公共领域,仍然发挥着重要影响。它们要么与政府,要么与其他民间力量一起,维系着适应现代社会的传统社会价值,规范着新的社会伦理道德的形成,进而形塑其社会成员的思想与行为,共同构建社会转型期的公共领域。因此,我们应正视宗教将长期存在的现实,尽量发挥传统宗教中的积极因素,扩展其适应现代社会的内容,改善其生存处境,充分发挥各宗教信仰群体的正面辐射作用,从而让古老的宗教为民族团结与现代社会和谐发展发挥应有的作用。
- 蔡华来仪贾银忠蓝李焰刘星
- 关键词:民族宗教民族团结公共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