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杰 作品数:67 被引量:630 H指数:14 供职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 国家环境保护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环境科学与工程 天文地球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经济管理 更多>>
2013年1月我国中东部强霾污染的数值模拟和防控对策 被引量:141 2014年 利用自主研制的嵌套网格空气质量数值预报模式(NAQPMS)模拟研究2013年1月我国中东部的持续强灰霾天气,初步评估灰霾天气下大气细颗粒物(PM2.5)时空分布特征、传输规律和防控力度.结果表明:这一模式能够合理反映灰霾天气下中东部PM2.5,的时空分布特征和演变规律.发现静稳天气京津冀地区仍旧存在显著的区域输送,并直接造成京津冀地区PM2.5浓度的累积,来自区域外的跨城市群输送对京津冀PM2.5浓度贡献为20%-35%,区域内输送的贡献为26%-35%,两者之和与局地污染源贡献相当.针对这次强霾的控制试验表明,当京津冀周边区域省份污染源不控制,河北、天津和北京的污染物排放需要消减90%,90%和60%以上才能实现京津冀区域PM2.5达标(二级标准),表明京津冀灰霾污染防控不仅需要重视区域内的联防联控,同时也需要其他城市群的协同控制.气象一大气污染双向反馈机制对强霾的形成也有非常重要影响,可使京津冀部分地区细颗粒物月均浓度增加30%,忽视这种耦合作用会导致模式对重污染期间污染物浓度的低估. 王自发 李杰 王哲 杨文夷 唐晓 葛宝珠 晏平仲 朱莉莉 陈学舜 陈焕盛 王威 李健军 刘冰 王晓彦 汪巍 赵熠琳 鲁宁 苏德斌NAQPMS+APM模式对北京冬季细粒子谱分布演变特征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2 2015年 利用包含详细微物理动力学机制的NAQPMS+APM(Nested Air Quality Prediction Modeling System with Advanced Particle Microphysics)模式,对北京城市大气2006年1月15日至2月13日期间的粒子数浓度谱分布进行了模拟,模式模拟结果合理,能够很好地再现北京城市大气细粒子的数浓度谱分布演变特征。分析表明,北京冬季大气新粒子形成事件频发,核化作用使核模态粒子数浓度急剧升高;污染累积时,积聚模态粒子数浓度显著增大,而核模态粒子数浓度很小,粒子谱分布向大粒子端移动;重污染期间,粒子微物理混合作用强烈,二次成分在一次粒子上的附着使一次粒子粒径显著增大,二次成分可使一次粒子粒径增大50%以上,积聚模态的二次粒子与一次粒子共同促进了污染的形成。在北京及其近周边区域,北京南部和河北南部一次粒子数量多,占据主导地位,而在河北北部二次粒子则占主导地位。 陈学舜 王自发 李杰 余方群 胡敏基于知识蒸馏和定位引导的Pointpillars点云检测网络 被引量:1 2024年 激光雷达数据由于其几何特性,被广泛应用于三维目标检测任务中。由于点云数据的稀疏性和不规则性,难以实现特征提取的质量和推理速度间的平衡。本文提出一种基于体柱特征编码的三维目标检测算法,以Pointpillars网络为基础,设计Teacher-Student模型框架对回归框尺度进行蒸馏,增加蒸馏损失,优化训练网络模型,提升特征提取的质量。为进一步提高模型检测效果,设计定位引导分类项,增加分类预测和回归预测之间的相关性,提高物体识别准确率。本网络所做改进没有引入额外的网络嵌入。算法在KITTI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基准网络,在三维模式下的平均精度值从60.65%提升到了64.69%,鸟瞰图模式下的平均精度值从67.74%提升到70.24%。模型推理速度为45 FPS,在提升检测精度的同时满足了实时性要求。 赵晶 李少博 郭杰龙 俞辉 张剑锋 李杰关键词:激光点云 泰山春季臭氧污染特征 采用紫外光度法,使用美国热电子公司的TECOmodel49c型紫外吸收式臭氧分析仪,对2004年5月泰山站的地面臭氧进行监测,以获得更具华北区域代表性的臭氧春季污染特征.结果表明:2004年5月泰山站φ(O3)的月均值为... 