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江涛

作品数:27 被引量:278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矿业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专利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2篇天文地球
  • 2篇矿业工程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10篇盆地
  • 7篇鄂尔多斯盆地
  • 6篇层序
  • 5篇成煤
  • 5篇
  • 4篇地层
  • 4篇地质
  • 4篇成煤作用
  • 3篇石炭
  • 3篇煤层气
  • 3篇煤成气
  • 2篇地质构造
  • 2篇油井
  • 2篇上古生界
  • 2篇微生物
  • 2篇小波
  • 2篇小波变换
  • 2篇井数据
  • 2篇基准面
  • 2篇古生界

机构

  • 22篇山东科技大学
  • 11篇中国科学院
  • 6篇中国石油化工...

作者

  • 27篇李江涛
  • 18篇李增学
  • 11篇余继峰
  • 9篇韩美莲
  • 9篇王明镇
  • 9篇郭建斌
  • 3篇吕大炜
  • 3篇常象春
  • 3篇刘华
  • 2篇尹希杰
  • 2篇王玉林
  • 2篇季福武
  • 2篇刘晓丽
  • 2篇杨群慧
  • 2篇柳汉丰
  • 2篇曹忠祥
  • 2篇彭晓彤
  • 2篇周怀阳
  • 1篇李秀峰
  • 1篇王虎

