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立春
- 作品数:35 被引量:134H指数:8
- 供职机构:昆明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胆囊结石患者血液粘度的初步测定被引量:4
- 1995年
- 对26例胆囊结石患者的血液粘度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胆囊结石患者的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全血还原比粘度都高于正常值,除男性患者的血浆比粘度外,其差异都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且全血还原比粘度的差异还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02~0.001).
- 杨海珉郝天锡李立春张小文周建莉吴杰和丽军
- 关键词:胆结石血液粘度
- 慢性胰腺炎的诊断和治疗被引量:10
- 2004年
- 目的总结慢性胰腺炎(CP)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97例CP病人的临床资料和诊治体会。结果病因方面,为嗜酒5年以上、胆系结石和急性胰腺炎病史分别占46.6%,35.0%和17.5%。临床表现上,长期慢性腹痛、体重减轻3㎏以上、糖尿病分别为98%,40%,17.5%。影像学检查的阳性率B超90%,CT、ERCP、MRCP均为100%。临床和影像根据发现为胰头肿块、钙化结石、假性囊肿或仅有胰腺外型和胰管明显改变,分为四川临床类型,分别占27.8%、29.8%、28.9%和13.4%,全组非手术治疗42例,症状减轻者38例(90%);手术治疗55例,效果良好者43例(78%),疼痛明显减轻者10例(18%)。结论CP的诊断主要依靠现代影像学检查。症状较轻、无明显胰、胆管梗阻者可行非手术治疗。外科治疗应根据病变发现和临床类型,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
- 王炳煌张小文李晓朱红王琳李越华崔江云李立春
- 关键词:慢性胰腺炎
- 纤维胆道镜在肝内胆管结石外科治疗中的价值被引量:13
- 2003年
- 目的 总结临床应用纤维胆道镜的经验 ,评价纤维胆道镜在肝内胆管结石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总结手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 2 799例 ,按是否配合使用纤维胆道镜的情况分 3组分析研究 :A组 2 0 7例 ,仅切开肝外胆管器械取石 ,未配合使用纤维胆道镜 ;B组 10 5 1例 ,术中用器械取石 ,术后应用纤维胆道镜检查取残石 ;C组 15 4 1例 ,术前经良好的胆管造影 ,术中、术后应用纤维胆道镜取石。结果 术中未用纤维胆道镜检查取石的术后残结石率 39% ,术中应用纤维胆道镜检查取石的术后残石率 5 % ,术中和 /或术后均用纤维胆道镜取石的最后残石率 2 .5 4 %。平均 6年半随访的结果优良 :C组优于B组 ,B组优于A组 ,均经 χ2 检验P <0 .0 5。结论 胆道内镜技术与外科手术联合应用可有效降低肝内胆管结石术后残余结石率 ,提高治疗效果 。
- 李立春朱红李越华王炳煌
- 关键词:胆管结石肝内胆管纤维胆道镜
- 良性胆管狭窄瘢痕中CD_(68)、TGFβ_1、α-SMA的表达被引量:10
- 2007年
- 目的探讨良性胆管瘢痕性狭窄的形成机制。方法收集14例良性胆管瘢痕性狭窄的胆管瘢痕组织,用10例正常胆管作为对照,分别用光镜、SEM、TEM观察其形态学特点;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分别检测CD_(58)、TGFβ_1、α-SMA在两组中的表达及定位。结果胆管瘢痕存在以巨噬细胞(MΦ)为主的炎细胞持续浸润,缺血缺氧和MFB等特点。CD_(68)、TGFβ_1、α-SMA在胆管瘢痕中表达较强,与正常胆管有显著差异。CD_(68)主要表达于MΦ。α-SMA表达于MFB的胞浆、血管平滑肌组织、胆管平滑肌。胆管瘢痕中新生血管增多,部分管壁明显增厚。TGFβ_1主要表达于肉芽组织、FB、MΦ等炎细胞。结论胆管瘢痕中存在以MΦ为主的持续慢性炎症,MΦ通过分泌TGFβ_1导致胶原纤维过度沉积、改建不良和MFB的形成,引起胆管瘢痕性狭窄。胆管瘢痕的缺血可能是加剧良性胆管狭窄形成的重要原因。