边智 李杰 王喜全 POCHANART Pakpong 王自发关键词:臭氧污染 日变化特征 紫外光度法 泰山春季臭氧污染特征 采用紫外光度法,使用美国热电子公司的TECO model49c型紫外吸收式臭氧分析仪,对2004年5月泰山站的地面臭氧进行监测,以获得更具华北区域代表性的臭氧春季污染特征.结果表明:2004年5月泰山站φ(O3)的月均值... 边智 李杰 王喜全 POCHANART Pakpong 王自发关键词:日变化 文献传递 融合小波变换与胶囊网络的纹理图像分类算法 被引量:5 2020年 胶囊网络作为一种新型深度学习网络,胶囊结构可以编码特征的姿态、纹理、色调等信息,对图像具有良好的纹理特征编码能力。针对胶囊网络的初级特征提取网络过于简单、空间特征表达能力不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特征表达能力与小波变换多分辨率分析能力的离散小波胶囊网络(DWTCapsNet)。首先,研究了胶囊网络在纹理图像分类应用中的可行性;其次,研究了DWTCapsNet各部分对胶囊网络分类性能提升的能力;最后,通过抗旋转和抗噪声实验分析了DWTCapsNet的鲁棒性。以分类准确率为模型评价标准,在常用纹理图像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DWTCapsNet的分类准确率较高。 陶志勇 李杰 李杰关键词:离散小波变换 图像分类 新疆和田绿洲大气降尘和PM_(10)浓度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27 2015年 通过分析2000-2012年新疆和田绿洲环境监测记录和气象观测数据,研究该地区大气降尘强度和可吸入颗粒物浓度的变化特点,阐明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显示:2000年以来大气降尘强度在1 300~1 500 t·km-2·a-1水平上下波动变化,春、夏两季受沙尘天气影响导致高降尘量,月平均强度均〉150 t·km-2;环境PM10年平均浓度在0.2~0.25 mg·mg-3之间变化,有逐渐上升的趋势,沙尘暴期间颗粒物浓度快速上升,PM10浓度极值可达到2.52 mg·m-3;超过91%的空气污染日数是由大气颗粒物造成的。因此,颗粒物是和田绿洲区的首要空气污染物。降水量波动变化剧烈,年平均值〈50 mm·a-1,尽管和田绿洲春、夏两季降水量增加,但降水对抑制大气颗粒物污染的湿清除作用极为有限。春、夏两季大风日数占全年大风天气总日数的84.7%以上,风蚀沙土在西北风作用下传输到绿洲区,来自塔克拉玛干沙漠的风蚀沙尘颗粒物是和田地区大气降尘和颗粒污染物的主要来源。 张小啸 陈曦 王自发 郭宇宏 李杰关键词:绿洲 大气环境 降尘 风蚀 华北区域高浓度气溶胶改变了对流层内新粒子生成的空间分布 新粒子生成是大气中气溶胶气溶胶和云凝结核的重要来源。以往的观测结果显不在对流层内部存在两个新粒子生成易发生区:边界层内部和自由对流层顶部,而自由对流层底部通常被认为是弱新粒子发生区。以前的观测研究主要在清洁区域开展,对于... 权建农 刘延刚 刘全 李杰关键词:气溶胶 边界层 2017年汾渭平原东部大气颗粒物污染特征分析 高度集中的煤炭产业和繁忙的交通运输使得汾渭平原成为全国污染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利用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发布的大气环境监测资料,以统计的方法分析了 2017 年汾渭平原东部三门峡市、运城市、渭南市、洛阳市的颗粒物质量浓度演变特征... 李雁宇 李杰 曾胜兰 朱莉莉 王威关键词:空气质量 重污染 PM2.5 PM10 全球多尺度嵌套大气汞输送模式GNAQPMS研制与评估 汞是一种有毒物质且是唯一能以气态形式进行全球长距离输送的重金属,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有极大危害.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汞生产、消费和排放国,也是全球汞污染最严重的地区,目前已面临汞污染防治和履行国际汞公约的双重压力.为研究大气汞的... 陈焕盛 王自发 李杰关键词:大气汞