传媒

  • 6篇山东科技大学...
  • 4篇沉积学报
  • 3篇煤田地质与勘...
  • 1篇地球学报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2004年全...
  • 1篇2006年煤...
  • 1篇中国地质学会...
  • 1篇中国煤炭资源...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2
  • 2篇2008
  • 4篇2007
  • 6篇2006
  • 5篇2005
  • 7篇2004
  • 1篇2003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鄂尔多斯盆地多种能源矿产共存富集形式及沉积控制被引量:11
2006年
鄂尔多斯盆地以煤和石油为主体的多能源矿产共存富集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油中气、上气下油、油中铀、煤中铀、煤中油、煤中气、煤与油单独赋存等,这些矿产之间又多有成因关系。石炭-二叠纪特殊的沉积环境,形成以煤为主的能源矿产。含煤地层既是上、下古生界天然气的主力烃源岩,又是上古生界煤成气的主力储集层,为油气提供非常有利的生、储、盖空间配置体系,在纵向上呈现下煤上气的能源共存组合形式。有机质的丰度及分布与盆地的兴衰演化、沉积环境及其沉积相密切相关;储层的分布及物性明显受控于沉积体系;沉积体系控制着砂体、泥质岩的空间展布,有利的沉积体系常发育有利的储集层和盖层类型。
李增学韩美莲李江涛吕大炜
关键词:沉积相鄂尔多斯盆地
新宏煤矿地质构造发育特征及规律分析
新宏煤矿的地质构造以断裂为主,褶皱不发育,大的边界断层对小构造起主导控制作用.小断裂构造主要为高角度正断层,并发育一系列的小型滑动构造、椅状构造和牵引构造.同时表现出明显的方向性、成组性和伴生性等特点.结合煤田区域构造地...
李江涛张勇刘晓丽柳汉丰
关键词:地质构造展布规律
文献传递
成煤作用与煤岩生气特点分析被引量:7
2005年
煤层气研究的基础之一是对煤的质量的研究,即生气物质质料的研究,包括煤的岩石学特征、煤质特征、煤的地球化学特征。就煤田地质研究而言,煤岩学和煤质学研究是传统研究范畴,在国内外是非常成熟的,但与煤的生、产气结合起来进行煤层气聚集规律研究则形成了新的研究领域,其中煤作用研究出现了新的理论和成因学说。在不同的成煤环境下形成的煤,其岩石学特点不同,煤的微观组织也不同。不同的煤岩组分其生、产气的能力是不同的,在盆地演化的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生、产气高峰。结合煤的成煤作用研究与沁水盆地富煤单元的形成与分布分析,提出成煤作用是奠定煤层气原始质料的前提、成煤环境演化是煤层气形成的控制因素、富没煤带和富煤单元与煤层气聚集单元具有成因联系等结论。
李增学王明镇郭建斌李江涛
关键词:沁水盆地煤层气成煤作用
鄂尔多斯盆地多种能源共存富集的组合形式及上古生界沉积控制机制分析被引量:23
2007年
鄂尔多斯盆地煤、石油、天然气和铀的成藏相互关联,共存富集组合类型多样,在纵向呈规律叠置。晚古生代是鄂尔多斯盆地重要的成矿时期,虽然在盆地属性上与整个中国北方成为一体,沉积上基本一致,但也具有其特殊性。根据对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含煤地层沉积特征和层序界面的分析,可以将本溪组至石盒子组划分出9个三级层序,4个二级层序。总体上看,多种能源矿产存在油中气、煤中气、上气下油、油中铀、煤中铀、煤中油,以及单种矿产独立富集等7种共存富集形式。在盆地发展演化过程中,在不同的构造单元叠置了不同的能源组合类型,并且表现出某些相关性。
李增学余继峰李江涛韩美莲
关键词:层序地层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
深海热液烟囱体微生物多样性及微生物矿化作用研究
李江涛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高分辨率层序划分与煤聚积规律分析被引量:17
2008年
运用层序地层学的理论和高分辨率层序地层中基准面的研究方法,对鄂尔多斯盆地晚古生代盆地充填序列和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单元的划分以及该地区煤的聚积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由陆表海盆地、盆地转换时期、大型板内坳陷盆地3类充填沉积序列构成。该区本溪组至石盒子组可划分成9个三级层序和4个二级层序。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内盆地的聚煤作用是随着盆地充填演化发生迁移的,其中第5号煤层沉积时期是聚煤作用最强的时期,而第3号煤层形成时聚煤作用的范围已经退缩。聚煤作用的强度变化与富煤单元的迁移受盆地充填沉积时的沉积体系发育及废弃特点控制。
李增学韩美莲魏久传余继峰李江涛吕大炜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古生界高分辨率层序基准面旋回
遥感技术在江西德兴铜矿矿区污染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12
2005年
以德兴铜矿矿山为例,首先从遥感影像中提取植被的生长信息以确定污染的分布状况。在对矿区典型植被光谱反射特性综合分析基础之上,总结对照区和污染区植被的波谱特征差异和各污染区的受污染程度。最后,对矿区土壤的重金属污染治理提出一些建议。
王洁杨锋杰李江涛李庆亭
关键词:遥感重金属污染
鄂尔多斯盆地晚古生代含煤地层层序地层与海侵成煤特点被引量:54
2006年
层序划分的关键是层序界面的确定,无论是高级别的层序还是层序内部单元,都是以关键沉积或地层等时界面为边界的。由于海侵或者大规模水进水退导致的区域侵蚀面、事件性沉积在陆表海盆地充填中比较发育,因此,大面积水域扩张和退缩导致的大面积水流冲刷界面、沉积体系的大规模转换界面、盆地转折时期大面积的水流冲刷和河流复活形成的下切谷充填界面等都是层序划分的重要界面。煤层的形成是一个特殊的沉积事件,它可能是一个事件的结束,也可能是一个沉积事件的开始,因此也可能是划分层序的重要依据。将本溪组至下石盒子组划分出9个三级层序,4个二级层序。陆表海盆地三级层序为海侵体系域高位体系域二个单元组成;盆地转换期的沉积充填层序,以及陆相盆地三级层序均为低位、水侵和高位体系域三元结构层序。海侵成煤和事件成煤是鄂尔多斯盆地晚古生代煤聚积的基本特色。
李增学王明镇余继峰韩美莲李江涛吕大炜
关键词:层序划分鄂尔多斯盆地
成煤作用理论(模式)研究进展
讨论了几种成煤作用观点或理论,运用突变或灾变的思路对海侵事件成煤作用进行了分析,指出由于我国华北晚古生代陆表海盆地的特殊古地理背景(如极为低平的盆地基底等),海侵过程常具快速侵进的特点,与普通的海侵过程相比具有'事件'性...
李增学王明镇常象春郭建斌韩美莲李江涛
关键词:成煤作用层序地层学地质构造煤层气
文献传递
鲁西-济阳C-P陆表海沉积测井层序对比分析被引量:11
2007年
以鲁西、济阳2大地质单元中的典型钻井W7,H10井的录井、测井资料为依据,选取Morlet小波母函数对研究区晚古生代陆表海沉积层段AC及GR测井序列进行连续小波变换,通过小波波谱图中小波零线位置及波谱变化特征,建立了识别层序、准层序的类型及界面的模式,2个钻井中均划分出3个三级层序,14个准层序.其中层序Ⅰ(2135~2214.45m,以H10井为例)由3个准层序组成,层序Ⅱ(2048.50~2135m)由4个准层序组成,而层序Ⅲ(1809.19~2048.50m)则由7个准层序组成,反映出2地层序发育的横向可比性.沉积体系构成的差异性则说明在2井数百公里距离的尺度上陆表海盆地内古地理环境具有明显的分异性.
余继峰李增学王明镇刘华王玉林李江涛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