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筑眉

作品数:4 被引量:25H指数:3
供职机构:贵州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生物学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2篇黑颈鹤
  • 2篇白冠长尾雉
  • 1篇食性
  • 1篇鸟类
  • 1篇种群
  • 1篇种群密度
  • 1篇自然保护
  • 1篇自然保护区
  • 1篇卵孵化
  • 1篇卵径
  • 1篇孵化
  • 1篇保护区
  • 1篇产卵
  • 1篇产卵孵化
  • 1篇产卵时间
  • 1篇出雏
  • 1篇雏鸟

机构

  • 3篇贵州科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佛罗里达大学
  • 1篇北京自然博物...

作者

  • 4篇李筑眉
  • 1篇李德浩
  • 1篇王有辉
  • 1篇吴至康
  • 1篇李峰
  • 1篇蒋鸿
  • 1篇余志刚

传媒

  • 3篇贵州科学
  • 1篇动物学杂志

年份

  • 1篇2011
  • 1篇1991
  • 2篇198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黑颈鹤巢、卵和雏鸟的观察被引量:5
1989年
对于黑颈鹤(Grus nigricollis)的营巢习性、卵及其雏鸟的生物学观察,至今国内外报道甚少。笔者1986年和1987年在四川的若尔盖、青海的龙宝滩和青海湖泉湾,对九窝繁殖的黑颈鹤进行了观察。现报道如下。一、巢的类型与巢材黑颈鹤是一种营地面巢的鸟类。繁殖区限于青藏高原的湖泊沼泽湿地。巢地建于这些环境的湖中小岛、草墩和水草丛中,根据置巢环境,分别为岛地巢、泥堆巢、草墩巢、草丛巢和临时巢五种类型。
王有辉吴至康李筑眉李德浩周志军玛丽.安娜.比索普
关键词:出雏卵径产卵孵化产卵时间
我国的黑颈鹤与研究被引量:15
1989年
黑颈鹤芷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分布范围在北纬26°43′—39°,东径79°45′—104°18′之间;垂直分布,繁殖区在海拔2500—5000米,越冬区在海拔2200—4000米;数量在800只左右。 繁殖地四川若尔盖4—9月与越冬地贵州草海地区10—3月的主要气候指标基本相似。 在自然条件下,黑颈鹤的食物主要取食植物,一般不寻觅动物性食物。
王有辉吴至康李筑眉江亚猛
关键词:黑颈鹤食性
白冠长尾雉的分布与种群密度被引量:5
1991年
白冠长尾雉(Syrmalicus reevesii)是中国的特有种、现今分布仅限于中国中部的山地,约当北纬26°~34°,东经104°~117°之间,是典型的东洋界物种。垂直分布的高度为海拔200~2,600m,海拔1,000m左右为最适宜的栖息范围。白冠长尾雉是典型的林栖鸟类,栖息的生境为亚热带常绿林和常绿、落叶混交林。典型栖息地的种群密度每平方公里为6只左右。
昊至康李筑眉许维枢
关键词:白冠长尾雉种群密度
妥打自然保护区鸟类及白冠长尾雉消失原因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2007~ 2008年对妥打自然保护区的鸟类资源进行了调查,共计发现鸟类85种,隶属于12目34科。其中发现原来在核心区大量分布的白冠长尾雉现已消失,而白腹锦鸡和雉鸡则占领了核心区。本文对白冠长尾雉消失的原因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余志刚蒋鸿李峰李筑眉
关键词:鸟类白冠长尾雉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