- 张小文施国明邹浩朱红王炳煌李晓李立春
- 关键词:胆管狭窄CD68Α平滑肌肌动蛋白
- 肝部分切除胆肠吻合治疗肝内胆管多发结石并狭窄3例报告
- 1995年
- 肝内胆管复杂,多发结石并多处狭窄治疗困难,一般肝叶肝段切除、U形管支撑、胆道镜取石均难解决肝内胆管多处狭窄并多发结石的问题。作者采用第4、5、6肝段部分切除显露并剖开肝门、左右肝管及右肝各段胆管狭窄部位,取出各肝段胆管结石,将剖开的肝内外胆管与空肠大口吻合冶疗3例。术后恢复良好,至今无复发,效果满意:
- 王炳煌张小文张天玉李立春李晓朱虹
- 关键词:胆肠吻合肝内胆管多发结石肝管
- 单纯胆囊结石之肝脏病理学改变被引量:2
- 1994年
- 应用光镜、扫描电镜对单纯胆囊结石患者的肝活组织进行观察研究。结果发现:尽管病人临床上无肝功能损伤表现,但肝脏有不同程度的损伤,表现为早期的肝细胞水变性和随病程延长而加重的肝汇管区、肝窦和中央静脉纤维组织增生,严重者甚至出现早期肝硬化征象,且临床和病理观察均无明显胆汁淤积表现,说明纤维增生与淤胆无关.增生的胶原部分来自贮脂细胞,井可能由肝细胞合成,这提示肝损伤可能有免疫反应参与.指出单纯胆囊结石虽然临床上无肝功受损表现,但不可忽视患者肝脏的潜在性损伤.
- 金克炜张天玉王炳煌高倩李立春
- 关键词:胆囊结石纤维增生
- 对腹腔镜胆囊切除适应证选择的浅见被引量:5
- 1995年
- 对腹腔镜胆囊切除适应证选择的浅见王炳煌(昆明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肝胆胰外科昆明650101)近年来国内外广泛开展LC,对于适应证的选择和中转开腹手术的掌握各有己见。据我们的体会,在开展LC的初期应选择病程较短、急性炎症发作较少、估计粘连不多、有症状的单...
- 王炳煌李立春
-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开腹胆囊切除
- 肝内胆管结石与肝内钙化病灶的鉴别诊断被引量:1
- 1999年
- B超、CT广泛用于临床肝胆系统的影像学诊断,其简单、方便、无损伤,明显提高了对肝胆系统疾病的诊断水平。但肝内胆管结石与肝内钙化在B超或CT的影像表现相似,容易混淆。结合我院肝胆外科1994年9月~1998年5月因B超或CT报告为肝内胆管结石行ERCP...
- 李晓王炳煌王琳朱红李立春
- 关键词:胆结石
- 阻塞性黄疸患者并发肾功能损害时血清一氧化氮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2
- 2003年
- 目的 探讨阻塞性黄疸患者并发肾功能损害时血清一氧化氮 (NO)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 2 5例阻塞性黄疸并发肾功能损害患者的血清NO、一氧化氮合成酶 (NOS)活性、BUN和Cr值进行检测 ,并以 2 6例健康者作为正常对照。结果 阻塞性黄疸组BUN和Cr高于正常对照组 (P<0 .0 1 ) ,而NO和NOS则低于正常对照组 (P<0 .0 1 )。相关分析显示 ,NO与BUN和Cr呈负相关关系 ,其相关系数分别为 - 0 .41 9和 - 0 .553(P<0 .0 1 )。结论 阻塞性黄疸并发肾功能损害时其血清NO和NOS下降 。
- 王华李智宇张小文李越华李立春王炳煌
- 关键词:一氧化氮阻塞性黄疸肾功能障碍
- 梗阻性黄疸患者并发肾功能损害时血清一氧化氮的保护作用被引量:1
- 2002年
- 目的 探讨梗阻性黄疸患者并发肾功能损害时血清一氧化氮 (NO )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检测梗阻性黄疸并发肾功能损害患者 2 5例 ,并选取 2 6例健康人作对照。分别测定血清NO、一氧化氮合成酶 (NOS)活性、血尿素氮 (BUN )、肌酐 (Cr)值。结果 梗阻性黄疸组BUN和Cr均高于健康对照组 (P <0 .0 1) ,NO和NOS则低于健康对照组 (P <0 .0 1)。相关分析显示NO与BUN ,Cr呈负相关(P均 <0 .0 1)。结论 梗阻性黄疸患者并发肾功能损害时血清NO和NOS下降 ,提示NO在梗阻性黄疸时对肾功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 王华李智宇张小文李越华李立春王炳煌
- 关键词:梗阻性黄疸血清急性肾功能衰竭病因学一氧化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